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者支付寶
威風有話說
1
今天,支付寶的母公司螞蟻集團,正式進入上市倒計時,投資者可以開始打新申購了。作為全球最大的IPO,這可能不僅是支付寶的高光時刻,也算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一次高光時刻了,畢竟,這樣的時刻以前大多發生在美國紐約。
談到支付寶,讓我想起了17年前,和馬云討論過的一個詞,‘倒立’。
那一年,淘寶剛剛成立,當時我還是一名財經記者,那會兒采訪馬云不難,有時候他還會主動找圈里記者聊天。當時的馬云,給人的印象是風風火火,特立獨行,愛說大話,這樣的采訪對象,沒有記者不喜歡,因為他敢說,敢懟,說出來的話,直接能當標題用,還不用擔心沒爭議沒討論。
有一次,馬云和我說,最近他很喜歡倒立,‘當你倒立起來,血液涌進大腦,看世界的角度和平時完全不一樣,想問題,也就能找到一個不可思議的角度。’
初聽,覺得有些神神叨叨。
三年后,淘寶崛起,干翻了被認為不可戰勝的電商巨頭eBay,自己的市場份額從0上升到72%,對手則由90%下降到不足20%,成為互聯網商戰史上的一段傳奇。
因緣際會,我當時應吳曉波老師之邀,要通過一本書,回溯這場經典商戰,取書名的時候,我想到了馬云說的‘倒立’:
eBay采取收費模式?淘寶推出免費模式;
eBay認為買賣雙方無交流更高效?淘寶推出旺旺;
eBay讓買家先付款?淘寶推出支付寶擔保交易,買家不確認收貨,支付寶就不把錢給賣家。
所有環節,反其道而行之,你支持的我統統反對,你反對的我統統支持。
這時,我開始理解馬云為何鐘情倒立,理解‘換一個視角看世界,為人所不能為、不敢為的事兒’,于一家企業的意義。
2
把話題回到支付寶身上。
如今的馬云基本已經不介入支付寶日常的經營管理,不過在2009、10年的時候,支付寶的戰略方向,許多還是馬云在把關。有兩個當時的視頻,如今流傳頗廣。
一個視頻是2009年的,剛剛成立的阿里金融來和馬云匯報發展規劃。現任螞蟻集團CEO胡曉明是這支二三十人小團隊的leader,胡曉明每次回憶這場會議時都說,‘這是我在阿里這么多年來,被批評得最慘的一次’。
胡曉明為什么被說,大概就在于當時的他,‘沒倒立’。
匯報一開始,胡曉明說,團隊夢想是要拿諾貝爾獎,原因是,當時尤努斯因創辦格萊珉銀行,解決貧困人口的貸款難題而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阿里金融也希望改變中國小微企業借錢無門的困境。
但很快,馬云看到具體方案后,給了他們當頭一棒,‘諾貝爾獎?要是放幾百萬的貸款,還談什么諾貝爾,如果能解決一二十萬,三五萬的貸款難題,諾貝爾還有那么點可能,因為那才是無解的難題。’
當時剛擔任阿里云總裁的王堅深以為然,‘對,這就像直升機,國內有個誤解,以為直升機是飛機的一種,其實不是,直升機和飛機的技術原理完全不同,只是看上去都能飛而已。我們得做直升機,不比誰飛得高,而是比誰飛得低,專業名詞叫樹稍高飛行。’
直升機和飛機是個妙喻,在今年的外灘大會上,王堅和胡曉明還回憶起這段往昔,還覺得,如何理解金融科技和金融的區別,大體便是如此。
這次會議上的激辯,讓胡曉明獲益匪淺,在阿里金融發展的早期,幾乎每一條舉措都帶著強烈的‘倒立’印記。
貸款一定要抵押么?不,無抵押。
貸款一定要見面么?不,走線上。
