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保持貨幣政策戰略定力 進一步服務供給側改革

社論:保持貨幣政策戰略定力 進一步服務供給側改革
2019年08月05日 07:44 21世紀經濟報道

  堅持“以我為主”,依據我國經濟運行、通脹水平、就業狀況、國際收支等綜合考量貨幣政策方向。

  在美聯儲宣布降息后,有多個國家央行宣布跟隨美聯儲降息。歐洲、日本等央行也已經和正在準備實施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

  美國此次降息的背景是,目前全球有28%的政府債券以負收益率交易,50%的政府債券以低于1%的收益率交易。過低的債券收益率又推高了股票的市盈率。盡管負利率債券集中在歐元區和日本等地區,但是,美國的問題更為嚴重。目前美國有高達1.2萬億美元左右的高風險杠桿貸款,基于杠桿貸款的結構化工具——擔保貸款證券(CLO)市場規模也高達7000多億美元。

  這些數據顯示了一個脆弱的世界,發達國家低迷的通脹,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貿易問題帶來潛在的沖擊,在這些國家當中,當衰退來臨時,美國的風險最高。盡管美國距離負利率還有很大的距離,但規模過大的杠桿貸款以及屢創歷史新高的股指,束縛了美國發動貿易戰的能力。因此,當美聯儲宣布僅僅降低25個基點后,白宮就立即威脅對中國3000億美元商品征收10%的關稅,這會對美國經濟帶來更大風險。

  中國與這些經濟體有著不同的處境,中國貨幣政策沒有理由與這些國家的央行保持同樣的步調。我們應該吸取金融危機爆發后的經驗,當時美國出現流動性危機,中國則出現需求不足導致的產能過剩,刺激方案和寬松貨幣政策共存,傳統產業與低端領域積累了更多過剩產能與債務。現在中國正在努力改善供給側質量,消除過剩產能,抑制地方政府債務,推動市場去杠桿,避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實現高質量發展。

  與發達國家陷入長期低通脹泥潭不同,由于中國還存在資本管制,大量過剩資本存在在國內缺乏投資方向,因此,很容易因為某些商品的供應緊張進行炒作,引發通脹風險。事實上,在去杠桿的進程中,實施寬松政策只會降低風險偏好而鼓勵更多的高風險杠桿,雖然相關調控已經對房地產業供需雙方進行了融資抑制,但如果放松金融監管、大幅降低利率,很難控制資金的流向。

  因此,中國貨幣政策必須服務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避免使不同國情的我國與其他國家遵循同樣的貨幣政策導向。中國應該堅持“以我為主”,維護經濟運行穩定,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據我國經濟運行、通脹水平、就業狀況、國際收支等綜合考量貨幣政策方向。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不管美國的貨幣政策如何變化,在中國經濟未有變化之前,應該繼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戰略定力。

  中國應該繼續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整個金融體系市場化程度需要提高,風險管控能力需要加強。現在,不管是為了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還是實現高質量發展,都要求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美國上世紀80年代成功闖過滯脹危機的最大因素就是實施了金融改革,改變了貨幣政策決策邏輯。

  當前,中國經濟狀況好于美國,中國的債務絕大部分是可控的國內債務。中國在努力推進改革,為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創造空間。在全球風險驟增的時代,只要中國堅持穩定與改革,辦好自己的事情,就會成為世界“信心高地”。我們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辦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駛過歷史的風險之海,成為全球的定海神針。

責任編輯:趙子牛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8-14 小熊電器 002959 34.25
  • 08-12 中國廣核 003816 --
  • 08-06 海能實業 300787 27.33
  • 07-31 海星股份 603115 10.18
  • 07-31 微芯生物 688321 20.43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