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改名背后的進與退:去“金融”加“科技”

螞蟻改名背后的進與退:去“金融”加“科技”
2020年06月22日 21:30 新浪財經綜合

買銀行理財吃虧上當?遇到銀行霸王條款?告訴我們幫您解決并贏取1000元現金大獎。

  原標題:螞蟻改名的進與退

  來源: 新金融評論

  成立6年的螞蟻金服,低調地改名了。

  2018年開始,在金融強監管下,曾經風光無限的互金巨頭們掀起了“去金融化”的浪潮,并紛紛向科技公司轉型,走上了一條“金融科技-科技金融-科技”的發展路徑。

  去“金融”  加“科技”

  6月22日,螞蟻集團證實公司正在進行更名,從“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成“螞蟻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兩大變化:一是去掉了區域特征,二是從“小微金融服務”變成了“科技”。

  第一個變化強調了螞蟻早已開始實施的全球化戰略,第二個變化更引人關注——去金融,注重科技創新和輸出,這契合了螞蟻當前的業務現狀與戰略走向。

  今年上半年,螞蟻動作頻頻。先是3月10日,支付寶改版,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首頁突出本地生活應用。

  緊接著,在6月8日世界海洋日這一天,螞蟻宣布將自研數據庫產品OceanBase獨立進行公司化運作,成立由螞蟻全資控股的北京奧星貝斯科技,面向市場進行商業化。

  在此之前,OceanBase正式通過阿里云向全球開放。

  據公開信息,2017年,OceanBase的技術服務開始對外輸出,建設銀行南京銀行、人保健康險等商業銀行和保險機構上線,還為全球幾家支付平臺的核心系統提供支持。此外也涉足交通、鐵路等領域。

  現在,以獨立公司形式運作OceanBase,是螞蟻科技戰略的進一步清晰。相當于給客戶選擇螞蟻技術,一個更好的理由和更堅定的信心。

  衡量一家企業是否是科技公司,科技業務營收占比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指標。

  螞蟻集團融資時曾有部分數據流出,顯示其2015年時營收六成來自支付接入服務費,兩成來自金融服務,另有超過一成來自技術服務。到2017年,其支付接入費用占比下降至五成,技術服務收入上升至三成。

  2019年末一則市場消息顯示,螞蟻金服目前支付收入和技術服務收入的占比已經持平,各占45%左右(剩余10%的收入來自于金融云、技術開放平臺、區塊鏈等2B的硬技術收入)。

  螞蟻集團規劃2021年技術服務收入占比將達到65%,超過支付收入成為第一大收入項。從螞蟻的收入結構來看,技術服務類收入占比正在持續上升,預計到2021年將達到65%。而在員工構成上,螞蟻的技術人員目前占比逾63%。

  姍姍來遲的更名

  “金服”曾是螞蟻集團最響亮的招牌,還曾引發市場機構效仿在名稱中增加“金服”二字的潮流。

  但是由于互聯網金融無序發展,“金服”二字也曾給互金科技公司帶來諸多煩惱。

  金融科技公司紛紛宣布“去金融化”從2018年年初便已開始。

  2018年4月18日,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正式開業,成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設立的第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也是國內商業銀行內部科研力量整體市場化運作的第一家。

  同日,樂信CEO肖文杰宣布樂信將進一步開放現有的技術、場景和用戶,“不做金融業務、不參與金融業務競爭,做各大金融機構最好的合作伙伴”。

  2018年博鰲論壇上,京東金融CEO陳生強提出,未來京東金融將扮演金融服務機構,專為傳統金融機構輸出技術。

  早在2017年初,螞蟻金服曾宣布將自身定位為TechFin,以后只做技術,幫助金融機構做好金融。在2018年這種定位則更加清晰,螞蟻集團原CEO井賢棟表示,螞蟻金服定位為一家科技公司,而進入金融領域則是“一不小心”。

  2018年,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了強監管時代。從網絡小貸、P2P、現金貸、ICO到第三方支付,監管層頻頻放出監管大招。

  隨之而來的,是諸多互聯網金融企業對金融機構之間的角色定位不斷發生變化。“BATJ”旗下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相繼“去金融化”,堅稱自己只是科技公司。而除了“BATJ”外,很多其他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也開始了“去金融化”的歷程。

  除了金融強監管下的轉型推力,另一個原因在于,牌照是互金企業必爭之地,而在獲取牌照的過程中需投入大量資金,定位于科技公司則能更快開拓市場,且能比金融企業獲得更高的估值。

  由此,曾經的互金企業,開始積極布局面向傳統金融機構、面向中小微企業、面向監管部門的三向科技賦能,這成為金融科技公司的發展路徑。

螞蟻科技布局。圖源:Tech星球螞蟻科技布局。圖源:Tech星球

  從螞蟻所涉足的金融業務發展歷程上看,從短暫的自營主導階段再到走向開放階段,逐步形成了如今的螞蟻搭臺服務、金融機構唱戲的格局。

  所以,這只是一次姍姍來遲的更名。

  始于科技 歸于科技

  在傳統金融時代和互聯網金融時代,金融行業的主要功能還圍繞在支付、投資和理財等領域,這些功能即使到了金融科技時代的前半場也沒有得以擴展。

  互聯網資深評論人孟永輝曾撰文指出,盡管借助互聯網技術以及其他技術來提升金融行業的運作效率沒有錯,但是僅僅用技術把金融行業的投資和理財功能進一步放大,而不去拓展其他功能和屬性,金融行業的發展勢必又將陷入到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的怪圈里。

  現實情況是,人們通過金融并不僅僅只是要投資和理財,他們可能還有社交、電商、自我成長等其他方面的需求。

  孟永輝認為,BATJ們的“去金融化”舉動,是真正讓金融科技演變成為一種實實在在的技術,而不是再披著技術的外衣,從事金融行業的活動。

  而且,跳出僅僅從事金融行業的局限,科技賦能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想象空間。

  例如“螞蟻區塊鏈”,最初以金融科技的形態呈現,但如今應用的范圍早已不只在金融業。據了解,螞蟻區塊鏈技術已經落地50余個場景,技術上能夠支持10億賬戶規模,每天完成10億筆交易量,每秒完成10萬筆跨鏈信息處理(PPS)。

  當然,這個世上不存在專門做“科技”的公司,一切科技都是依托具體的產品和服務而存在。比如那些全球頂尖的科技公司:蘋果主要賣硬件,微軟主要賣軟件,亞馬遜和阿里主營電商,Google主營搜索,Facebook主營社交等。

  這些科技巨頭充分利用技術的力量,將產品和服務帶給數億乃至上十億的人群,并以各種方式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面貌。

  互金巨頭們向科技轉型,沖破金融的局限,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正如螞蟻集團就更名問題回復《棱鏡》時表示,新名稱意味著我們將全面服務社會和經濟數字化升級的需求,但螞蟻還是那個螞蟻,堅持創新,用技術為全球消費者和小微企業創造價值是我們不變的初心。

  參考資料:

  1、《互金企業“換位”:讓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證券日報

  2、《徹底的去金融化,或成金融科技未來的發展方向》;未央網

  3、《去“金服”增“科技”,螞蟻集團規劃明年技術收入占比超6成》;棱鏡

  4、《從金服到科技,支付寶母公司更名有何深意?》;Tech星球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緣成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6-24 酷特智能 300840 5.94
  • 06-23 中船漢光 300847 6.94
  • 06-23 迪威爾 688377 16.42
  • 06-22 天智航 688277 12.04
  • 06-22 捷安高科 300845 17.63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