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由于長期戰爭的消耗,以及國民黨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致使陜甘寧邊區財政經濟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在這種狀況下,1942年黨中央把“發展經濟,保障供給”作為經濟和財政工作的總方針,通過推動大生產運動、推廣合作社等一系列措施,逐步走出了困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策劃的大型融媒體報道《紅色金融路》,今天播出第24集,讓我們跟隨記者走進延安,回顧當年那段軍民共同奮斗、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歷史歲月。
短短三年南泥灣從爛泥灣變米糧川
黨中央在陜北13年,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就是延安精神的重要體現。1939年抗日戰爭逐步進入到了一個相持階段,在1940年的冬天,國民黨調集了幾十萬的部隊對陜甘寧邊區進行軍事包圍還有經濟封鎖,并且揚言不讓“一粒糧”“一尺布”進入到邊區,正是在那樣一個極端艱苦的大背景之下,在1942年底黨中央提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總方針。
早在1939年2月,當困難剛露頭的時候,中共中央就在延安召開生產動員大會,毛澤東提出“自己動手”的口號。1941年,為了克服經濟上的嚴重困難,黨中央號召根據地軍民開展大生產運動。在延安楊家嶺,記者看到了當年毛澤東同志種過的菜地。
中共延安市委黨校延安干部培訓學院教授 李海際:這就是主席種的菜地,當然菜地要比這大多了,主席要完成生產任務,一年要交300斤公糧。當時有一種觀點,認為“圖大圖洋”,延安搞什么大工業、重工業、大鹽業,毛主席說陜北陜甘寧邊區是農業地區,所以經濟發展要以農業為主,發展經濟保障供給,其實就是解決“脫實就虛”,農業生產為主,再搞工業、手工業、畜牧業,然后再商業,各行各業都生產。
中央領導人的率先垂范,成為大生產運動的鼓舞力量,從延安楊家嶺向東南驅車40多公里就是著名的南泥灣。
記者 李斯璇:南泥灣的歌曲耳熟能詳,但親身來到這里才感受到它的變化,這里有戰士們開荒時候的宿舍、千畝的稻田,當年大家就是在這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1941年開荒只有一萬多畝,到1944年,開荒已經達到26萬多畝,可以說,在短短三年時間,南泥灣就從一個爛泥灣變成了米糧川。
1941年春,八路軍120師359旅開進這里,實行軍墾屯田,成為大生產運動的一面旗幟,名震邊區。沿著當年開荒屯田的路線,記者來到了麻洞川鎮金盆灣村,這里曾是三五九旅旅部所在地。村支書張鎖三就是三五九旅的后人,他講述了父輩親歷的南泥灣大生產運動中的巨變。
三五九旅后人 張鎖三:當時咱們大生產來了以后,很多士兵不懂勞作技術,通過當地的人協助,軍民互助大生產,所以第一年就搞得相當熱烈,基本就滿足了部隊自己需要,減輕了邊區當地人民的負擔。
經過戰士們的共同努力,一年后三五九旅的吃糧問題就得到了解決,并漸漸開始有了余糧。三五九旅的糧庫在附近,在張鎖三的帶領下,記者爬上了金盆灣村后的山坡,一排早已廢棄的窯洞出現在視野中。 三五九旅后人 張鎖三:整個這一片山全部都是裝糧食的庫房。這一溜大概有20、30個,因為糧食分的種類不一樣,比如谷子、小麥、糜子、稻米、稻谷,一個窯洞放一些。每到一個糧食層面上來以后就插一個板。
從1941年開始到1944年底,經過三年的耕耘勞作,南泥灣糧食種植面積已達26萬多畝,當年收獲糧食約37000石,向陜甘寧邊區政府繳納公糧約10000石。
南區合作社成立一條扁擔、一口窯洞起家
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總方針,不僅僅體現在南泥灣這樣的由部隊帶頭的大生產當中,其實在整個邊區都有著各種嘗試。比如說合作社的形式,就是要把農民還有各行各業的群眾都調動起來,盤活經濟造福于民。而這其中南區合作社,就因為它獨特的經濟,還有金融形式的探索,成為了其中的典范。 1942年12月,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高級干部會議的報告中指出:“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是我們的經濟工作和財政工作的總方針。同時對南區合作社給予了充分肯定,在當時邊區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它對保障軍民生產生活物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趙士清:這邊是我參與籌建的,南區合作社1936年12月成立的時候,吸收社員的股金才是159.9元的邊幣,是三個工作人員,一條扁擔、一口窯洞起家的,最后它發展到了運輸、信用、教育,還有紡織,只要群眾需要的都合作起來,有南區合作社替你辦,不光搞個一買一賣就行了,還要擴大業務,它要到邊區馱鹽,三邊馱的鹽用在敵占區,比如說洛川賺一些錢再換回來群眾需要的棉花、當時犁地的犁鏵,這些當時邊區已經有些都沒有的,國民黨封鎖,有些東西進不來,所以只要群眾需要的它就辦。
陜甘寧邊區第一個信用合作社給群眾服務不要利息
隨著業務的不斷拓展,1943年3月,延安南區合作社成立了一個新的分支機構——南區溝門信用合作社,這是陜甘寧邊區第一個信用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不但向群眾發放貸款,而且吸收群眾的存款,利用群眾手中的閑散資金解決群眾的經濟困難。
趙士清:真正南區(溝門)信用合作社創辦是1943年3月,邊區整個開展大生產運動,為了發展農村的生產,有些群眾買牛買不起,買農具買不起,為了支援生產,就辦了陜甘寧邊區的第一個信用合作社,給群眾服務不要利息,有群眾有婚喪嫁娶或者特別困難的時候,也不要利息,臨時借用。群眾可以入股,貸款的可以入股,存款的也可以入股,存款存一千元必須要入一百元的股金,如果貸款貸一千元,必須要交二百元。大家都可以分紅,貸款的跟存款的都是我的社員,這些盈余下來的都是大家的。 南區合作社的這次金融上的改革和嘗試,很快收到了成果。據1943年12月《解放日報》報道,南區溝門信用合作社成立后,在當年417宗借款中,“有320宗借款是用在農業生產上,購置牛、驢、農具等”。而在它成功經驗的帶動下,兩年多的時間,延屬分區共發展信用合作社35處,資金總額7.55億元,對邊區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總方針指引下,邊區經過一系列的經濟建設擴大財政供給,解決了財政困難。通過大生產運動,邊區實現了糧食、生活用品和辦公用品的自給,從根本上粉碎了國民黨的經濟封鎖,也為抗戰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責任編輯:楊希 1904183207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