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朱振鑫:房地產稅的八大爭議 到底該不該征?

2019年04月09日19:14    作者:朱振鑫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朱振鑫 楊芹芹

  房地產稅的立法就是一個不斷凝聚共識、求取最大公約數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每一個爭議的聲音都值得被關注。

  不知是不是巧合,每年博鰲論壇的頭條都少不了房地產的身影,去年是買房,今年是房地產稅。吳曉求老師一句“找不到房地產稅開征的理由”率先引爆話題,引來賈康老師的“隔空回應”。后來在我們“如是夜話”的活動現場,偶遇的兩位老師還來了一次現場“激辯”,這可能是2014年國家提出房地產稅以來正反雙方最直接的一次交鋒了。吳老師和賈老師恰好代表了過去幾年間圍繞房地產稅形成的兩種不同觀點。賈康老師是支持派的代表,認為房地產稅是國際通行,在中國也沒有任何障礙。吳曉求老師則是反對派的代表,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和國外不一樣,開征房地產稅缺乏法理基礎。真理越辯越明,立法有爭議不是壞事,今天我們就系統的梳理一下這其中的八個爭議點,以厘清關于房地產稅立法的邏輯。

  爭議1:房地產稅能不能有效抑制房價?

  正方:房地產稅能增加持有成本,擠出空置供給,起到抑制房價的作用。投機性炒房是房價持續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這和國內持有房產幾乎沒有成本有很大關系。全球有40多個國家都在房地產持有環節征收房地產稅,而我們的房地產稅卻主要加在交易環節,持有環節不用交稅。所以很多人買了房子就放在那里坐等升值,既不出售也不出租,導致市場上供給更加稀缺。如果推出房地產稅,可以從實際需求和預期上抑制炒房,抑制房價。比如韓國2005年8月推出綜合房地產稅,征收后2個月首爾房價就達到了階段性低點。國內上海重慶兩地2011年房產稅開征后,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了一個小低潮,表現不及全國平均水平。

  反方:長期來看房價還是取決于基本面,房地產稅沒有實質影響。長期來看,房價表現主要取決于供需關系。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試點先例都印證了這一點:從國際經驗看,美國、日本這些出現房地產泡沫的國家都有房地產稅,房地產稅的征收未能有效抑制房價上漲。從國內經驗看,上海和重慶自2011年開展房產稅試點以來,房價不跌反漲,均幾乎翻倍。房地產稅并未從本質上改變市場供需關系,長期看來,關鍵還是看基本面,如果基本面沒問題,有房地產稅照樣漲,如果基本面沒吸引力,沒有房地產稅也照樣跌。

  爭議2:我國土地公有的制度下征收房地產稅是否合理?

  正方:土地公有制是房地產稅的硬障礙。房地產稅是“舶來品”,課稅對象包括土地和房產,如美國地塊上有房產,就對房屋和土地一并計稅,如果地塊上沒有房產,則僅對土地征稅,也就是說房地產稅是與土地掛鉤的,土地私有制是房地產稅征收的前提。而且這樣才能在法理上行得通,因為房地產稅屬于財產稅,應該對財產所有人征收,只有當土地和房屋都屬于私有,征收房地產稅才是合理的。但在我國,土地和房產產權分離,土地屬于國家或集體所有,房產屬于私有,簡單來說,土地都不是自己的,為什么還要征稅?如果征收對象不包括土地,應該叫“房產稅”而不是“房地產稅”,那就不能以評估價為基數進行征收,因為已經包含了地價。

  反方:土地私有并非房地產稅征收的法理依據,土地是否私有與房地產稅并沒有關系。國際上已有對土地性質為租賃的房屋征收房地產稅的先例,如英國土地一般為永久私人產權(Freehold),但也有和中國70年產權相似的租賃使用權(Leasehold),只不過期限更長,最高可達999年,承租者也必須繳納房地產稅(CouncilTax),與土地所有權無關。還有與內地一樣實行土地國有制度和土地批租制度的香港,會對私人住房和政府提供的公屋在內的所有物業均征收差餉稅,課稅對象為附著在土地上的建筑物及境內土地。

  另外,房產所有人雖然名義上沒有土地所有權,卻已經享有所有權人應有的占有、使用、收益、抵押、處置等多項權利,而且《物權法》已經規定住宅用地70年期滿可以自動續期,就相當于承認了私人對土地的永久使用權,強化了房地產私人財產的屬性,為房地產稅作為財產稅開征提供了合理的依據。所以,土地制度并不是房地產稅征收的重要障礙,土地私有并不是房地產稅征收的必要條件。

  爭議3:交了土地出讓金又交房地產稅,是否存在重復征稅問題?

