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慧保天下
盡管眼下行業整體業績不俗,但仍難以掩蓋轉型繁榮之下的轉型焦慮,在經歷了幾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后,經濟增長降速、人口結構變化、風險出清、資本吃緊等內外部因素,正一起倒逼市場主體走向深度轉型,推動行業走上真正的高質量發展。有業內人士直言,對于部分市場主體而言,能否利用這兩三年實現全面轉型,是其能否在未來站穩腳跟的關鍵所在。
市場充滿變數,加速格局洗牌,但真正的屬于保險行業的耐心資本也在這一過程中,更加凸顯,在行業痛苦的轉型升級過程中,他們選擇逆勢加碼。
01
行業變局加速風險出清,耐心資本選擇逆勢加碼
行業加速轉型,最重要的變量之一就是資本。可以看到,近幾年來,在嚴監管的引領之下,以及國資“退金令”等的影響之下,市場正在上演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洗牌,大量不符合要求,或者難以繼續出資的險企股東逐步減持,甚至徹底淡出保險市場。殘酷的是,當下也正是險企最需要足夠的償付能力充足率、足夠的資本來支撐渡過難關的時代。
險企需要在關鍵時刻獲得足夠的資本支持,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股東給予真金白銀的注資;其次則是險企直接發行資本補充債,只是當下時點,并不是所有險企都具備相應資質;間接的方式,則是通過業務結構的轉型升級,不斷發展高價值業務,通過內生資本的方式改善償付能力充足率,只是這種方式見效較慢,且無法解燃眉之急。
好在,依然有資本在此時此刻選擇了加碼人身險業,從性質來看,多以各地方國資,尤其是經濟發達省份的國資為主,部分外資也毅然選擇跟進,不斷追加資本金,甚至伴隨中國保險業擴大對外開放的節奏,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布局。
資本的一進一出之間,揭示了行業大變局之下,誰才是真正的長期主義者——在這樣一個時期,仍愿意加碼保險業的股東,才是真正的長期看好保險業的資本力量——讓試圖將保險公司變身提款機的資本撤出去,讓了解風險的耐心資本更多的涌進來,從資本層面,從公司運作層面,實現了行業的換代更新,這是整個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步。
就在近期,中信保誠人壽再度官宣中外方股東大手筆增資,根據中信保誠人壽發布的公告,中外股東中信金控和保誠集團將分別向中信保誠人壽再增資人民幣12.5億元。本次增資完成后,中信保誠人壽注冊資本將由48.6億元增加到73.6億元,中外股東持股比例不變,仍為50%:50%。
這距離中信保誠人壽上一次增資還不足一年的時間——2023年12月,中信金控和保誠集團就曾一次性向中信保誠人壽合計增資人民幣25億元,推動中信保誠人壽注冊資本從原來的23.6億元一舉增加至48.6億元。
股東愿意增資,一方面顯示了股東的實力,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對于被增資企業長期發展的看好。這同時說明,深度轉型期的國內人身險業,仍是一片希望之地。可以看到,除保誠集團外,法國巴黎保險、比利時富杰保險、美國安達保險等歷經百年磨煉、親身經歷過經濟周期的國際保險巨頭們,都在2024年選擇進一步下注中國保險市場。
中國的國資也仍在加碼,除上文提及的中信保誠人壽的中方股東中信金控為代表的國資外,地方國資也已成為增資主力。根據“慧保天下”的統計,截至目前,2024年保險業增資約254億元,其中地方國資出資約107億元,占比高達42%。
02
一時的利潤波動只是表象,低利率才是行業最大挑戰
近期,一些歷來表現穩健的人身險公司在2024年卻暴露出了利潤減少甚至虧損的現象,這讓很多人感到困惑不解。在新舊會計準則切換周期中,各種準則混用,更進一步加劇了公司內外人們的信息差。
透過償付能力報告不難發現,這些利潤波動較大的險企往往仍在采用舊準則,而在舊準則之下,對于險企關鍵財務指標影響最大因子之一就是“國債750曲線”——險企未來支出的折現率,等于國債收益率750天移動平均線加上一定的風險溢價,在后者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國債750曲線越高,則折現率越高,體現到當下所需要計提的準備金就越少,反之,國債750曲線越低,所需計提的準備金就越多,而準備金的計提一旦增加,會直接導致凈利潤的減少,進而波及險企的精算假設、凈資產、內含價值、償付能力充足率等關鍵指標。
從財政部官網公布的最新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可以看到,2年期國債利率目前約為1.42%,相較去年同期已經下調96.64個BP,短時間內,將近1個百分點的下滑,勢必會導致險企準備金計提大幅增加,凈利潤大幅下滑。
再加上,資本市場波動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導致一些向來表現穩健的險企在償付能力報告上卻呈現出了一定的凈利潤下滑甚至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低利率所造成的壓力不是針對某一家或者某幾家險企,而是針對整個人身險行業的系統性挑戰。高收益資產日益減少,新收保費如何投資?舊資產到期,二次投資的壓力又該如何緩解?
