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稷下談金
前些天,多家國有大行公布了新任黨委副書記、行長的人事變動,最大的贏家,則是光大銀行。
劉珺、王志恒以及張金良,都曾經在光大銀行工作過。
特別是劉珺,在光大銀行工作了超過20年的時間。
銀行業的黃埔軍校,已經從建行悄然變成了光大銀行。
一
一切開始于1981年的春天。
當時,澳門中華商會成立100周年,邀請了很多名流政要,其中也包括了王光英。
已經62歲的王光英以民建中央副主席、天津副市長及天津市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總經理這樣一個橫跨黨派、行政和商業職務的疊加身份南下赴會。
王光英畢業于北平輔仁大學化學系,1940年代即開辦化學廠,長期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提供軍需所用的炸藥包引信和醫用橡皮膏等,但到1949年時,這家化學廠已經初具規模,雇員最多時有120人。
王光英的一生縱橫政商兩界,被周總理稱為“紅色資本家”。
從澳門回到北京之后,剛剛正月初八,王光英向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萬里陳書“港澳見聞和八點建議”。
在該份報告書中,王老展示了他特有的商業嗅覺和充沛的政商人脈關系,建議“用香港的經營方式成立一個高效能的綜合性公司做些零星生意”,在文中提到“如放開手腳,給予隨時調用幾億美元的權利,也搞承包責任制,給國家賺大錢是有可能的。”
1979年發生了很多大事,那一年,榮毅仁主導創辦了中國國際投資信托公司,這邊是日后大名鼎鼎的中信集團,1982年,中國國際投資信托公司在日本成功發行了100億元債券,一時名聲大噪,也從側面加快了光大集團設立的腳步。
1983年,紫光實業公司在香港成立,一年后改名為光大集團,英文名“Ever Bright”,意思是“永遠光明”,王光英將此詮釋為“光明正大地做生意”。
二
光大集團的變革從1990年開始。
王光英卸任,時任央行副行長的邱晴1990年接任光大一把手。當時“亞洲四大女強人”之一、外界人稱“邱老大”的邱晴并沒有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她的愛人吳江比她的名氣要大得多。吳江曾任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主任。
光大集團從邱晴任上開始進行戰略性調整,向內地傾斜,向金融業傾斜。
1990年11月,中國光大總公司在京成立,即光大集團北京總部,北京和香港總部互不隸屬。
此后,光大的歷任掌門,無一不是央行或銀監會高管的背景,以民間色彩崛起的光大,此時官派身份已表露無遺,比如1992年8月成立的光大銀行,就是中國首家國有控股并有國際金融組織入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風頭一時無二。
1993年,劉珺剛剛從牛人如云的人大89級畢業,就來到了光大銀行工作,在國際業務部做了稀缺的外匯交易員。
之所以說“牛人如云”,是因為89級的人大,確實不同尋常。劉元春,李揚,很多經濟學家都曾經是89級的學生,而劉珺在財金學院的老師,則是剛剛畢業沒多久的陳雨露。
劉珺在光大銀行做外匯業務沒多久,光大集團就在對外業務上吃了虧。
1993年,冒進的光大信托在王亞克在主政時發生8000萬美元的重大虧損和巨大隱性黑洞,使光大集團元氣大傷,差點被搞垮。導致光大集團在2002年最終失去信托牌照。
光大信托事件也導致光大集團調整領導班子。1996年,朱小華接替邱晴成為光大集團新一任董事長,孔丹任總經理。
只有上海財經學院夜大學歷的朱小華的經歷堪稱傳奇:從知青到兵團干部,再到人民銀行研究所乃至上海人行副行長和央行副行長。
三
1996年完成股份制改造、1997年完成香港聯交所間接上市……一切都走在同行的前列,這就是1990年代后期的光大集團核心企業光大銀行。
到1998年,光大銀行的資產利潤率、人均利潤率在國內銀行機構中名列前茅,而且資本充足——資本充足率達17.1%,遠遠高于巴塞爾協議和人民銀行規定的8%的資本充足率,名列國內銀行之首。
但好景不長,1999年光大集團原董事長朱小華受賄案爆發,其在亞洲金融危機前激進的資本運作令光大更加元氣大傷。
當時的朱小華過于自信、樂觀,光大錯失多次套現良機。相反1996年中信集團出讓中信泰富18%的股份,套現108億現金,在隨后到來的亞洲金融危機中,中信不僅度過難關,還愈發壯大。
2000年7月至2007年6月,王光英的侄子、交通銀行行長王明權接過了光大,退出了狀況不佳的保險業務,但光大依然沉疴難起。郎咸平當時甚至譏諷光大為“never bright”。
2007年6月,53歲的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臨危受命空降光大集團,進行改革重組。光大集團的重組大動作,至今都讓很多老人記憶猶新。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過后,2010年8月18日,光大銀行終于在上交所上市,217億元人民幣的募資額成為當年A股市場,僅次于農行的第二大IPO。
四
從1983年設立,此后三十年的時間里,光大集團幾乎沒有對外輸出國管理人才,但是一切在2013年發生了改變。
2013年,光大銀行行長郭友升任中國建設銀行監事長;光大銀行副行長林立任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副行長,并成為中管干部;2014年4月,解植春又調任中投公司任副總經理。這一系列動作被市場理解為結束了光大過去三十年幾乎沒有提拔性對外輸出管理層的現象。
至今,光大銀行已經連續6任行長獲得重用,分別是趙歡、張金良、葛海蛟、劉金、付萬軍、王志恒。
這6位從光大銀行行長職位上走出的金融帥才,有2位擔任國有大行董事長(中行、建行),1位擔任開發性銀行董事長(國開行)、2位擔任國有大行行長(中行、農行),1位擔任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
而且,現任工行行長劉珺、現任進出口銀行董事長吳富林,都起步于光大銀行,并長期在光大銀行工作。
即將成為國有大行最年輕的行長,王志恒將創下一個新的紀錄。
他生于1973年6月,年僅51歲,2022年12月調任光大銀行時被稱為“最年輕的股份行行長”,王志恒擔任光大銀行行長一年半時間就調任農行。
最近10年,光大銀行為中國金融業輸出了多位金融干將,均掌舵十萬億以上的金融資產。
自2014年以來,光大銀行連續6位行長均獲得了提拔,其中有3位是由光大銀行行長直接調任農行擔任行長。
10年來,趙歡、張金良、葛海蛟、劉金、付萬軍、王志恒連續6任光大銀行相繼走上更高職位。
銀行業的新黃埔軍校,來了。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