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馮櫻子 北京報道
“普惠貸款太卷了”9月5日,一名國有大行客戶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說道,“今年行內開會,領導特別重視普惠業務,本來6月已經完成全年任務,結果近期任務重新制定,任務量直接翻倍。”
同時,另一國有大行工作人員也對《華夏時報》記者透露,LPR 1年期為3.45%,5年期以上LPR為4.2%,現在有大行對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低至3.3%。
截至9月1日,國有大行半年報正式收官,從數據表現上看,普惠小微及涉農貸款數字增長頗為迅速,與去年末相比,多家銀行截至6月末普惠金融貸款增速超20%。
同時,多名國有大行高管也在業績發布會上提出,普惠金融作為銀行發展重要戰略之一,將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實現普惠金融的增量、擴面、提質、降本。
大行下沉特色鮮明
“中小微企業占據市場主體90%以上,但以往大型商業銀行爭奪的對象往往都是大客戶。”8月24日,在建設銀行2023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該行董事長田國立提到,近年來,建設銀行把普惠金融作為發展戰略之一,通過科技手段賦能,加大普惠金融信貸投入。
在8月底國有大行舉行的業績發布會上,銀行高管多次提到“縣域”“中小企業”等詞匯,重點推動銀行業務繼續下沉。
其中,建設銀行普惠金融擴面上量,截至6月末,普惠金融貸款余額達2.86萬億元,比年初增長21.79%;普惠金融貸款用戶294萬戶,較上年末增加41.69萬戶。
“此前很多時候,大型銀行想服務中小微企業,但實不能也。”田國立透露,傳統經營模式下,銀行服務小微企業成本高,風險大。該行2017年前,為中小企業貸款200億元至300億元,不良率達7%-8%。
但目前,依靠強大的科技賦能,多家國有大行正在跨越中小企業貸款這道門檻,下沉到縣域拓展業務。田國立介紹,自2017年至今,該行普惠貸款余額增長了6倍,余額占比從3.4%上升至13.4%。
與此同時,中國銀行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行在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綠色貸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達到45%、32%和26%,均高于各項貸款增速,重點領域信貸投放引領作用穩步增強。
此外,農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等經營主體的金融支持力度,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余額達3.32萬億元,新增7561億元,增速29.5%;普惠型小微企業有貸客戶數達327萬戶,新增75萬戶,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
在8月29日農業銀行2023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農業銀行行長付萬軍提到,農行將全年縣域貸款投放計劃上調3800億元,同時加大鄉村振興農戶貸款領域支持力度,把全年增量目標上調了600億元。
付萬軍表示,農業銀行將持續優化信貸結構,進一步加大縣域農戶普惠領域的信貸投放,繼續鞏固上半年該行個人領域貸款增量、增速領先優勢,努力在總量、結構、價格、風險的統籌中取得較好的資產收益。
8月30日,工商銀行行長廖林在2023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也提到,工商銀行把普惠金融當做一件大事來抓。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是工商銀行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6月末,工商銀行普惠貸款余額突破2萬億元,站上了新臺階;較年初增加近5000億元,增長32.2%,增速保持同業領先;普惠貸款客戶數增至127萬戶,新增25萬戶,其中新增首貸戶近4萬戶,實現同比多增。同時,普惠信用類貸款較年初增長了35%。
對此,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表示,普惠金融總體朝著量穩、價優、提質、擴面的態勢發展,信貸總量規模穩中有進,實現與經濟增長、市場需求、政策導向基本適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支持質效不斷提升;新市民等群體普惠金融可得性、精準度不斷提高。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兼職教授譚浩俊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相比于大型企業,給小微企業貸款的管理成本、服務成本確實較高,但金融機構眼光應該放長遠,很多大型企業也是從小微企業發展而來,做好小微企業服務基礎,有利于金融機構貸款資源的長期拓展。
普惠市場競爭格局發生改變
近幾年來,國有大行普惠業務下沉,普惠金融的縣域市場環境發生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有銀行業內人士用“‘掐尖’與‘掘根’同步推進”,來形容大行的發展戰略。
在縣域市場,國有大行憑借資金成本優勢,在資金轉移定價方面進行優惠補貼后,貸款利率普遍比地方中小銀行優惠。
“銀行對縣域優質客戶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甚至出現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倒掛現象。”原中國銀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尚福林在“中農金30人·第二屆農商銀行百人會”上指出,在此過程中,中小銀行整體負債成本顯著高于大型銀行,僅靠比利率價格肯定比不過大型銀行,必然導致一部分優質客戶的流失。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7.37萬億元,有貸款余額客戶數4115.12萬戶,兩項指標過去五年平均增速已超25%。
其中,5月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57%,處于歷史較低水平。而上半年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96%,比上年同期低25個基點。
以個人經營性貸款為例,部分地區貸款利率低至4%左右,低于企業、個人貸款產品,也低于個人住房貸款利率。
多名銀行一線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做出“普惠貸款太卷了”類似的感嘆。
目前,在縣域市場,由于大行的下沉,倒逼農商銀行“繼續下沉”。有農商行工作人員表示,為應對大行的競爭,該行進一步“做小做散”,深挖信用類個人經營性貸款,降低單戶貸款規模,與大行錯位競爭。
“大行下沉給農商行帶來的表面上看是業務競爭,實際上是體制機制變革之爭,金融服務變革之爭,導致中小銀行原本的優勢發生了變化。”佛山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川表示。
業內認為,國有大行與中小銀行間的差異化競爭是關鍵,大行的下沉進一步推動城商行、農商行聚焦“長尾客群”業務,深耕縣域金融。
下一步,人民銀行在2023年金融市場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提高金融服務擴大國內需求和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能力,支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實施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進一步健全融資配套機制,推動普惠小微貸款穩定增長。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拓展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支持范圍,推動金融機構增加民營企業信貸投放。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