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俞燕
銀行理財子公司作為新的市場主體出現,已有三年半時間。國有大行、股份行以及一批頭部城商行陸續完成了理財子公司的鋪設,數家農商行也在摩拳擦掌加入陣營,如今,合資理財子公司又成為一股新生力量。
6月24日,宇宙行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工銀理財”)籌建的合資理財公司高盛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高盛工銀理財”)已獲準開業。
這話有點繞,簡單來說就是:宇宙行的“混血兒”孫公司要開業了。這家公司由工銀理財和高盛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合伙(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 L.P.)合資籌建,股比分別為49%和51%,在2021年5月25日獲批籌建。
高盛工銀理財成為第五家合資銀行理財子公司。
從今年開始,《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正式落地實施,而銀行理財也由此全面進入凈值化時代。
盡管年初銀行理財產品一度“破凈”,依然難擋人們的投資熱情。更何況,還有受到熱捧的養老理財產品。
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一季末,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整體存續規模為17.27萬億元,同比增長127%。
理財子公司,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合資理財陣營擴容
2020年9月24日,中國銀行旗下的中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與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合資成立的匯華理財有限公司獲批開業,成為首家合資銀行理財子公司。
在此前一年的7月20日,《關于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有關舉措》出爐,共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關于理財公司的就有兩條,其中一條便是鼓勵境外金融機構參與設立、投資入股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另一條是允許境外資產管理機構與中資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子公司合資設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財公司。
在《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里,已經為此預留了政策空間:允許銀行理財子公司可以由商業銀行全資設立,也可以與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企業共同出資設立。
在銀行理財子公司里,引進在財富管理等方面具有專長和國際影響力的外資金融機構,被金融監管部門視為有利于引入國際上資產管理行業先進成熟的投資理念、經營策略、激勵機制和合規風控體系,有利于發揮中外資資產管理機構各自優勢,進一步豐富市場主體和業務產品,滿足投資者多元化服務需求。
于是,火速成立的匯華理財有限公司,成為金融進一步開放后的重要成果。
此后,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也成立了各自的合資理財子公司,招商銀行理財子公司則選擇在增資擴股時,引入外資新股東,直接變身為合資理財子公司。
從這五家合資理財子公司的股權結構來看,基本上都采用了銀行理財子公司搭配國際知名資管公司的模式。比如,交銀理財聯姻施羅德投資管理公司,東方匯理資管公司與中銀理財配對,招銀理財則引入摩根資管公司,建信理財則一把牽手了兩家外資——貝萊德金融管理公司和富登管理私人有限公司。
從股比上來看,在新設的合資理財子公司中,外資占了大頭,處在控股股東的地位。而引入外資參股的方式比如招銀理財之于摩根資管公司,則由中資占大頭。
從合資理財子公司的業務范圍來看,主要是公募和私募理財產品發行與投資管理、理財顧問咨詢服務等資產管理業務,與中資理財子公司形成差異化競爭的布局。
引入的這幾家外資股東,無一例外全是國際知名的資管大咖。
換句話說,中資理財子公司主要以理財為主,而合資理財子公司更傾向于資管的領域。
至于招商銀行引入外資股東,按其說法,則是為了提高招銀理財經營管理水平,推進招行綜合化經營戰略,同時響應金融對外開放的政策。
在六大國有銀行里,目前只有農業銀行和郵儲銀行還沒有走上中外聯盟之路。不過,農行方面在2021年業績發布會上已表態了,已在磋商合資事宜,“談判進展比較順利”。
理財子公司笑傲江湖
自從基金收益率跌跌不休,“基金一哥”張坤的那些粉絲們便揮袖而去。盡管年初銀行理財產品紛紛“破凈”,也沒有擋住投奔而來的投資者們。畢竟,對銀行的剛性信仰慣性仍在。
贏在起跑線上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們,到底有多牛呢?
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2022年一季度銀行理財市場簡況》顯示,截至一季末,共有29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其中25家開業的產品整體存續規模(含母行劃轉的部分)為17.27萬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27%。
而在上年年底,已開業的理財子公司里,產品存續規模突破萬億元大關的就已達九家,其中招銀理財以2.78萬億元一騎絕塵。
2.78萬億元是個什么概念呢?2021年保險全行業在銀行存款上的投資也不過2.62萬億元而已。
再從凈利潤上來看,有10家理財子公司的凈利潤超過10億元、4家超過20億元,居首的依然是招銀理財(32.03億元)。六大國有行理財子公司中,中行是盈利冠軍。
從幾家合資理財子公司的數據來看,2021年只有第一家合資理財子公司匯華理財披露了存續產品規模的數據,已逾700億元。
從目前已發行的產品情況來看,目前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仍以固收為主。未來,銀行理財子公司頗有興趣的新增長點,一是權益類投資,二是養老理財產品。
而這兩類,正是合資理財子公司的洋股東們的優勢所在。
貝萊德建信理財發行的首只產品“貝盈A股新機遇私行專享權益類1期”募資規模便達24.64億元,創下理財子公司的權益類公募產品募集規模新紀錄,顯示出資管大咖貝萊德與建行雙劍合壁的市場號召力。
今年1月,貝萊德建信理財又獲批試點養老理財產品,募資總規模不超過100億元,成為首家發行養老理財的合資理財子公司。三個月后,其首只養老理財產品“貝萊德建信理財貝安心2032養老理財產品1期”已上線,在廣州和成都兩地鋪開。
貝萊德建信理財拔得頭籌,自有其加分項:其外資股東貝萊德集團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養老金專業管理機構。
自3月1日起,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城市和機構擴圍至“十家十地”,而參與試點的機構也已達10家,其中便包括旗下有合資子公司的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中銀理財和招銀理財。
4月21日發布的《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允許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資金可用于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等金融產品。
截至2022年5月末,市場上共有24只養老理財產品,募資規模逾400億元。據了解,第二批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公司的產品將很快推向市場。
如今各行都把財富管理作為自己的戰略重點。藍海弄潮,只要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仰仍在,理財子公司們就足以躺贏。
【外資銀行理財子公司歷程】
2020年8月11日,貝萊德金融管理公司、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和富登管理私人有限公司(Fullerton Management Pte Ltd)獲批籌建貝萊德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股比分別為50.1%、40%和9.9%。2021年5月10日獲批開業。
2020年9月24日,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和中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合資成立的匯華理財有限公司獲批開業,股比分別為55%和45%。
2021年2月19日,施羅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交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獲批籌建施羅德交銀理財有限公司,股比分別為51%和49%。2022年2月28日開業。
2021年3月19日,招銀理財子公司擬引入摩根資產管理公司,股比分別為90%和10%。2022年5月3日獲批增資擴股。
2021年5月25日,工銀理財和高盛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合伙(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 L.P.)獲批籌建高盛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股比分別為49%和51%。2022年6月24日,獲批開業。
(本文作者介紹:“喻觀財經”創始人、資深財經媒體人。長期觀察和研究金融領域。)
責任編輯:王婉瑩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