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12月9日,新浪財經2020年會暨第13屆金麒麟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聚焦“十四五”——構建新格局 重塑新優勢。論壇期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原秘書長韓永文發表了題為《促進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良性互動》的主旨演講。
韓永文表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深入分析國內國際形勢,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特別是我國比較優勢的變化,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推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一個重大戰略選擇。
在韓永文看來,要實現這樣這樣的目標,需要圍繞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深入推進體制改革,培育形成自動調節促進國民經濟循環發展的內在機制。
“培育形成自動調節促進國民經濟循環發展的內在機制,最重要的是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健全增強要素資源以市場配置為基礎,暢通要素資源市場流動的體制機制。”韓永文說。
韓永文表示,為此,要繼續通過深化推進實質性的經濟體質改革和行政體制改革,消除“條塊”間阻隔資源流動,特別是分割要素配置與市場化流動的行政性樊籬,堅決化解阻礙我國統一大市場形成與發展的各種阻力和障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全國統一大市場基礎上的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不是要求各地都搞省內、市內、縣內的自我循環?!表n永文說。
韓永文指出,這就需要各地在未來發展中,特別是眼下從上到下正在制定“十四五”規劃之際,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觀念,更多地將一域一地的發展置于全國“一盤棋”中來考量,將本地區的發展置于貫徹落實國家已經形成的一系列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來平衡,將自身的發展置于周邊地區的生產力布局、國土空間布局以及各自比較優勢的客觀分析比較之上,來進行理性的、客觀的、系統性的思考與謀劃。
韓永文表示,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各地要找準自己在國內大循環和國際雙循環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實施區域中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有機銜接起來,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不能搞‘小而全’,更不能以‘內循環’的名義搞地區封鎖”的要求,決不能再走割裂區域間的經濟聯系、組織要素流動和自我循環發展的路子。
以下為實錄: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深入分析國內國際形勢,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特別是我國比較優勢的發展變化,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推進中國經濟行穩致遠、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大戰略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是“適應我國發展新階段要求,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必然選擇”。
一、圍繞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深入推進體制改革,培育形成自動調節促進國民經濟循環發展的內在機制
培育形成自動調節促進國民經濟循環發展的內在機制,最重要的是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健全增強要素資源以市場配置為基礎,暢通要素資源市場流動的體制機制。為此,要繼續深化推進實質性的經濟體制改革和行政體制改革,消除“條條塊塊”間掣肘資源配置、阻隔要素資源流動,特別是分割要素資源合理配置與市場化流動的行政性樊籬,堅決化解阻礙我國統一大市場形成與發展的各種阻力和障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全國統一大市場基礎上的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不是要求各地都搞省內、市內、縣內的自我循環。這就需要各地在未來發展中,特別是眼下上上下下正在制定“十四五”規劃之際,必須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全局性謀劃,自覺地將一域一地的發展置于全國“一盤棋”中來考量;將本地區的發展置于貫徹落實國家已經確定好形成的一系列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來平衡;將自身的發展置于周邊地區的生產力布局、國土空間布局以及各自比較優勢客觀分析基礎之上,來進行理性、客觀、系統性思考與謀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各地要找準自己在國內大循環和國際雙循環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有機銜接起來,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不能搞‘小而全’,更不能以‘內循環’的名義搞地區封鎖”的要求。決不能再走割裂區域間的經濟聯系、阻滯資源、要素流動和自我循環發展的路子。
二、加快培育內需市場體系,增強自主自強的國內市場供給體系,提高市場供給與市場需求的適配性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矛盾的關鍵。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什么時候都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必須通過不斷地深化改革,持久地釋放發展活力與動力,不斷地發掘市場需求潛力,增強市場需求對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支撐。
一是,要繼續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放松,并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目前,我國多數產業供給能力相對過剩的問題仍然存在,區域間生產力布局同質化和競爭無序的問題仍很普遍;大多數生產領域存在著結構性生產能力過剩和結構性供給不足的矛盾。雖然前幾年的去產能改革在消除落后和過剩產能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產能過剩的問題還沒有真正得到解決。市場盲目沖動、行政力量盲目支持,助長資源低效配置和低端制造盲目發展的情況仍然屢見不鮮,低端、落后產能在區域間轉移、交易的情況還時有發生。因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不能放松,仍然需要高度重視和解決供給結構不平衡、長短板不均衡,特別是要解決好制約我國制造業發展中關鍵環節供給能力薄弱、關鍵技術供給不足、核心技術供給缺失的矛盾。要更多地用市場的手段和法律的手段推進經濟結構、產業結構、企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繼續去落后產能、繼續去支持落后產能生存并在繼續加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金融和債務高杠桿。要更多地用市場的力量引導市場主體自覺和理性競爭,推動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市場動態平衡。
