李稻葵:不能以保護民營經濟為借口來保護落后產能

李稻葵:不能以保護民營經濟為借口來保護落后產能
2018年11月23日 00:08 新京報

“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一張榜單盡顯中國經濟的“大事”與“大勢”! “2018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火熱進行中!【點擊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業領袖

  李稻葵 不能以保護民營經濟為借口來保護落后產能

李稻葵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李稻葵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民企從未像現在這樣引發關注。為何這兩年民企處境艱難?一系列現象背后的實質是什么?該如何為民企紓困?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建議,應該按照市場的原則一視同仁對待民企——既不要歧視,也不要專門地保護。尤其不能以保護民營經濟、發展民營經濟為借口,來扶持一些本來就該淘汰的企業,不能以保護民營為借口來保護落后。

  李稻葵認為,中國經濟最困難的調整的階段恐怕已經過去了。總的來講,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要比改革開放40年以來許多階段所面臨的困難小很多。

  民企的困境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必須經歷的痛苦

  新京報:為什么最近兩年民企發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在你看來,民企面臨的困境是什么?

  李稻葵:坦率地講,民企面臨的困境在本質上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縮影或者集中表現。

  中國經濟要轉型,各個行業都要升級、調整。與之相對應的,傳統行業的集中度要提高。比如,汽車行業有上百家企業,隨著集中度提高,很多汽車企業活不下去,這個過程當然是很痛苦的。此外,還有一部分企業要升級,從過去比較低的質量向高質量提升,以適應居民對高質量生活的要求或者國際競爭。

  轉型升級帶來的痛苦對所有企業都“一視同仁”,人人都苦,人人都難,與國企、民企性質無關——比如,格力電器是國企,做手機還是失敗了。這是因為現在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在行業集中度提高的過程中,很多手機企業必然要破產,就剩那么一兩家,下一步手機行業還會進一步整合。

  但為什么國企沒有面臨這些問題,沒有聽到國企的抱怨?這是因為,此次中國經濟調整的焦點在下游,是下游的產業要轉型升級,而大部分民企集中在下游,國企大部分集中在上游。而且,國企在前些年去產能的過程中已經經歷了轉型的痛苦了。現在國企的日子好過了,今年國企利潤增速在15%左右。

  民企面臨困境還與金融政策以及金融結構改革不到位有關。我們前段時間的金融政策有點操之過急了。我認為到目前為止有一個錯誤的理念,即把化解金融風險等于降杠桿。但實際上,化解風險的本質是什么?是去掉那些壞的杠桿、爛的杠桿。風險低的、高回報、高質量的好杠桿為什么不能增加?好杠桿的債券和貸款還應該增加。我們此前的金融政策希望把整個杠桿率降下來就行了,這種“一刀切”的去杠桿是懶政行為,也屬于金融政策不到位。現在為什么民企得不到貸款?因為去杠桿之下政策收緊,其實不應該這么收緊。

  應該給相關的金融機構明確一個目標,采取定向治療、靶向治療、精準治療。比如,三年之內把已經報的爛賬、呆賬都給處理掉。

  金融結構要調整、要改革。現在為什么民企得不到貸款?除了去杠桿之下政策的收緊,還有一個因素是——銀行大量的貸款實際上最終流向了地方政府。

  在過去這七八年,地方政府一直在搞建設,修地鐵、修高速公路、修高鐵站。地方政府哪來的錢搞這些建設?當然大量的是從銀行借的錢,但這些項目都是長期項目,地方政府借的這個錢短期內肯定還不起。所以,地方政府找的出路是——找一個跟地方政府關系比較近的國有企業,拉一個國有企業搞一個PPP。哪有那么多的PPP?本質上不都是企業替政府去貸款嗎?對于銀行來說,他們都知道這些貸款最后都是由地方政府承擔的,而在我們國家地方政府肯定不會破產的,沒有違約風險,因此銀行不用在貸款前做調查,而且這些處在上游的國有企業目前經營情況也不錯。這些因素一擺,銀行當然愿意把這些錢給國企了,而且是大額數量的貸款。而如果貸款給民企的話,還要做調查、還要評估風險、還要負責任。

  新京報:那金融結構如何改革?

