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每個中國人都該了解一點中國錢幣史

為什么每個中國人都該了解一點中國錢幣史
2022年06月28日 07:14 澎湃新聞

  我一直認為,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簡單了解一點中國錢幣的歷史。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錢幣雖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物品,大家對它并不陌生,但是,除了購物,平常我們可能很少會想:錢幣還能干什么?

  實際上,錢幣除購物之外,還能發揮很多別的作用。它雖然看起來很小,但是它所承載、記錄、包含的內容和信息卻是博大精深。

《錢幣上的中國史》,王永生 著,中信出版集團2022版《錢幣上的中國史》,王永生 著,中信出版集團2022版

  首先,錢幣上有法。歷朝歷代,不管是哪個政權,在錢幣的鑄造、流通、回收以及防偽、反假等方面,都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

  特別是從北宋發明使用紙幣以后,歷經金代、元代,直至明清兩朝,有關防偽反假的條文,都直接被印在了紙幣上,反映了我國古代貨幣立法的 演變軌跡。

  其次,無論是鑄造銅錢還是印刷紙幣,為了保證質量,滿足流通需要,使用的一定都是當時最成熟的技術。而從防止偽造等方面考慮,所采用的技術又必定是當時最先進的。因此,可以說,一部錢幣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古代的金屬冶鑄史、造紙史和印刷史。同時,因為錢幣上都鑄有文字,所以一部錢幣史所呈現的也是一部古文字的發展史以及書法的演變史。最后,更為重要的是,錢幣不同于一般的物品,它是社會重大變革或重要事件的產物和象征。可以說,任何一枚錢幣的鑄造都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和原因,同時也對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諸多方面產生重要的影響。每一種新的錢幣總是在繼承原有錢幣的基礎上而有所發展,既有歷史的延續性又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這種時代性從唐朝開始,因為年號錢的鑄造,錢幣與歷史發展的進程變得更為緊密。因此,也可以說,一部錢幣史所串聯的就是一部年號史、一部朝代更替史、一部古代政治史。通過這一枚枚錢幣,我們完全可以把古代的歷史串聯起來。

  錢幣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我們從中國古代文化承載物的角度來談談錢幣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這里,首先需要對“文化”作一個簡單的解釋。所謂文化,是指人類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一般認為由器物、制度、思想三個層面構成。下面,我們就從這三個層面來看看錢幣與中國古代文化之間的關系。

  說到中國古代文化,可能很多人會想到唐詩宋詞等文學藝術作品,或者是商代青銅器、漢代絲綢、唐代三彩、宋元瓷器等生活用品或工藝品,還有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古代科學技術。

  實際上,上述各項雖然都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各自都還不是中國古代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要素。如果要挑選一種最能承載和代表中國古代文化的物質載體,則非中國古代錢幣莫屬。這樣說的依據是什么呢?

  下面我們就按照文化的三個層面,先從器物層面說起。

  首先,錢幣是最早的文化要素。大家知道,中國古代最初使用的錢幣是海貝,這從漢字的構成中就能得到證明,因為凡是與價值、財富、交易有關的字,都帶有“貝”字偏旁。這說明早在漢字形成的過程中,我們的古人就已經使用海貝作為錢幣了。因此,錢幣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文化最早的組成要素。

  其次,錢幣自產生之后,便一脈相承,未曾間斷,貫穿整個中國的文明史,直至當今。在這一過程中,錢幣呈現出文化在發展中所具有的時代性、傳承性以及傳播性等特點,這是其他文化要素所不具備的。

  再次,錢幣流通地域廣,使用者涉及各個階層,具有最廣泛的社會代表性。無論地位、學養、身份的高低與貴賤,幾乎是人人使用,須臾不可或缺。這也是其他文化要素不可替代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錢幣承載、記錄和包含了歷史進程中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這更是任何其他文化要素如文學藝術、絲綢瓷器以及科技發明所不具備的。例如,鑄造錢幣使用的是當時最先進、最 成熟的技術,同時反映的也是當時最時尚的藝術思想和表現手法,可以說錢幣就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再如,圓形方孔的外觀,反映了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一部錢幣史就是一部古文字演變史、書法發展史,又是少數民族古文字大全,也是一部冶金鑄造史、造紙史、印刷史,等等,這方面我們還可以列舉出很多例子。