  正方:土地出讓金已經相當于交了70年的土地稅,不應該再征房地產稅了。在現有的土地制度下,政府是土地所有者的代表,開發商通過“招拍掛”等流程取得土地使用權時已經繳納了土地出讓金,這部分成本被開發商在后續交易環節轉嫁給了購房者,所以不可否認地價是當前高房價的主要推手。也就是說現有房價中其實已經包含了地價,而且地價在房價中占比較高,普遍超過50%,社科院研究顯示全國平均占比高達68%。一次性繳納過土地出讓金,相當于租用國家土地70年,類似于持有稅的概念,如果再按評估價在保有環節征收房地產稅就會出現重復征稅問題,進一步加重住房持有者負擔。土地出讓金被詬病已久,如果開征房地產稅,需要先取消土地出讓金,或者二者取其一。

  反方:土地出讓金和房地產稅有著不同的內涵。雖然土地出讓金和房地產稅都屬于地方財政的范疇,但兩者性質不同、政府扮演的角色不同。土地出讓金可看作國家作為土地所有者讓渡土地使用權而獲得的收入,也就是說繳納土地出讓金,相當于租用國家土地,具有地租的性質。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作為土地所有者的代表,行使所有者權利,收取租金,相當于“包租婆”的角色。如果征收房地產稅,政府則是作為社會經濟的管理者,行使公共管理權力,征收具有無償性和強制性。土地出讓金是租金,是平等交易關系,而房地產稅是稅,需要無償義務繳納,租和稅并不排斥,可以同時出現,不存在重復征稅。

  爭議4:房地產稅能否成為地方政府的又一個“錢袋子”?

  正方:房地產稅可以成為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甚至主要來源,緩解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和債務風險。營改增、減稅和土地出讓金下滑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的收支壓力越來越大。房地產稅屬于地方稅,收入直接歸地方政府所有,給地方政府增收成為支持房地產稅的一個重要理由。從國際來看,基數龐大、稅基穩定的房地產稅的確是一個重要的政府收入來源。36個經合組織成員國中有33個開征房地產稅,包括美英法德日等發達國家。房地產稅貢獻了絕大部分的地方政府收入,如澳大利亞房地產稅在地方財政收入中占比高達100%,英國為99%,美國也有70%左右。

  反方:房地產稅不會成為地方政府的主體稅種。從上海和重慶試點情況來看,雖然2011年開征后房產稅收入在地方政府稅收占比穩步上升,上海房產稅收入均增加了2倍,占比提高了1個百分點,重慶房產稅收入也增加了2倍,占比提高了2個百分點。但由于稅源有限,房產稅收入在地方政府稅收總體占比并不高,2018年上海和重慶分別為3%和4%,對地方財政貢獻有限,很難取代土地出讓金在地方財政中的地位,尤其是稅源有限的欠發達地區。而且可以預想,房地產稅出臺后或多或少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進而減少土地出讓金收入,所以地方政府的征收積極性也不會太高。

  爭議5房價上漲帶來的溢價未變現部分是否應該征收房地產稅?

  正方:在持有期間對溢價部分征收房地產稅是不合理的。雖然房價上漲會產生溢價,但不動產的溢價只有交易后才能變現,對收益部分征稅是合理的。2013年國五條之后就開始嚴格對溢價部分征收個人所得稅,除了滿五唯一免征外,其他都需要按照差價的20%或者總價的1%繳納,各地標準不太一樣,北京執行的最為嚴格,成為最重的一塊稅負。但如果房屋只是用于居住,不僅沒有增值,反而會出現折舊,房屋持有者收入并沒有相應的提高,是不合理的。

  反方:通過立法調節不動產溢價未變現部分,有利于社會和諧。得益于城鎮化紅利,不動產是不斷升值的,在城市發展前期進入的居民以較低價格買入房產后,不需要就地價上漲付出額外的成本,就可以享受城市資源,而后進入城市的居民,和先進入的居民所享受的城市資源是一樣的,卻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對于后進入城市的居民來講是不公平的。

  雖然房屋所有者沒有土地最終所有權,但不動產的溢價升值也包括了地價的溢價升值部分,房屋所有者代替國家享受到了土地溢價的收益。即使這部分暫時沒有變現,但未來也會有變現的潛力,需要通過立法做出必要的調節,這樣有利于社會和諧和社會進步,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從國外經驗來看,大多都是以房屋的評估值作為稅基征收房地產稅的,這就意味著國外會對房地產持有過程中未變現的增值部分征稅。從這個角度來看,征收房地產稅是合理的。

  爭議6小產權房是否應該征收房地產稅嗎?

