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6月18日訊(記者 黎旅嘉)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迎來大動作。
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28日宣布,互聯互通(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下的ETF(交易型開放式基金)交易將于2022年7月4日開始。
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發布的聯合公告顯示,兩地監管機構在ETF納入互聯互通的準備工作上通力合作。目前,相關業務規則、操作方案及監管安排均已確定,技術系統已準備就緒。
同日晚間,首批標的ETF名單出爐。其中,滬股通ETF共53只,深股通ETF共30只,港股通ETF共4只。涵蓋50ETF、180ETF、300ETF等核心寬基產品,以及生物醫藥、有色、半導體、券商、酒類、光伏、基建50等代表性行業主題產品。
未來還有哪些類型的ETF會是北上資金的菜呢?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用“北上口味,一大兩高”來形容。“北上口味”即符合北上資金近期主要買入行業的偏好,“一大兩高”即規模大、盈利高、評級高的ETF。
通過ETF產品,A股再迎境外中長期資金活水
近年來,證監會有序推動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分別于2014年11月17日和2016年12月5日推出滬港通、深港通機制,開創了操作便利、風險可控的跨境投資新模式。
滬深港通開通以來,整體運行平穩有序,證監會持續優化完善滬深港通交易、結算、監管等各項制度,擴大滬深港通每日額度,推動南北向“看穿式”監管,先后將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在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科創板公司股票納入標的,推進內地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兩地市場共同發展。
此外,證監會在優化停牌機制,改革尾盤交易機制,完善持股上限管理方式等方面均作了制度完善,取得了積極的效果。截至2022年5月底,滬深股通資金合計凈流入約16,334億元,港股通資金合計凈流入約20,098億元。
2022年5月27日,兩地證監會共同發布《聯合公告》,宣布原則同意兩地交易所將 ETF 納入互聯互通。將 ETF 這一適合被動投資的指數化基金產品納入互聯互通,有利于豐富互聯互通投資品種,進一步便利境內外投資者參與兩地資本市場,增強 A 股對境外中長期配置型資金的吸弓力,提高內地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水平,也有利于進一步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下一步,將持續優化完善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拓展互聯互通交易標的,切實加強跨境監管合作,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促進兩地市場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北上口味”料成投資基調
對于ETF的互聯互通,市場投資者可謂是期盼已久。早在2016年,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已就ETF納入互聯互通投資標的達成共識。
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以來,保持著穩定有序運行,在吸引境外長期資金入市、完善市場結構與生態、促進跨境監管執法與風險防范能力提升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中金公司分析師表示,納入符合資格的ETF是互聯互通機制又一標志性擴容事件。投資產品的豐富,有助于國際長線投資者對A股進行配置型投資。
針對ETF納入互聯互通的影響,招商證券表示:
第一,對A股而言,由于互聯互通的 ETF已明確僅限于二級市場交易,所以不直接為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也不會通過ETF的一、二級市場套利交易對成分股價格產生影響。對A股的直接影響有限。
第二,北上資金的加入將推動境內ETF市場的發展。一方面,ETF納入互聯互通豐富外資可投資品種,并提高其投資便利性,將為ETF市場帶來增量資金,有利于提升相關ETF的流動性和交易活躍度,從而推升一級市場申購積極性,加快ETF規模擴張。另一方面,正如2014年陸股通開通以來A股投資者機構化加速,未來隨著北上資金的加入,ETF的投資者結構中機構占比預計會有所回升,這對于ETF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將揮發積極的作用。
第三,從中長期來看,外資投資人民幣金融資產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力量之一,ETF納入互聯互通有望進一步提高人民幣資產對外資的吸引力,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認為,相對于個人投資者偏多的A股市場,北上資金以專業機構為主,這些專業機構的投研能力較強,通常在市場大漲大跌之前資金加速流入或流出,因此也被叫做“聰明錢”。北上資金作為近年來 A股市場上重要的增量資金,一定程度上助推了A股市場投資風格的演化,一舉一動受到市場各路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可以想見的是,契合北上資金未來布局的主題ETF有望成為北上資金的“菜”。
而近年來,內地股票ETF市場不斷深挖細分,行業主題類ETF快速興起,數量已占到全市場的半壁江山,例如證券、銀行等行業ETF,以及5G、芯片、消費、新能源車等熱門主題ETF。
整體而言,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有利于香港及海外投資者更加精細化地布局A股細分行業和熱門賽道,為境內ETF市場帶來更多的專業投資者及新增流動性。毫無疑問日常成交量大是“北上口味”選擇主題ETF的硬杠杠。也許成交量大增的ETF就是新增觀察北上資金新風向標。
“一大兩高”望成關注焦點
業內人士表示,從投資方式上看,投資者通過互聯互通機制參與ETF投資只能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不允許進行申購贖回。投資額度上,ETF的投資額度將與股票投資額度一并統計管理,當前滬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交易額度均為520億元。滬深港通的ETF標的選擇上,主要按照基金規模、跟蹤指數選股以互聯互通標的為主等原則。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認為,香港本地市場投資A股的ETF主要集中于主要寬基指數。不過,未來部分規模大、盈利高和評級高的ETF也將有望納入“互聯互通”。
那么過去三年里哪些ETF最符合上述特征呢?
根據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統計,截至2021年12月 31 日,盈利規模TOP10中易方達占3只,華夏、華安各占2只,前8名近三年利潤合計均超過100億。
*具體如下:
冠軍:南方中證500ETF,近三年為基民盈利276.30億,規模為545.44億。
亞軍: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近三年為基民盈利210.32億,規模為568.86億。
季軍:易方達創業板ETF,近三年為基民盈利183.18億,規模為126.29億。
第4名:華夏上證50ETF,近三年為基民盈利176.96億,規模為691.35億。
第5名:華夏滬深300ETF,近三年為基民盈利153.09億,規模為289.09億。
第6名:嘉實滬深300ETF,近三年為基民盈利131.24億,規模為227.24億。
第7名:易方達上證50指數增強,近三年為基民盈利109.99億,規模為243.86億。
第8名:華安創業板50ETF,近三年為基民盈利109.38億,規模為87.69億。
第9名:華安上證180ETF,近三年為基民盈利87.92億,規模為228.87億。
第10名:易方達深證100ETF,近三年為基民盈利58.80億,規模為81.02億。
TOP10的產品中,在2021年四季度獲得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五星評級的有2只,分別是華夏上證50ETF、華安上證180ETF;四星評級的有5只,分別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易方達上證50指數增強和易方達深證100ETF;三星評級的有2只,分別為南方中證50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華安創業板50ETF是TOP10中唯一獲得二星評級的基金。
如果從規模角度優中選優的話, TOP10中有3只產品凈值規模超過500億元,尤其華夏上證50ETF是唯一規模超過600億元的產品,南方中證500EFT為545.44億元,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為568.86億元。滬深300中規模最大的產品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568.86億),上證50中規模最大的產品是華夏上證50ETF(691.35億),中證500中規模最大的產品是南方中證500ETF(545.44億),創業板指數中規模最大的產品是易方達創業板ETF(126.29億)。上述不同指數中規模最大的單只產品也是同類中盈利表現最佳的。
縱觀TOP10中,中證500ETF有1只,滬深300ETF有3只,上證180ETF有1只,深證100ETF有1只,上證50ETF有1只,創業板ETF有2只,上證50指數增強有1只,基本都是寬基ETF。
責任編輯:馮體煒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