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佛山市總商會主辦,《財經》雜志、《財經》智庫承辦的“2018中國制造論壇”于1月13-14日在廣州佛山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譚建榮出席,主要圍繞這三方面做出演講:一是市場變化與制造企業的問題;二是制造企業轉型升級與互聯網+;三是制造企業實現智能制造的途徑。
20世紀末21世紀初,全球制造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譚建榮指出變化主要來自兩部分:
一個是企業外部變化,過去以產品為中心,現在過度到以市場為中心,進一步還要發展到以顧客為中心,企業外部的變化帶來企業內部的變化,產品多樣性、個性化需求。
二是市場需求的變化,概括起來是這幾大變化:一是由過去批量化發展到定制化,過去我國搞計劃經濟,是批量化生產為主,現在要過度到定制化需求;二是單一化,過去企業只做單一產品,美的只做空調,現在發展到多樣化,多品種的變化;三是周期長,過去研發一個產品或者開發一個產品,可以生產很長時間都可以賣得掉,現在周期正在加快。
其中手機行業是廣東很主要的一個產業,手機周期很快,iphone5、iphone6、iphone7,每過半年一個新產品,華為也是一樣,mate7、mate8等等。市場經濟初期生產什么產品都可以賣得掉,都是大眾化產品,現在市場追求高端化,這四大變化,有一些企業可以適應,但相當一部分企業還是不適應。
“相當一部分制造企業生產的產品技術含量偏低,廉價出口,價格是行業內部壓下來的。”譚建榮舉例稱,例如這個產品開發出來可以賣100塊錢,再過半年,旁邊一個廠生產的產品就賣80塊,再過半年,旁邊一個廠生產的產品才賣60塊。
我們進入世貿組織貿易壁壘,現在技術壁壘,特別是標準壁壘還存在,很多企業出口的這種產品就遇到了技術和標準壁壘。雖然都用“壁壘”兩字,貿易壁壘不對,但技術壁壘特別是標準壁壘對不對?
譚建榮認為有存在的必要,當你感覺有技術壁壘,說明你技術不夠高,只要你感到標準有壁壘,說明你的標準不夠先進。“覺得技術壁壘、標準壁壘是對的,那是你達到了這個水平,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水平,就覺得是壁壘。”就像劉翔跨欄,這個欄對劉翔來說不是壁壘,對我來說就是壁壘。
他還指出,現在很多企業的利潤空間很低,無力投入新產品開發。比如說數控機床,新年伊始,制造業有兩個糾結的消息:一是大連機床廠向法院申請破產,二是沈陽機床廠欠沈陽350億。以前它們是行業老大,現在它們無法支撐,主要就是機床產品的創新能力嚴重不足,很多機床都是仿制,形似神不似,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造成這個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很弱,這就是制造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二,制造企業轉型升級與互聯網+,制造企業必須要轉型升級,這是大勢所趨,“如果不轉型,不升級,那就死路一條。”2015年,中國開始實施“中國制造2025”,強調三大核心問題:數字化制造、網絡化制造和智能化制造。
他認為智能制造有兩句話可以概括,“智能制造是智能技術與制造技術的融合,用智能技術解決制造的問題。”
第三,智能制造的實現途徑,譚建榮指出,現在做智能制造業,打造數字化車間,離不開機器人技術,離不開人工智能技術,當然首先要用好數字化技術和網絡化技術。這些先進技術都不能替代產品實際的技術本身,產品制造技術本身,它可以幫助你提高產品設計效率,提高產品質量,不能替代實際制造技術的本身。
智能制造,最主要是知識庫和知識工程在制造業當中的應用,而且制造不是死的,要動態傳感、實時感知,實現自主學習、自主決策的過程。“我們現在要把設計知識、制造知識、管理知識、服務知識,總結起來裝在知識庫和機床中,讓機床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決策,針對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加工要求自主選擇一道優化的加工方案。”譚建榮認為,如果實現了這一步,智能制造的目的就達到了,智能制造的途徑就從這里起步。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謝長杉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