貸款一定要固定期限么?不,隨借隨還。
貸款一定就只能做大額?不,1塊錢照樣借。
在當時看來再正常不過的幾條‘金融常識’,都被反了過來。
中國的小買賣人,自古借錢必須走關系、賣人情、托熟人,民間借貸市場混亂,不見于陽光,在數字金融出現后,歷史發生了改變。
2012年,胡曉明在一次采訪中說,我們希望,借錢不靠關系靠信用,沒有信用,認識馬云也沒用,有信用,不認識馬云照樣行,中國的小商家值得擁有一個體面的融資渠道。
這次倒立對國內數字金融的發展,亦影響深遠。因為金融的二八原則也第一次被反了過來,從服務20%的頭部人群,變成服務80%的長尾人群。
支付寶吃螃蟹后,金融界發現,80%的長尾人群,并非傳統認知里的‘壞客戶’,相反,十年下來,2000萬小微企業交出的信用答卷超出預期,不良率不過1-2%,金融界對于小微企業貸款的信心恢復,也極大逆轉了小微企業貸款的困局。
3
另一則同樣傳播很廣的視頻,是2010年,支付寶年會,馬云沖著臺下的上千名支付寶員工發了通火。
他說2009年的支付寶讓他很失望。盡管團隊很努力,也做出了一些成績,但是馬云說,那根本不是他想看到的,也不是客戶要的。
馬云的批評并非憑空。在那場年會前,一個叫阿蓮的用戶,把支付寶結結實實懟了一通,在雙11,為了買本兒童相冊,她付錢時,又是U盾,又是電子口令卡,要走完7個步驟,結果走完了,錢還沒付出去。阿蓮郁悶得不行,打電話給客服,罵道,‘我但凡有別的選擇,絕對不會選擇用支付寶’。
在馬云看來,那一年的支付寶畏手畏腳,“我們自己把自己很多路給封起來,這個不能干,這個不能干,這要犯錯誤,這個體驗你說好得起來嗎?”
馬云的話說得很重,幾乎是強行把支付寶頭朝上腳朝下地給拎了起來。
那次之后,支付寶自上而下地有一些變化,頗有點解放思想的感覺,隨后一年,支付寶干掉了U盾,發明了快捷支付,支付寶成功率從60%升到95%,那位叫阿蓮的用戶,或許不會想到,支付寶有一間會議室,便取名叫‘聽阿蓮的’,以用來提醒自己當年的迷失。
干掉U盾也成為移動支付發展的關鍵一步,很難想象,如果手機支付需要插拔U盾,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再往后,支付寶相繼發明反向掃碼技術、雙離線支付技術,中國的移動支付開始走上快車道,成為一項中國特色,以及移動電商、O2O、游戲等各類互聯網模式的基礎設施,使其得以完成商業閉環。
4
‘倒立’難么,說難不難,說易不易。
嘗試過‘倒立’的人都知道,比技巧、力量更難的,其實是怎么鼓起勇氣,克服心理難關。
創業時期,為了‘倒立’得徹底一些,時任的阿里集團參謀長的曾鳴,就提議,阿里金融創業期不準做100萬以上的貸款,一筆都不準,原因是他擔心大家走著走著,就會走回容易走的行業老路,迷失初心。
類似的事情在淘寶時代也如出一轍,在創立淘寶網時,馬云給孫彤宇唯一提的硬杠杠,就是3年之內不準盈利。
在《倒立者贏》那本書中,馬云曾經在給書作序時,這樣總結阿里的模式:阿里巴巴在路上發現小金子,如果不斷撿起來,身上裝滿的時候就會走不動,永遠到不了金礦的山頂;正確的做法是,不管小金子直奔山頂。
當然,這話知易行難。
2016年,支付寶和微信的戰爭陷入焦灼,支付寶的團隊焦慮異常,大家內心有一種困惑和委屈,自己發明了支付領域幾乎所有的新技術,新做法,微信只需要原樣搬過去,再憑著自己巨大的流量優勢,就可以蕩平支付寶這么多年在支付領域積累的優勢,那我們的創新還有沒有價值?
