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金融雜志
作者|和春雷「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文章|《中國金融》2024年第21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發展巨災保險、推動巨災風險綜合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建立健全國家巨災保險保障體系作出了戰略部署,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對進一步豐富巨災保險保障形式、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作出了系統謀劃和具體要求。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再保)作為中央金融企業,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災害綜合治理大局,全方位服務支持國家巨災保險保障體系建設,助力推進國家災害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國再保服務國家巨災保險保障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中國再保作為再保險國家隊和主力軍,積極發揮再保險專業優勢和功能作用,在推動巨災保險制度建設、提高巨災保險保障水平、提升巨災風險管理技術、創新巨災風險分散方式等方面深耕細作、持續探索,取得了積極成效。
以平臺化優勢助力巨災保險制度建設
中國再保在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研究建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制度,參與組建中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共同體,擔任理事單位和首席再保人,向共同體提供穩定的承保能力支持,在巨災保險方案設計、產品開發、費率厘定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全面深度參與全國19個省市巨災保險項目試點,在80%的項目中擔任首席再保人,助力全國首個全災種、廣覆蓋、長周期的綜合巨災保險項目在河北成功落地,并在湖北等地推廣。2023年,為行業提供地震風險保障近10萬億元、臺風和洪水風險保障逾16萬億元,為京津冀特大暴雨損失賠付超8億元,有效提升了巨災風險保障覆蓋面,發揮了抗災救災作用。
以科技化優勢推進巨災風險管理技術創新
中國再保以巨災科技戰略性布局強化巨災風險管理能力建設,2018年成立了國內首家專注于巨災風險技術研發的科技公司——中再巨災風險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迭代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地震、臺風、洪澇等巨災模型譜系,已獲得14項國家專利,在30多家政府機構、保險公司和企事業單位投入使用,補齊了我國巨災保險核心技術短板。積極服務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牽頭承擔兩項國家科學技術部重點研發計劃,配合中國人民銀行開發氣候變化物理風險壓力測試模型。持續打造“再保+科技+服務”的巨災風險治理新模式,為客戶提供全流程風險減量服務,讓災害風險“看得清、算得明、管得住”。
以國際化優勢拓展巨災風險分散途徑
中國再保立足再保險國際化天然屬性和全球化經營優勢,積極利用國際再保險市場承保能力,將國內巨災風險“分出去”,保障國內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和保險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再保險連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橋梁紐帶作用,不斷探索將境外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引進來”,推動國內巨災保險產品創新。率先在百慕大和中國香港兩地資本市場成功發行以我國地震和臺風巨災風險為標的的巨災債券,開創多元化巨災風險分散新模式,為建立多層次巨災風險分散機制積累了寶貴經驗。
我國巨災保險保障體系建設存在的不足
我國是全球巨災風險最大的國家之一,超過70%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處于自然災害較嚴重地區。作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國內巨災保險的發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與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與發達國家巨災風險綜合治理的能力和水平相比,與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沖擊挑戰相比,我國巨災保險保障體系建設仍然任重道遠。
全國性巨災保險制度安排還需完善
為發揮巨災保險在災害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發達國家通常頒布巨災保險專項法律法規,建立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巨災保險制度和政策體系,實現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有機結合,以保障巨災保險市場安全高效運轉。目前,我國巨災保險體系建設仍處于初級階段,巨災保險主要以各省市自行開展試點項目的方式進行,尚無巨災保險專項立法,缺少全國層面的巨災保險系統性設計和統籌性安排,制約了我國巨災風險的整體應對能力。
多渠道巨災風險分散機制還不健全
發達國家通常建立多渠道多層次的巨災風險分散機制,在政府主導下,綜合運用保險和再保險、巨災債券、巨災保險基金及財政支持等多種方式,有效提升巨災保險保障規模和風險分散效率。再保險在發達國家巨災保險保障體系中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并承擔了一半以上的巨災保險損失。目前,我國巨災保險市場主要依靠傳統再保險方式轉移風險,跨期累積、跨區統籌的巨災資金運作機制尚未建立,巨災債券發行還存在法律障礙,巨災保險保障缺口依然較大。作為風險分散主渠道,國有再保險公司受制于資本實力,風險承擔能力相對有限,支撐作用有待提升。
數智化巨災風險管理技術還需強化
發達國家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著力加強氣象、水文、地質以及歷史災情等多領域數據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巨災模型研發、數據庫建設和災害預測等領域,支持保險行業建設巨災風險管理平臺,提升巨災風險評估的科學性與巨災風險管理效率。目前,我國缺乏災害數據的社會化共享服務機制,數據獲取難度較大,數據質量有待提升,災害數據與保險業務結合程度偏低,影響了巨災風險管理技術朝著更加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不利于巨災保險在國家災害治理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
發揮再保險功能作用,加快我國巨災保險保障體系建設
加強巨災保險頂層設計
一是研究出臺巨災保險專項法律法規,以財政支持下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為原則完善巨災保險制度,規范全國性巨災保險機制的組織體系、運行模式及經營規則,明確保險再保險在多層次巨災分散機制中的功能定位。二是探索在巨災保險供求兩端分別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引導企業和個人投保普惠型房屋財產及人身意外巨災保險,持續擴大巨災保障覆蓋面,滿足更為個性化、多樣化的巨災保險需求。三是健全境內資本市場發行巨災債券的法律制度,推動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有效聯通,拓展巨災風險分散途徑,增強巨災保險保障能力。
強化再保險功能作用
一是支持大型國有再保險公司多渠道補充資本金,持續增強承保能力,承擔更多風險責任,積極應對國內巨災風險顯著提升、賠償責任大幅累積等新形勢、新挑戰,全力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二是推動再保險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協助政府部門設計巨災保險一攬子解決方案,完善巨災保險準備金制度,創新專屬保障產品、加大風險保障力度,切實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三是支持再保險融入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參與國家氣候風險治理體系建設,開發氣候變化物理風險量化模型,推動氣候變化保險產品創新研發,加強全球氣候變化應對的交流與合作。
推進巨災風險管理平臺建設
一是支持保險再保險公司搭建涵蓋自然地理、社會經濟、歷史災情、保險賠付等多維信息的巨災風險與保險數據庫,推動應急管理、生態環境、水利、氣象、地震、自然資源、農業、住建等政府部門為建設巨災風險管理平臺、開展防災減災服務提供關鍵數據支撐。二是深入推進地震、臺風、洪澇及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領域的基礎研究,支持國內巨災科技公司持續迭代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巨災模型譜系,實現中國巨災風險管理科技自立自強,有力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挑戰。三是支持國內巨災科技公司整合更多技術、智力和數據資源,圍繞城市防洪、海上風電、農業生產等場景開展防災減災交叉融合研究,拓寬巨災科技應用領域,始終聚焦巨災風險減量管理,更好服務國家災害治理體系建設。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新征程展現新擔當。中國再保將堅定不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毫不動搖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一以貫之推進高質量發展,聚焦再保險主責主業,強化再保險功能作用,持續打造巨災風險綜合治理新模式、新生態,為國家巨災保險保障體系建設、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中再力量!■
(責任編輯 馬杰)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