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我國不需要以央行大規模擴表的方式投放流動性
來源:國際金融報 作者:曹韻儀
11月26日,央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顯示我國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融資成本下降。
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9%,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3%,就業形勢總體穩定,進出口貿易穩中向好。今年以來已推出涉及 9 萬億元貨幣資金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前10個月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
《報告》總結五大重點,一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合理把握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貨幣政策工具的力度和節奏,保持短、中、長期流動性供給和需求均衡, 二是持續深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貸款利率隱性下限被完全打破。三是完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系。四是以我為主,兼顧對外均衡。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彈性增強,市場預期平穩,跨境資本流動有序,市場供求平衡。五是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有效防控金融風險。
直達政策效果如何
人民銀行于2020年6月1日創設“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完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系,增強對穩企業、保就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截至2020年9月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已累計對189萬家市場主體的貸款本金和91萬家市場主體的貸款利息實施了延期, 共涉及4.7萬億元到期貸款本息。 為鼓勵地方法人銀行對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應延盡延”,人民銀行創設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提供400億元資金,合計對地方法人銀行6至9 月延期的4695億元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本金提供激勵資金47億元,惠及50萬家小微企業。
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方面, 2020年3月至9月,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2.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發放7961億元。其中,1-5 級地方法人銀行發放9733億元, 比上年同期多發放3499億元。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按季操作,累計向1-5 級的地方法人銀行提供優惠資金932億元,支持其3-9 月發放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共計2646億元,惠及233 萬家小微企業。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堅持市場化原則,增強資金支持的直達性和精準性 ,按步驟實施好上述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切實緩解小微企業還本付息壓力,提高信用貸款比重。
人民幣匯率機制有五大特點
“近期人民幣有所升值,主要是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的體現,我國率先控制了疫情,率先實現復工復產和經濟恢復正增長,出口增長較快,境外主體持續增持人民幣資產。總的來看,人民幣仍是雙向浮動的。”央行在專欄中稱。
當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有五大特點, 一是人民銀行退出常態化干預,人民幣匯率主要由市場決定。 二是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 三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經受住了多輪沖擊考驗,匯率彈性增強,較好發揮了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四是社會預期平穩,外匯市場運行有序。 五是市場化的人民幣匯率促進了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隨著人民幣匯 率彈性增強,貨幣政策自主性提高,人民銀行主要根據國內經濟形勢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將繼續堅持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具體來說:一是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二是繼續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更好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三是加強外匯市場管理;四是把握好內外部均衡的平衡。
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
傳統觀點認為,廣義貨幣 M2 的變動是基礎貨幣變動通過貨幣乘數放大而引起的。但事實上, 廣義貨幣 M2 增長與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基礎貨幣之間并無固定關聯。
9 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0.9%,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3.5%,增速均明顯高于2019年。
2020 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主要運用降準和再貸款工具對沖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反映在央行資產負債表上,縮表的降準和擴表的再貸款兩者相互抵消,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保持基本穩 定,同時廣義貨幣 M2 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于2019年,對比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大幅上升,突出反映了我國保持了正常貨幣政策且傳導順暢。
總體而言,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貨幣乘數與廣義貨幣M2增長之間并無必然的邏輯關聯,且我國作為全球為數不多的仍堅持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大型經濟體,不需要以央行大規模擴表的方式投放流動性,不宜簡單根據央行資產負債表擴張幅度、貨幣乘數來衡量貨幣政策效果。
“觀察貨幣政策的松緊,關鍵還是看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只要保持了貨幣信貸合理增長, 就說明銀行貨幣創造的市場化功能正常發揮,中央銀行提供的基礎貨幣是適度的。”央行在專欄中寫道。
下一階段政策如何走
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是大概率事件。中長期看,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同時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國內經濟還面臨不少挑戰。因此,我國防范疫情輸入和國際經濟金融風險的壓力仍然較大。
上半年為對沖疫情影響,逆周期調節力度有所加大,宏觀杠桿率出現階段性上升。未來隨著經濟增速逐步向潛在水平回歸,宏觀杠桿率有望趨于平穩。此外,疫情沖擊帶來的金融風險存在一定時滯,未來不良貸款有上升壓力。我國經濟運行中還存在一些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
物價方面,物價漲幅總體延續下行走勢,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不過,未來全球疫情演進及防控措施對供給端的沖擊還有不確定性,基數效應、春節錯位等因素可能對CPI形成一定擾動,仍需對短期物價走勢保持密切關注。
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綜合運用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基本匹配,支持經濟向潛在產出回歸。
二是進一步落實和發揮好再貸款、再貼現和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強化對穩企業保就業的金融支持。
三是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四是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持續深化LPR改革,鞏固市場化LPR報價機制,督促金融機構更好地將LPR嵌入貸款 FTP 中。
五是加強金融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切實發揮好金融市場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和防風險方面的作用。積極完善債券市場管理制度建設,促進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標準統一。
六是進一步推進金融機構改革,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優化金融供給。堅持以強化公司治理為核心,深化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建立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提高效率,更好服務小微企業、民營企業。
責任編輯:張譯文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