以至于那一年,支付寶也嘗試去‘抄’微信,做社交,但悲催的是,微信抄自己的支付抄得風生水起,但自己抄微信的社交,卻一地雞毛,用戶完全不買賬。
很久沒出現在支付寶的馬云,有一天突然去了支付寶,把支付寶的中高層(P9及以上的)召集起來開會。那場會上,馬云毫不避諱支付寶與微信的競爭,對這場巔峰對決,他的定義是:‘輸了肯定是行業老二,贏了也未必是江湖第一’。
這話非常馬云。
馬云覺得,要是贏了騰訊,但是沒啥創新,沒有創造新的信用體系,沒能讓普通老太太也能享受和工行行長一樣的服務,贏了也沒什么了不起的。畢竟支付寶的出生,也不是為了和騰訊打一仗。
2017年開始,支付寶官方宣布放棄社交,回歸支付和生活服務,重新回到了與自己較勁,逼自己創新的路上,并且逐漸從后來的五福、螞蟻森林、相互寶等產品上找回了自己區別于騰訊的發展道路。
5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從商業上說,未必行不通,但總要有人做‘前人’。
在嘗試小微企業貸款的初期,阿里金融的不良率曾一度高企至10%;在決定支付被盜全賠的時候,當時還沒盈利的支付寶一個禮拜就賠出了1000多萬,賠到手抖;如果沒有倒逼出技術,讓損失降下來,如果在二維碼支付技術像聲波支付一樣夭折,那么先驅和先烈之間,也不過是一線之隔。
倒立者未必成功。不得不說,支付寶是幸運的,市場還是給予了這位創新者創新的回報。
支付寶的發展之路,和淘寶不盡相同,但骨子里的發展理念相似度很高。支付寶出生時,眼前并沒有一個像eBay這樣的巨頭,但是,支付寶同樣有要挑戰的巨頭,這個巨頭,叫金融常識。
請注意,我說的不是銀行。因為事實上,今天的銀行也在采用這些當時看來,反金融常識的做法。比如,如今銀行的許多理財不再需要5萬元門檻,小微企業貸款不一定需要抵押,銀行面前的排隊長龍幾近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家App的發展。
讓一個普通老太太享受的金融服務和工行行長差不多,這件事,支付寶一個人實現不了,但它開了個頭。
什么是常識,很多時候,就是約定俗成的做法,所有人都覺得正常、合理的東西。
許多成功的企業,尤其是創造了新的市場,影響了社會發展的企業,都是極具倒立精神的企業,具備逆向思維,愿意反常識,做當下沒人敢做、沒人愿意做、不看好的事情。
在喬布斯之前,沒人覺得手機鍵盤不對,可以用觸摸屏;在馬斯克之前,誰又會真心覺得,電動車可以替代汽油車呢?馬云對倒立的喜愛,大抵在于他覺得,這個運動,能完美地把這種企業家精神具像化。
在早年《福布斯》上有一張照片,在西湖邊柳樹下,五六個員工筆直倒立在草地上,沒有墻作為支撐,他們的腳被同事緊緊抱著,馬云攏著手,站在一旁笑得燦爛。
6
坊間流傳的馬云金句很多,很多年來,我印象最深的是馬云對我說過一句很有倒立氣質的話:
“公司不要越做越大,我希望我的公司能越做越小。”
我不解地追問,公司怎么越做越小?
馬云回答說,夢想越大,公司就越小。
我當時啞然失笑,心想,這真是馬氏風格的詭辯術……
馬云的話,大多如此,單看字面,或是較真字句,總覺得邏輯不嚴,甚至大話連篇,但是熟悉了,會覺得有些啟發。支付寶這家公司,所有的明星產品,能夠做成,皆在于‘小’,專注于‘小’,社會變遷從來沒有一蹴而就,大多始于微小而美好的改變。
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的時候,這家一貫不走尋常路的公司,在敲鐘儀式上,安排上臺的不是企業高管,是8個阿里巴巴生態的代表:賣家、買家、快遞小哥、農場主……所以,最近我忍不住去想——螞蟻集團的敲鐘儀式,會怎么搞?
如果是我來設計,就讓螞蟻集團的歷代高管,邵曉峰、彭蕾、胡曉明、井賢棟一起上臺玩倒立。
當然,說笑了。
我只是希冀,這家一路倒立的企業,在發展到今天的體量之后,未來依然能保持‘倒立精神’。這并不容易。支付寶已然獲得巨大成功,當自己的成功之舉已經成為行業規范,要繼續倒立的支付寶,是需要倒過來看自己,挑戰自己,這可能比倒過來看世界還要困難。
但愿,它能繼續,身如芥子,心懷須彌。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張譯文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