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原標題:世界通過兩會解讀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密碼”
中國兩會成為全球媒體近期關注的焦點,中國經濟走向尤其是最大的關注點之一。“十四五”規劃、2035年遠景目標、經濟增長目標、高質量發展、雙循環、鄉村振興,都是外媒報道中國兩會的高頻詞。這些議題將如何影響中國?將給世界經濟復蘇帶來什么新信號?通過兩會窗口,世界能否把準中國經濟的脈搏?多家國際主流媒體敏銳剖析,希望從中解讀中國發展的“密碼”。
“6%以上”,一個“健康”的經濟增長預期
李克強總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1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以上,隨即引發國際媒體高度關注。
“這是一個健康的經濟增長預期。”美聯社刊文稱,“6%以上”的GDP增速,對已從疫情影響中走出來的中國而言,是健康的、溫和的經濟增長目標。法國國際關系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家西爾維·馬特麗也對媒體表示,中國為疫后經濟全面恢復增長的2021年設立6%以上的增長目標,雄心勃勃但切實可行。馬特麗解釋說,中國人口眾多,有巨大消費潛力,通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有助于推動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而日益擴大的國內需求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如今歐美市場消費疲軟,更加凸顯了中國擴大內需的必要性。
路透社在報道中援引美國紐約銀行梅隆公司分析師阿尼達·米特拉的話指出,設立6%以上的增長目標不只必要,背后還有深意。米特拉說,一個溫和的經濟增長目標,將允許政府更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而不是數量。德國《商報》網站3月6日報道說,中國政府為今年的經濟增長設定了相對適度的目標——6%以上,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和人士此前預估的7%至9%要低,這表明中國更想要高質量的增長,而不是快速增長。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阿莉西亞·加西亞-埃雷羅也分析認為:“保守目標也有利于未來發展,因為它為2022年的促增長政策等其他必要政策預留了更多空間。”
今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中國著力提升發展質量效益,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經過30多年持續高速發展之后,中國是時候對經濟增速做出調整了。”法國經濟學家西爾維·馬特麗認為,中國經濟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很有必要,“重視發展質量效益,意味著減少經濟發展對氣候變化造成的負面影響,既能滿足中國人民在生態環境方面的需求,也回應了國際社會的期待” 。
中國GDP增長目標對全球經濟是一個積極信號
中國6%的增長目標對世界經濟意味著什么?
“6%以上的GDP增長目標,表明中國經濟將繼續強力運轉。”《紐約時報》報道稱,中國在經濟增長方面作出承諾,對于全球經濟來說是一個積極信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中國以更堅定的姿態在2020年頂住了全球經濟衰退的壓力,并要在今年加快發展步伐。
西班牙《先鋒報》網站3月6日也報道說,當全球絕大多數經濟體仍在疫苗、政治危機和衰退中苦苦掙扎之時,中國宣布2021年經濟增長6%以上的預期目標,證實中國已經恢復正常化,將鼓勵世界其他地區經濟復蘇。
伊朗伊斯蘭聯合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哈米德雷扎·塔拉吉指出,在全球仍深陷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情況下,中國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猶如一劑“強心劑”,為世界發展帶來信心,也將對“一帶一路”發展和中國在世界各領域的投資產生積極影響。
韓國京畿大學教授劉子陽認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將帶動周邊國家經濟飛躍,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鄉村振興計劃,蘊藏經濟新增長動力
中國脫貧問題與鄉村振興計劃,也是此次外媒報道中國兩會的關注點之一。消除絕對貧困之后,中國的下一步計劃是什么?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中國將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這一話題也引發外媒熱議。
馬來西亞《東盟郵報》3月7日刊發題為《向中國的減貧項目學習》的文章說,2012年中國約有832個貧困縣,近1億人生活在絕對貧困中。僅8年時間,這些數字就被減少為零。中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反貧困故事。文章指出,利用綠色能源和生態保護、電商,是中國消除貧困的關鍵工具。發展中國家應該從中國故事中獲取抗擊貧困斗爭的靈感與動力。
馬達加斯加媒體在報道中指出,中國減貧之路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精準扶貧的方略和脫貧攻堅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文章認為,中國采取了強化東西部扶貧協作,鼓勵農民創業、發展電商,開展消費扶貧等舉措,幫助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奇跡。
美國《時代周刊》報道認為,中國廣大農村地區蘊藏著經濟新增長的動力。該雜志網站刊文說,“十四五”期間,中國將進一步采取措施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為農村人口提供更多就業和社會保障,從而提高農業生產力,吸引更多資本進入農村地區。
通過“十四五”規劃觀察未來中國
未來世界將與一個怎么樣的中國打交道?各國投資者可尋找哪些中國機遇?不少外媒認為,從中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中,應能找到一個觀察窗口。
美國彭博社報道說,今年中國兩會備受關注的重點之一,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雙循環發展模式有利于中國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
“與‘十三五’要求GDP年均增速保持在6.5%以上不同,中國‘十四五’(2021-2025年)規劃并未提出明確的GDP增長目標。”路透社3月8日刊發的題為《中國“十四五”未設GDP量化目標并非不要增速,有把握“保持一定增速”》的文章指出,中國不設定具體量化指標,意味著中國對經濟“保持一定增速”有把握,也有利于中國更積極主動從容地應對各類風險挑戰。韓國韓中城市友好協會會長權起植也認為,中國“十四五”規劃不設定GDP增速具體目標,是中國面對疫情、國際局勢等環境變化而實行的靈活性政策,彰顯了中國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心。
除支持小微企業、減稅外,中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吸引外資、創新驅動現代產業體系等規劃要點,也都引發外媒關注。其中,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在報道中指出,中國將在今后5年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構建有強大國內市場的新發展格局,確保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中國將通過創新驅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等方式,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法國席勒研究所研究員、《新團結》報主編克里斯蒂娜·比埃認為,中國找到了一條適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相信“十四五”期間中國會贏得更大的發展成就,并進一步與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本報北京3月10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小茹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1年03月11日 09 版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