  李稻葵:我們首先要承認地方政府現在借了很多錢,承認已經形成了一大筆的債務,其次要把這些債務明確化,變成長期債務,而不去從銀行借貸,不去影響正常的企業貸款。必須專門給地方政府的債務設一個通道做長期的(比如20年、30年的)地方債,讓地方政府在這個市場上去借錢。

  我的建議是設立一個相當于世界銀行一樣的銀行機構,專門用于向地方政府發放貸款。在一只手在金融市場發債融資的同時,另一只手去監管地方政府,去查地方政府的項目——如果項目合適,就發放貸款,項目不合適,就不貸款。

  通過這個方式,把地方政府加給銀行的借貸壓力化解了。如果這事做成了,銀行就解放了,就可以專心致志地給企業服務了,民營經濟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根本上也會得到緩解。否則,銀行會永遠圍著地方政府的項目和企業轉圈,這就影響到了民企融資了。

  新京報:有觀點認為,因為國企和民企的地位不平等,導致銀行采取了一個差異化的信貸政策。

  李稻葵:這個看法沒有抓住問題的本質。問題本質是什么?本質是銀行也是追逐利潤的,目前國有企業處在產業上游,利潤好。因為此前經營不好的國企在上一輪去產能中已經被淘汰了,現在留下來的國企都是經營不錯的大型國企。此外,銀行也明白,國企的貸款會有地方政府兜底。對于“嫌貧愛富”的銀行來說,當然把這些國企當作優質資源。

  所以,民企融資難并不是因為身份,沒有那么復雜,銀行其實也是在商言商。

  新京報:前一段時期,資本市場一度出現了“國進民退”的爭議,你如何看這一說法?

  李稻葵:我不同意這個看法,這一現象同樣不是政策導向的意識形態問題,也是在這一輪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的特有的現象。所謂的“國進民退”這個現象和民企融資難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

  但怎么解釋這一現象?現在一些國企和央企因為產業結構布局在上游,以及周期性等因素,現在還是能盈利的狀態。但與此同時,很多民企在經濟轉型中碰到了困難,要重組合并或者破產出局。

  既不要歧視民企,也不要專門地保護,一視同仁最好

  新京報:最近監管出了很多支持民企的政策。在你看來,應該怎樣救民企?

  李稻葵:按照市場的原則一視同仁最好。一視同仁就是——既不要歧視,也不要專門地保護。我想強調的是,目前在中國經濟產業調整和升級的過程中,肯定會死一批企業的。不能以保護民營經濟、發展民營經濟為借口,來扶持一些本來就該淘汰的企業,不能以保護民營為借口來保護落后產能。在上一輪去產能的過程中,國企已經調整了一輪。現在很多下游的企業產能過剩,在民企集中的下游產業調整的過程中,很多高杠桿、面臨破產的企業,該出清的企業要堅決出清。

  此外,對于目前民企面臨的融資難問題,只要做對兩件事就行了——第一,把金融政策搞對了,不要一刀切地收那么緊,不要盲目地把去杠桿作為目標;第二,把地方政府借貸從銀行那里“割走”,讓地方政府去債券市場融資。只要把這兩件事處理好了,處在第一線的銀行自然會判斷什么樣的企業值得放貸,什么樣的企業不值得放貸。

  新京報:很多人批評監管的手伸得太長了,微觀行政干預痕跡過強。如何能夠實現“既尊重市場,又能夠彌補市場失靈”?

  李稻葵:從大的方面看,要調整金融結構,把加在銀行身上的地方融資的壓力拿走就行了,使得銀行真正為企業服務。在具體政策上,監管政策動不動是次要的。

  監管只要做一件事就行了,即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不要把企業的控股身份作為放貸的標準,作為判斷企業金融風險高低的標準。

  新京報:現在監管出的措施,主要集中在銀行、股市、債市等金融領域。現在支持民營企業民營經濟是不是只能從融資方面入手,你是否有其他的一些建議?

