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近日,中國建設銀行攜手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發布《中國私人銀行2019:守正創新 匠心致遠》。報告認為,2018年國內居民總財富增長勢頭維持,但增速顯著放緩。報告預計未來五年,克服了短期經濟周期波動之后,2023年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有望達到243萬億元人民幣,2019-2023年復合增長率恢復為約11%。
財富規模:漲勢維持,增速換擋
報告認為,整體而言,2018年國內居民總財富增長勢頭維持,但增速顯著放緩。截至2018年底,國內居民可投資金融資產總額達到147萬億元人民幣,國內居民個人財富增長的勢頭依然延續,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與2017年相比增長8%,但增速較2013-2017年平均增速16%的水平有明顯下降。2018年增速放緩的原因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其一,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給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帶來一定影響;其二,2018年投資市場表現不佳,股票和相關資管產品凈值下跌,部分投資人財富縮水;其三,在企業經營壓力增大的情況下,部分民營企業家將個人的部分存量財富轉而投入企業,以繼續支持企業經營。
展望未來五年,伴隨著中國經濟逐步企穩,國內私人財富整體規模的增長仍將延續,但增速將延續階段性放緩趨勢。預計未來五年,克服了短期經濟周期波動之后,2023年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有望達到243萬億元人民幣,2019-2023年復合增長率恢復為約11%(圖1)。
從高凈值客戶群體來看,2018年,國內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6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士數量達到167萬。從規模看,中國高凈值人群總人數仍穩居全球第二,但2018年增速與前五年相比同樣顯著放緩。未來幾年,由于經濟增速整體仍將維持目前中速,而房地產過去作為快速創富引擎之一的動能難以維系,預計2019-2023年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年復合增速約為8%左右,到2023年將增長至241萬人。但另一方面,隨著財富分散和傳承需求日益顯現,我們預計未來幾年高凈值人群的資產配置將從房地產、企業股權向金融資產進行更多的轉移。因此,我們預測高凈值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仍將維持年化16%的快速增長,增速將高于社會整體財富增速,2023年有望達到82萬億元人民幣(圖2)。
創富來源:熱錢退潮,實業創富
報告表示,從社會整體的角度來看,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和累積一直是中國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增長的最大動力,也是中國財富市場增幅顯著高于其他成熟市場的主要原因。
2017年以前,受到經濟和房地產市場高速成長等因素的驅動,居民財富增速尤其顯著。面向未來,隨著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市場走向穩定和金融市場的成熟,一夜暴富式的機會難再覓,存量財富的保值增值更加受到關注。而從整個財富管理市場來看,對于存量財富和客戶的深耕的重要性將不斷提升。
從高凈值客戶群體來看,中國高凈值人群的主體是一代企業家,通過經營企業獲得分紅或通過企業股權變現一直是高凈值客戶個人金融資產增長的主要來源。地產投資和金融投資對于高凈值人士財富的貢獻和外部市場環境高度相關,波動性也較強。在經歷了過去幾年國內股市牛熊變幻、房市起落之后,實業創富作為高凈值客戶主要財富來源的地位愈發鞏固(圖3)。
面向未來,企業家仍將是中國高凈值客戶群體的中堅力量,新一代企業家在崛起,老一輩企業家對資產結構的調整,尤其是金融資產的多元分散配置,都將給財富管理行業帶來巨大的機會。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工資和福利占高凈值人群財富來源的比例在穩步提升。隨著社會分工更加精細,高級專業人才的市場價值也越來越高,企業正在以更市場化的激勵手段來獲取和挽留高級人才。我們預期企業高管、專業人士等群體在高凈值客戶中將不斷發展壯大。
區域分布:10省市邁過5萬高凈值人數門檻
截至2018年底,得益于國內私人財富整體增長勢頭,高凈值人士總數邁過5萬人門檻的省市已達到了10個,高凈值財富人群的分布范圍在擴大,而10萬人以上的省市也達到了5個(圖4)。
在私人財富區域分布方面,京滬粵三省市高凈值人群可投金融資產總量占比均達到或超過全國的10%,合計占比達到全國的42%。浙江、江蘇、山東、河北、福建是第二梯隊,合計高凈值人群可投金融資產占比超過全國的25%。在東部沿海省市之外,四川同樣形成了較為可觀的財富客戶池,其高凈值人群可投金融資產規模占全國的3%以上。
在高凈值人群的密度方面,北京以每萬人78個高凈值人士位居全國首位。上海和廣東分列二三位,高凈值人士密度分別達到每萬人60個和每萬人37個。在高凈值人數的增長方面,從過去五年來看,湖南、湖北和四川高凈值人士增長速度較快,貴州、安徽、廣西等省份的高凈值人數增速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圖5)。
這主要是得益于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財富創造,以及地產投資對于金融資產的分流作用相對于東部地區較小,金融資產相對更容易累積。預計未來幾年,區域間財富增速依然會呈現分化趨勢。在國際貿易摩擦等因素的影響下,東南沿海傳統產業出口占比較大的省份和城市依然會面臨私人財富增長的壓力。而另一方面,承接產業轉移、新興產業崛起或者區域人口流入明顯的地區和城市將擁有更大的財富聚集效應。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