  我們再從制度層面來看。從秦代的《金布律》,到“二十四史”中的《食貨志》,歷朝歷代對于錢幣的設計、鑄造、儲藏、發行、流通、防偽、銷毀等環節,都有一套嚴密的制度管理。這些制度構成了中國古代制度史的一部分。最后,從思想層面來看。從戰國時期的管子,一直到當代,為了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每個時代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會從貨幣入手,提出解決當時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的思路和想法,這些貨幣思想成為我國古代思想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說中國古代錢幣源遠流長而未曾間斷,內涵豐富且博大精深。無論是從器物層面,還是從制度、思想層面,錢幣都非常集中和典型地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內涵和特點。錢幣不僅是交換的媒介,還是國家主權的象征、歷史進程的實物見證、文化藝術傳承的物質載體。因此我們可以說:錢幣是中國古代文化最重要的物質載體,是了解中國歷史、認識中國文化最好的窗口。

  錢幣發展史:一部社會財富再分配的歷史

  錢幣不僅與制度、思想、文化有關,與我們老百姓的錢袋子也息息相關。

  一部錢幣發展的歷史,實際上也是一部社會財富再分配的歷史。這里,我想從日常生活的視角,來談談學習、了解中國錢幣歷史的重要意義。

  首先從王莽說起。

  大家都知道王莽是一位懷抱理想的改革家,又因為篡奪了劉氏政權而被視為野心家。實際上,王莽更是一位斂財的高手。他為了推行國有政策,發行過兩種刀幣。這兩種刀幣形制完全一樣,都由上下兩部分組成。

  上半部分呈圓形方孔錢的形狀。一種是在穿孔的右左鑄有“栔刀”兩個字,另一種是在穿孔的上下鑄有“一刀”兩個字。因為“一刀”是用黃金錯成,又被稱為“錯刀”或“金錯刀”,這就是歷史上被眾多文人雅士謳歌的“金錯刀”。

  下半部分為刀身。“栔刀”鑄有“五百”兩個字,表示一枚“栔刀”的面值為 500枚五銖錢。“金錯刀”則鑄有“平五千”三個字,這里“平”字表示等于的意思,即錯金的“一刀”等于5000 枚五銖錢。無論是栔刀,還是錯刀,實際上都是虛值大錢。王莽發行這兩種形制特殊的刀幣,目的就是搜刮社會上的黃金。當時一斤黃金值五銖錢10000枚。因此,按照面值,金錯2枚或是栔刀20枚,就可以兌換黃金一斤。實質上,王莽就是要用錯金的33克銅,或者是沒有錯金的330克銅,從老百姓手中兌換一斤黃金。這哪里是發行貨幣?完全是公開掠奪!

  我們再來看看劉備。

  劉備是位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與作為野心家的王莽不同,他的目標是“匡扶漢室”,重新恢復劉氏的天下。因此,在戲劇以及影視作品中,劉備展示給世人的始終是一個體諒百姓疾苦的明君形象。這主要是受《三國演義》從意識形態的角度,按照儒家正統觀念塑造的小說人物的影響,與真實的歷史相差很遠。實際上,劉備不但不是一位體諒百姓疾苦的明君,而且與王莽一樣,也是一位通過貨幣手段搜刮百姓的高手!

  《三國志》記載,劉備占領成都時,因為軍用不足接受了部下劉巴的建議,鑄造了“直百五銖”錢。它的重量雖然僅有當時流通的蜀五銖的3倍,作價卻是100倍。這意味著,劉備憑借手中的刀劍,強買強賣,用同樣多的銅換取了民間三四十倍的物資和勞務,一下子就解決了軍隊的給養問題,初次嘗到了實行通貨膨脹政策的好處。后來劉備又將這一手段用在了與孫吳的斗爭中,發動了一場貨幣戰爭。但是,貨幣戰爭是把雙刃劍,在孫權強力的反擊之下,劉備搬起的這塊石頭最后還是砸了自己的腳,蜀漢最終就是因為通貨膨脹而被搞得財政破產、民生疲敝,成為三國中最先滅亡的政權。

  (作者王永生為中國錢幣博物館研究信息部主任、中國錢幣學會副秘書長,本文整理自《錢幣上的中國史》一書,澎湃新聞獲授權轉載。)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中國 歷史
人氣榜
跟牛人買牛股 入群討論
今日熱度
問股榜
立即問股
今日診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6-28 晨光電纜 834639 4.3
  • 06-28 元道通信 301139 38.46
  • 06-28 奧比中光 688322 30.99
  • 06-28 科潤智控 834062 4.3
  • 06-28 中科環保 301175 3.82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