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劍指涉房違規貸款 71家銀行年內收139張罰單

監管劍指涉房違規貸款 71家銀行年內收139張罰單
2021年07月29日 20:13 新浪財經綜合

  原標題:監管劍指涉房違規貸款,71家銀行年內收139張罰單 違規沖動難消根源在哪兒?

  來源:北京商報網

  監管對于銀行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的整治愈發嚴厲。連續兩日,上海銀保監局接連開出24張與房地產貸款違法違規行為相關的罰單。然而這只是“涉房貸款”罰單的冰山一角,據北京商報記者7月29日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銀保監會已披露了139張“涉房貸款”罰單。被罰主體涉及71家銀行,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和農信社均有所覆蓋。

  年內71家銀行吃139張“涉房貸款”違規罰單

  上海銀保監局連續兩日開出共29張罰單,其中有24張與“涉房貸款”有關。具體來看,7月27日,上海銀保監局開出的罰單中,有17張的處罰事由涉及房地產貸款違規,15家銀行分支機構及個人被罰款或警告。7月28日,上海銀保監局再出“重拳”披露12張罰單,其中7張提到涉房違規貸款。

  上海銀保監局為何近日頻頻披露“涉房貸款”罰單?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認為,罰單量增加是由于房地產市場需求端調控趨嚴,尤其是房貸利率提高后,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的動力增強,違規行為也在增加。在監管持續嚴密的情況下,違規行為被發現的次數增加,而加大對罰單的披露,也將對市場行為釋放了監管的決心和剛性。

  上海銀保監局所開罰單僅是“涉房貸款”罰單的冰山一角,據北京商報記者7月29日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銀保監會已披露了139張“涉房貸款”罰單,從被罰主體來看,共有71家銀行吃“涉房貸款”罰單,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和農信社均有所覆蓋。

  梳理發現,被罰機構違法違規案由主要包括發放不符合條件的房地產并購貸款、未根據房地產項目的實際進度和資金需求發放貸款、向項目資本金不足的房地產項目違規提供融資、個人消費貸款違規用于購房或流入股市、部分流動資金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以流動資金貸款形式違規發放土地儲備貸款等。

  例如,上海銀行因某筆同業投資房地產企業合規審查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部分個人貸款違規用于購房、部分個人住房貸款借款人償債能力審查不審慎等,上海銀保監局于7月2日對其開出460萬元罰單。4月1日,浙江衢州柯城農商行因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市等違法違規案由被處以410萬元罰款,相關人員被給予警告處分;甌海農商銀行因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等違法行為,溫州監管分局對其開出245萬元罰款,相關人員也被給予警告和罰款5萬元。富民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因違規發放虛假按揭貸款、違規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違規向平臺公司、房地產業發放社團貸款等,于5月21日被罰205萬元。

  談及銀行頻頻因上述事由被罰原因時,資深銀行業分析人士王劍輝表示,銀行信貸業務涉及領域比較廣泛,涉及房地產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和手法,可以作為抵押物,或者是信用支持,或者以其他經營形式的業務出現。但這些形式在事前很難發現,報表或申請書上不太能夠完全體現信貸性質,更多情況下在事后才比較容易發現,所以懲處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延后。

  銀行涉房違規貸款為何屢禁不止?陶金認為,房地產信貸市場供需兩端的因素對資金違規入市的刺激長期存在。從信貸端看,銀行對經營貸的審查力度和動力不足,近年來實體經濟增速下行,實體項目收益前景不如房地產,經營貸資金進入樓市,銀行反而不擔心用戶后續還款能力,這是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從信貸需求端看,房地產市場前景仍然相對不錯,投資樓市的動力不減,加之利率套利等原因,用戶拿到經營貸資金后有動力繼續投資房地產。

  王劍輝也表示,頻繁發生一方面表明銀行特別是一些中小型銀行的風控合規體系還有待于完善,力度有待于更加嚴格,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另一方面,過去幾十年來形成的供需的狀況,確實很難通過幾年的調控政策完全改變,雖然市場因調控也在有所變化,但變化的速度不會如想象的那樣快,在需求存在的情況下,肯定就會有各種各樣的供給出現。同時,目前銀行服務較為同質化,彼此之間競爭壓力較大,為了不使自己的客戶流失到其他銀行,在競爭壓力下,有的銀行也不惜冒著“踩紅線”的風險。

  宏觀監管、微觀授信管控

  在“房住不炒”基調下,近年來,對于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的監管舉措不斷升級。今年3月,銀保監會、住建部、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于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強經營用途貸款“三查”(即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和貸后檢查)等要求,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隨后各地為防范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樓市也組織開展了自查工作。

  在陶金看來,政策嚴防資金入樓市,是避免房地產投資過熱和資金脫實向虛的決心加強的結果。同時,“房住不炒”的總量調控需要以“一城一策”的因城施策手段來配合。近年來金融監管網絡愈加細密,尤其是銀行監管能力加強,對具體地區和業務的精細化監管成本越來越低,監管能力不再成為監管力度的限制因素,徹底嚴控的目標也較以往更加容易達成。

  而自《通知》發布后,各家銀行也紛紛響應,4月以來,已有郵儲銀行農業銀行華夏銀行、恒豐銀行、馬關農商行、連山農商銀行、天津濱海江淮村鎮銀行等多家銀行發布限制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警示公告。

  “加大監管力度,從商業銀行微觀授信業務的層面加強管控是十分必要的。毫無疑問這種監管政策變化是自上而下的,近期更多的銀行開展對企業資質審核和標準提高、貸款用途行為納入征信等業務強相關的具體政策,這種從微觀出發的監管更具剛性,預期實施效果也更好。”陶金說道。

  在現有情況下,未來涉房性違規貸款的監管趨勢和重點將有何變化?王劍輝認為,未來監管的重點可能集中在開發商項目資金合規與個人的大額貸款上。他建議,監管一方面要明確、提高監督檢查的標準,方便監管和執行;另一方面要疏堵結合,根據不同區域、不同行業的需要給足額度,增強調控的靈活性,同時也要加大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提升威懾力。

  陶金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未來,除了加強監管和處罰力度、提升監管能力、編織更細密的監管網絡外,更多的還是要樹立商業銀行合規意識,筑牢排查手段,引導每家銀行嚴格落實貸前、貸中和貸后的賬戶和資金風險管理,并對銀行違規行為予以更大力度的處罰,以提高違規成本。

  “從長期看,各類貸款流入樓市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是房地產供需兩方的高杠桿模式,二是房地產市場的上漲預期。對于第一個原因,要壓降從拿地、開發、銷售到購買的高杠桿模式,對于第二個原因,要優化房地產市場運行機制,解決供需錯配等結構性問題,同時加強對房地產相關收益的稅收征管改革,壓制房地產產生的過高收益。”陶金分析道。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李海顏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潘翹楚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7-30 長遠鋰科 688779 5.65
  • 07-30 冠石科技 605588 27.42
  • 07-29 圣泉集團 605589 24.01
  • 07-29 久祺股份 300994 11.9
  • 07-29 金百澤 301041 7.31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