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脫貧攻堅戰果 將促進產業升級和金融高質量發展
本報評論員 董少鵬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不僅改變了我國貧困地區的經濟社會面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促進了共同富裕,而且在世界范圍內樹立了減貧治理的中國樣本,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歷時8年的脫貧攻堅進程中,“以人民為中心”“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思想得到深刻詮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既是“拔窮根”、消除絕對貧困的過程,也是引領發展方向、塑造發展模式的過程。小康路上決不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是黨中央的鄭重承諾,是新時代的重大發展任務。
為了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平衡發展、共同富裕,我們依靠體制優勢,加強組織力度,把真金白銀用在扶貧攻堅上。8年來,既堅持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也鼓勵金融體系、社會資金市場化參與,形成了多渠道、多樣化的投入格局。中央、省、市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累計投入近1.6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累計投入6601億元。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土地增減掛指標跨省域調劑和省域內流轉資金4400多億元,扶貧小額信貸累計發放7100多億元,扶貧再貸款累計發放6688億元,金融精準扶貧貸款發放9.2萬億元,東部9省市共向扶貧協作地區投入財政援助和社會幫扶資金1005億多元,東部地區企業赴扶貧協作地區累計投資1萬多億元,等等。
集中力量辦大事,堅持平衡發展、共同富裕的政策導向,也對金融體系、資本市場發展帶來了深刻影響。近年來,銀行、保險、證券等機構紛紛加入到扶貧工作中。商業銀行為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提供貸款,為產業發展提供扶貧小額信貸,解決了貧困戶貸款難、貸款貴問題。保險公司開展的農產品+保險+期貨模式已形成一定規模,對貧困地區種植業良性循環發揮了支持作用,一些貧困地區還開展了資產保險試點。證券行業機構參與扶貧,主要是發揮其市場信息敏感優勢,幫助貧困地區引進好的企業,幫助當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中國證監會還推出了貧困地區企業上市綠色通道政策,雖然通過這個通道首發上市的企業數量并不多,籌集的資金只有幾百億元,通過增發籌集的資金近千億元,但同樣體現了傾斜支持。長期看,對相對落后地區增強現代市場經濟意識也很有利。
事實上,金融領域各個主體參與精準扶貧,在推動脫貧攻堅的同時,也改善了農村金融環境。在此過程中,農村居民信用意識不斷增強,農村信用體系逐步建立,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在農村地區開展金融服務的環境改善了,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大大拓展了。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一大法寶,是促進平衡發展、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反過來,脫貧攻堅也對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近年來,脫貧地區按照因地制宜原則,用好產業扶貧政策,打通了資源、資金、勞動力、市場銷售等聯系,逐步構建起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有了產業支撐,當地經濟運行才能穩定,老百姓口袋才能鼓起來,脫貧成果才能得到鞏固。放眼全國大市場,脫貧地區有了產業支撐,并與其他地區形成有機的產業鏈、供應鏈對接,對全國范圍內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形成支撐和輻射效應。讓脫貧地區更好融入全國大市場、大體系,激活其發展新動能,這也是構建高質量市場體系的題中應有之意。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對脫貧地區產業要長期培育和支持,促進內生可持續發展,增強“造血”功能。脫貧地區要繼續根據本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做產業、找市場、打品牌。要繼續發揮好國家產業扶貧政策的支持作用,繼續發揮好相關單位的幫扶作用。
無論從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層面看,還是從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層面看,脫貧地區都是大市場、大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對于全面提升我國經濟實力、增厚人民生活福祉,具有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我們要按照黨中央部署,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完善鄉村振興工作機制,用實干精神和改革創新辦法,進一步促進產業升級和金融普惠,推動經濟平衡發展、公平發展、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潘翹楚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