  正方:征收懲罰性稅費抑制小產權房投機。小產權房是中國城鎮住房體系下的一種畸形產物,歷來就有,違反了《土地管理法》和《城鄉規劃法》,買賣就屬于違法行為,雖然有關部門嚴令禁止,但小產權房憑借其價格優勢(通常售價為同等條件商品房售價的30%-50%),屢禁不止。根據我們之前的測算,產權房在存量住房中占比高達24%,是個很棘手的問題。小產權房本就有價格優勢,如果再不征收房地產稅,那小產權房就更有吸引力,會助長小產權房的違法違規行為。通過對小產權房征收高額的房地產稅可拉平小產權房與正常商品房之間的價差,提高投機成本,倒逼解決歷史遺留的小產權房問題。

  反方:小產權房本就無產權沒有征稅基礎。這里反對的邏輯和土地公有制相似,正常商品房雖然土地公有,但起碼還有房產所有權,小產權房是連房產所有權都沒有。一直以來,小產權房一直游離于法律之外,產權歸屬并不被認可,沒有正規產權證,正在推進的不動產登記聯網,也并未對小產權房進行登記,房地產稅征收的前提是明確產權歸屬,所以小產權房缺乏征稅基礎,而且沒有聯網登記,征收難度也很大,之前上海和重慶的房地產稅試點也是僅限于商品房。

  爭議7首套房是否應該免征房地產稅?

  正方:首套房是為了基本居住需求應該全額免征。房地產稅并非對所有房屋都征收,許多國家都有免于征收或者減免征收的規定,如美國就對第一套房免征房地產稅,上海也是對本地居民首套房免征。目前房地產稅的阻力較大,后續的征收力度也不會太大,應首先保障居民基本居住需求。如果是按人均免征面積來計算的話,假設人均60平的免征面積,對于三口之家,只有一套140平的住房本來可以不交稅,但如果其中一位家庭成員發生意外身故,按理這個家庭就要開始繳納房地產稅,但此時稅務人員上門征收就會顯得有些不太人道。

  反方:對家庭首套免征的話可能會出現“離婚潮”,影響社會穩定。房地產稅征收確實應該有對應的稅收優惠政策,戶均和人均免征相結合,否則會弄巧成拙。

  如果是按戶均一套住房免征的話,可能會引發“離婚潮”來規避房地產稅,之前家庭限購一套房,出現過不少家庭假離婚買二套房的先例,影響社會穩定,這樣的教訓值得借鑒,不能讓人有空子可鉆,導致房地產稅流于形式。

  爭議8能否以空置稅代替房地產稅?

  正方:既然主要是為了擠出空置供給,那直接征空置稅會更精準、更有針對性。我國住房空置問題較為嚴重,空置率超過10%,高于國際平均水平。主要是因為保有環節稅制的缺失,使得房地產的持有成本近乎為零,所以當房地產市場行情不佳時,便出現了大量房子“停牌”退出交易的情況。征收空置稅會更有針對性,通過提高持有成本,降低空置率,從而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

  反方:空置稅征收難度大,不可代替房地產稅。空置稅的適用標準的制定和征收難度更大,主要是空置的標準很難界定,之前國家電網將一年一戶用電量不超過20度的住房視為“空置”,但這樣可操作空間比較大,很容易規避而導致形同虛設。而且也會存在很多結構性問題,如在北京租房,但老家的房子空置,征收空置稅肯定不合理。反觀房地產稅,在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全國聯網后,房產信息相對透明,稅基更加明確,所以空置稅很難代替房地產稅。

  總結:不難看出,由于房地產稅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而且涉及面廣,地區差異大,很難“一刀切”,所以房地產稅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復雜的立法之一。根據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房地產稅的草案應該已經有了,目前還處于內部征求意見和修改完善的過程中,這才是立法七步走中的第一步,距離正式立法還有一定距離。房地產稅的立法就是一個不斷凝聚共識、求取最大公約數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每一個爭議的聲音都值得被關注。

  (本文作者介紹:如是金融研究院執行總裁、如是資本創始合伙人。)

責任編輯:張譯文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網絡文學盜版一年損失近60億 侵權模式“花樣百出” 香港診所被曝給內地客人打水貨疫苗 給香港人用正品 鐵路部門下發買短補長臨時辦法:執意越站加收50%票款 優速快遞董事長夫妻雙雙身亡 生前疑似曾發生爭執 澳大利亞房價暴跌:比金融危機時還慘 炒房團遭趕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廣州重慶靠前 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接待1.95億人次 旅游收入1176.7億 華為正與高通談判專利和解 或將每年付5億美元專利費 游客在同程藝龍訂酒店因客滿無法入住 平臺:承擔全責 花650萬美元進斯坦福當事人母親發聲:被錄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