低利率時代對于習慣了高增長、高利率的人身險行業而言,無疑就是現在以及將來一個時期內最大的挑戰所在,對于長期經營的人身險企而言,穿越周期是使命,一時的利潤波動只能反映一時的數字,但長期的低利率卻足以將部分機構拖入利差損的深淵。
低利率的壓力已經無處不在,也正是這種壓力,導致一些險企選擇了提前更換會計準則。提前切換新會計準則對于險企的影響是不同的,有的會極大改善險企的利潤表現,有的則會進一步拉低險企利潤表現。根據“慧保天下”的統計,多家險企在新會計準則后,利潤表現從2023年的虧損,快速轉向2024年的盈利,前后反差巨大。據悉,中信保誠人壽目前正在積極推進新會計準則在公司的落地工作。按照舊會計準則,中信保誠人壽前三季度出現虧損,但如果是按照新會計準則計量,該公司則實現盈利,且202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與新準則下2023年的全年利潤持平,凈資產已超百億元,相較半年度顯著增長。
03
在周期底部尋找向上機遇,高質量發展之路已然開啟
自上世紀90年代初,人身險業歷經幾十年高速發展之后,終于行至從高速度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過渡階段,這是一個新舊更迭、風險出清的過程,更是一個新理念、新模式迸發的時代,在經歷了低利率以及轉型期的磨礪之后,行業才能真正逐步厘清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外延,在新時代步入新征程。
“五篇大文章”的提出、新“國十條”的發布,都已然給行業前行指明了方向,歸根結底就是“有為才能有位”,在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大潮中發現新大陸,在助力筑牢經濟安全網、社會保障網和災害防控網的過程中彰顯企業價值,在推動資金、資本、資產“三資”良性循環中去凸顯保險資本作為耐心資本的宏大意義。
不少險企已經看清了這一趨勢,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不管短期內利潤數據如何波動,都已經無法動搖他們堅定推進轉型的信心,在產品端,在渠道端,在服務端,在技術端,一系列的轉型動作已經開始從根本上改寫行業發展邏輯。
近期,“慧保天下”一行走訪了中信保誠人壽,其新的領導班子正在開啟新一輪轉型升級,一系列的舉措在當下行業也頗具代表性。
產品策略層面,中信保誠人壽力推產品結構調整,在發展傳統的固定收益型產品的同時,加大以分紅險為代表的浮動收益型產品發展力度,通過改善利源結構,進一步降低對于利差的依賴。與此同時,進一步升級渠道策略,個險聚焦優增優育,銀保則強化與合作銀行的協同與融合。
低利率之下,尤其是新會計準則開始過渡期以來,行業對于資產負債匹配的要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管理層從戰略高度自上而下地貫徹資產負債管理文化,資負兩端就長期利率下行趨勢達成共識,目標統一、緊密聯動,優化資產負債匹配,確保資本充足,防范利差損風險,助力公司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對于AI為代表的數字技術的高度重視,也是中信保誠人壽此輪轉型升級的重點之一。對外,與得到APP達成深度合作,借助第三方互聯網平臺解決實際問題,賦能客戶賦能代理人群體;對內,則充分借助技術手段的升級迭代,切實改善公司各個環節的經營質效。
面向更具想象空間的未來,人身險業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順利穿越行業發展周期,所有的數據波動都是一時的,在復雜的外部環境影響下,保持耐心,穩步轉型,謹慎前行,才是實現長期穩健發展的關鍵所在。轉型陣痛之下,高質量發展之路已然開啟。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