二是,要積極釋放居民消費市場潛力,增強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和發展的基礎支撐能力。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擴大消費需求是未來支撐我國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笆奈濉逼陂g,我國需要在大幅度提高社會最終消費比率上下更大功夫。近幾年,我國消費增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上升,但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2019年,我國最終消費占GDP 的比重為55.4.%,其中居民最終消費比重僅為38.8%。這兩個比重與最高年份1983年的67.3%和53.2%相比分別相差11.9個和14.4百分點,與國外發達水平相比,低20個百分點左右。“十四五”期間應該通過推進系統化的改革和政策安排,加速扭轉這種不協調的發展局面,使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真正成為穩定和拉動經濟增長的基本力量?!笆奈濉逼陂g要把促進、擴大消費的著力點,放在大幅度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上,力爭使中等收入群體達到6億人左右,使中等收入群體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由目前的29%上升到40%。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將會對擴大消費市場、提高潛在經濟增長率形成巨大推動。為此,需要深入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確保居民收入有較快和合理的增長。 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經濟制度。進一步發揮收入分配制度在推動生產力發展、促進社會公平和和諧進步進程中的重要基礎性作用,加緊理順收入分配體制,系統性思考、設計、深入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更加重視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更加重視較大幅度提高勞動者的勞動報
三是,要堅持以發展實體經濟為重點,特別是要堅持不懈地推進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堅持發展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優勢所在,也是我國立國強基之本。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必須把著力點放在發展實體經濟上,尤其是要放在穩定發展制造業上。
近年來,我國實體經濟發展出現了逐漸弱化的趨勢,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一些地方出現了“去工業化”傾向,以及不切實際地過多使用現代化和“智能化”制造,撕裂勞動力資源配置和社會就業結構,使社會就業結構失衡矛盾增大;互聯網金融及其所謂的金融科技無序擴張、金融業的自我循環、不合理的資金與資本配置引發經濟“脫實向虛”,都使中央關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被弱化;一些虛擬經濟發展形成了對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的無序擠出,實體經濟發展的盈利空間不斷被“虛擬經濟”擠壓、蠶食,線上擠線下、網絡擠實體、假冒品牌假冒產品擠壓誠實守信守法經營;金融產品的高利率、金融行業的高盈利使制造業等實體經濟成本加大,利潤攤薄,許多中小企業經營舉步維艱,這種扭曲的市場結構嚴重影響發展實體經濟的積極性。應該有針對性地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進行規范與校正,努力消除不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不合理因素。
三、以高水平對外開放驅動國內國際雙循環
我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內外需市場本來就是相互依存、相互連通、相互促進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搞經濟封閉運行,而是要通過發揮內需動力,吸引外部要素資源自發地、更多地流入中國市場,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加聯通、相互依存。市場經濟的發展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資本的趨利性流動、市場主體追逐商機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10月 19日的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外國投資者蜂擁回流到快速增長的中國。這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報道說,經濟學家表示,中國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看看中國的城市化、中產階級爆炸式增長和消費開支的演變——外國投資者一直試圖找到投資這些宏大主題的方式。
我國所具有的巨大市場規模、巨大的市場需求增長空間,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巨大的工業體系和系統完備的配套能力,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改善、提升的潛力,中國良好的發展前景,都將會吸引更多的國際人才、優秀企業、資本技術要素向中國匯聚。我們要因勢利導,充分利用好這些客觀條件;充分發揮我國產業體系完整、基礎設施完善、勞動力素質高、經濟韌性強的比較優勢,以更好的服務、更好的市場營商環境、更穩定的開放政策和制度安排,利用國際要素助力、促進我國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產業創新。
當前,在編制十四五規劃和明年開始推進規劃實施的工作中,有幾件具體的事情應該通過進一步擴大開放,加速推進我國與國際社會對經濟技術合作。
一是,進一步提高我國走出去與引進來的有機銜接能力,鞏固我國穩定的海外重要能源、資源供應渠道和供應基地,確保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所需能源、重要資源海外供應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我國石油、天然氣等重要能源的進口依存度高達70%和80%以上;鐵礦、銅精礦、等重要礦產資源進口依存度高達60%以上;高端芯片、汽車發動機、變速箱、模具等的進口依存度很高,花費的外匯最多;石油化工生所需的一些高端、精細原材料的進口依存度極高,甚至100%。解決能源、基本原材料供給端瓶頸制約,從長期看,要靠技術進步加大能源革命,大幅度提高新能源生產比重,下大力氣推行節約集約使用能源資源和能源消費替代。從短期看,必須千方百計加強與能源、資源產出國的經濟技術合作,維護國際市場供應渠道穩定。要在推動企業走出去,加大海外市場開發,建立以我為主的海外能源、資源和重要原材料供應基地。
二是要研究通過一些有效而又能夠被西方國家和國際市場接受的開放合作方式,推動我國科學技術研究機構、研究型大學沖破封鎖樊籬,積極參與世界基礎科學研究,為我國創新發展和技術創新提供基礎科學研究和科學實驗支持,也為全球科學技術進步與發展做出貢獻;要根據制約我國產業發展和技術應用中一些關鍵材料、關鍵零部件、關鍵技術等短板和重要“卡脖子”環節在加強自主創新的基礎上,研究通過各種可行的方式和途徑,積極開拓與國外科技研究機構、企業進行技術交流的渠道;有針對性地進行自貿區政策試驗,吸引外國企業在中國自貿區設立生產基地、合作研發基地。
三是,加強與西方國家 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經濟技術合作。以應對氣候變化、清潔生產、綠色發展、節能減排為題材,加大與國際機構、發達國家、西方國家的研究機構和企業進行交流與合作,推進節能減排、氣候變化、生態和環境保護發展;以我國承若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抓手,積極探索開展與國際社會和發展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
四是,加快推進人民幣更多地走向世界,擴大我國在國際資本流動和貿易活動中人民幣結算的地位,尤其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擴展地位、拓展影響。我國是能源、資源等初級產品和先進制造業產品進口比重很高的大國,應該利用我國在國際需求市場上的獨特地位和長期的供需關系,在出口國推進建立廣泛的人民幣結算體系。進一步推進和拓展人民幣結算體系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應用。依托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以人民幣為計價、交易、結算貨幣的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服務貿易等產品出口等跨境金融服務。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張亞楠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