  李稻葵:其他的建議就是要尊重市場。改革開放40年的一個法寶就是,地方政府積極幫助企業家解決問題,這一條不能丟。但在過去一段時間,因為反腐等原因,政府不敢和民營企業家來往了。我們在調研中碰到很多民營企業家,他們反映現在政府不管企業了,政府把民企當成路人,甚至病人,這是不對的。

  市場不是真空存在的,不是說企業一點都不需要政府管,還是需要政府來發揮作用、幫助企業解決問題。這一條可能比融資還重要。

  中國經濟最困難的調整階段恐怕已經過去了

  新京報:今年很多人為中國經濟憂慮,你如何看待當前的中國經濟?

  李稻葵:我覺得,中國經濟最困難的調整階段恐怕已經過去了。

  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中國經濟最困難的歷程有三個階段:首先是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是高通貨膨脹之后的經濟低迷;第二個階段是在90年代末,受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加上國企改革,上千萬的職工下崗,而在當時商業銀行出現了資不抵債的局面;第三個階段是2012年至2015年這段時期,嚴重的產能過剩導致很多企業利潤下滑,出現了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連續50多個月負增長。

  回顧歷史看今天,我們今天面臨的困難相對之前的困難要小多了,容易多了。現在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基本穩定,上游企業利潤可觀。中美貿易摩擦還在持續中,現在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在GDP的占比是4%,而在金融危機時,這一占比遠比這個高。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經濟的創新能力有了大幅提高,研發在GDP的占比到了2.1%了,已經超過了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了。中國的研發的總量,按照美元計算,也和美國差不多很接近了。中國在科研創新上在往上升級,換位想一下,美國人為什么著急引發貿易摩擦?因為美國有一種不安全感,認為受到了中國的威脅。

  當然中國經濟還面臨很多問題——要調整金融結構,結構調整了,很多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要合理應付中美貿易摩擦。今年很多企業搶出口,所以外貿在今年不會拖經濟后腿,但明年就可能拖后腿了;要在經濟轉型期幫助能轉型的企業轉型,妥善安排要出清的企業;國企改革也要到位,現在很多國企因為占據上游的資源,所以利潤可觀,但國企的效率還要進一步提高。此外,科研的創新能力也要進一步激活,目前科研創新潛力還有很多沒有發揮出來,比如給科研人員的回報不夠。

  但總的來講,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要比過去面臨的困難小很多。從經濟增長目標看,今年經濟增速預計在6.6%、6.7%,實現年初的目標沒有問題。我也呼吁大家不要著急,沉下心來。

  ★同題問答

  1 新京報:2018年你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個經濟事件是什么?

  李稻葵:中美貿易摩擦。美國今年在中美貿易方面咄咄逼人,咄咄逼人的背后實際上是“外強中干”。如果美國還像從前那樣自信的話,還用得著怕中國嗎?

  中美貿易摩擦還會持續,中美關系也開始進入矛盾頻發的新階段。但總的來說,我覺得不會進入“冷戰”,因為中國方面有比較清醒的認識。

  2 新京報:2018年中國經濟最大的一個亮點是什么?

  李稻葵:2018年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是經濟結構有所調整,研發投入、創新能力在上升。此外,從4月的博鰲論壇到近期的進博會,中國擺出了進一步開放的姿態。

  3 新京報:2018年的哪項改革措施是你最關注的?

  李稻葵:我最關注中國對外開放的一系列改革。比如,汽車的關稅要逐步下降。現在中國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等有較強的抗打擊能力,競爭力較強,不必擔心金融開放帶來的沖擊,金融業的開放還有很大的空間。我覺得,證券業應該完全開放,中國的證券公司完全扛得住外資“走進來”。但資金方面不要亂動,資本不能在境內外“亂竄”,資本項目的開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新京報記者 侯潤芳

責任編輯:李鋒

李稻葵 民企 地方政府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1-27 紫金銀行 601860 --
  • 11-22 新農股份 002942 14.33
  • 11-21 隆利科技 300752 20.87
  • 11-20 宇晶股份 002943 17.61
  • 11-19 海容冷鏈 603187 32.25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