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 潔
11月份以來,上市銀行頻獲機構調研。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11月24日,共計15家上市銀行接待了包括基金、券商、險資等在內的多類機構調研,累計調研次數達29次。
對機構而言,調研上市銀行無疑是近距離了解行業和各銀行發展的一次好機會。從調研紀要來看,銀行信貸投放情況和計劃、凈息差走勢成為機構最關注的熱點話題。
信貸投放注重“量穩質優”
信貸投放是銀行最基本、最主要的資產業務,其規模與結構既反映了當前經濟發展情況和銀行對市場的預期,也對后續實體經濟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產生影響。
據記者梳理,在上述15家上市銀行中,至少有10家銀行在機構調研中被問及信貸投放情況以及下階段投放計劃。
從多家銀行的回復中可以看出,目前其信貸投放保持穩健,符合預期,接下來將更注重“量穩質優”,保重點優結構。例如,青島銀行提到,下一步,將繼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一方面,信貸投向更加精準聚焦,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不盲目追求規模擴張,鼓勵發展輕資本業務,提高資本使用效能,將資源向資本回報率高的業務傾斜。齊魯銀行提到,將持續聚焦科創、綠色、普惠、消費、養老、鄉村振興等領域,不斷豐富產品供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預計信貸投放保持均衡穩步增長。
多家銀行還聚焦區域特色,持續深耕,加大投放力度。寧波銀行表示,圍繞經營區域內客戶金融服務需求,貸款投向以先進制造業、民營小微、進出口企業為重點;貴陽銀行提到,在優勢產業、新興行業中尋找新的賽道,充分考慮各區域資源稟賦特色,不斷加大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領域支持力度。
與此同時,還有銀行已著手加大重點項目儲備,確保明年“開門紅”期間重點領域的信貸投放。例如,紫金銀行表示:“我行按照經營節奏有條不紊的進行業務儲備,零售業務圍繞做小做散,服務轄區內廣大客戶,做好信貸資金投放。公司業務重點在涉農小微、科創、先進制造、綠色金融等領域開展儲備。”
做好資產負債平衡管理
11月22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24年三季度銀行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53%,環比下降0.01個百分點。
當前,面對行業普遍的凈息差收窄現象,銀行的緩解措施也受到投資者機構關注。多家銀行表示,將通過資產負債結構調整、降本增效以及提增非息收入提升盈利水平,緩解凈息差收窄壓力。
具體來看,在資產端,銀行更注重調整結構,加大貸款投放。例如,紫金銀行提到,在資產端,堅持做小做散,強化差異化定價管理,通過擴大規模以及綜合營銷方式,提高綜合收益。青農商行提到,在資產端積極調整信貸結構,夯實支農支小戰略定位,多舉措推動信貸投放,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延緩貸款利率下行趨勢。
在負債端,青島銀行提到,將優化負債結構,提升存款占比、優化負債大類結構;壓降存款成本,加強存款利率市場化調節機制,持續拓展低成本存款。上海銀行表示,加強存款付息成本管理、積極拓展低成本存款、推動長期限存款向中短期轉化,并結合市場利率變化動態調整存款定價策略,推動降低存款付息率。
展望后續凈息差走勢,蘭州銀行、平安銀行等表示,受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行、存量房貸利率置換以及貸款重定價等因素影響,資產收益率或將進一步下行,凈息差仍面臨一定壓力。上海銀行表示,預計2025年存款付息成本繼續保持改善趨勢,息差收窄趨勢將有所減緩。
東興證券研報表示,受10月份存量按揭貸款利率下調、今年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多次下調影響,預計銀行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貸款重定價壓力較大。但在貨幣政策主要掣肘于凈息差的提法下,預計后續政策或引導金融機構增強資產端和負債端利率調整的聯動性,貸款定價或趨于平穩,存款成本改善效果將進入加速兌現期;疊加逆周期調節政策逐步落地,經濟復蘇和實體需求有望逐步修復,預計銀行凈息差趨于穩定,明年年內企穩概率加大。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