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金融五篇大文章藍皮書—政策與實踐全景解讀》成果研討與發布會
1月17日金融一線消息,《金融五篇大文章藍皮書—政策與實踐全景解讀》成果研討與發布會今日在京舉辦,對藍皮書及金融五篇大文章相關業務內容進行深入解讀和研討。國民財富發展研究合作平臺副秘書長曹衍楠出席并答記者問。
曹衍楠表示,我國普惠金融的發展成就得益于獨特的模式和優勢。一方面,黨和政府的大力推動使普惠金融在全國范圍內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中國獨特的體制優勢對金融機構具有強大的動員能力,為普惠金融提供了堅實的支持。同時,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也大大提高了金融機構在普惠信貸方面的投放能力。
談及當前普惠金融領域存在的風險,曹衍楠指出,從靜態角度看,普惠信貸領域的不良率明顯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尤其在中小金融機構中表現更為突出。從動態角度看,隨著普惠信貸高速增長和客戶群體下沉,信貸風險呈現趨勢性變化。經濟下行趨勢和資產價格下降也對普惠信貸質量產生了明顯影響。此外,銀行業在普惠金融方面的粗放經營也是導致風險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針對如何進一步促進普惠金融尤其是普惠信貸的健康發展,曹衍楠提出了以下建議:
從宏觀角度看,應重新樹立對待普惠金融、普惠信貸領域風險的正確理念。業界普遍認為,普惠信貸存在“不可能三角”,即規模、價格、風險難以同時最優。因此,在規模已經達到較高水平的情況下,應通過政策手段加大政府補貼激勵,以政府投入來分擔補償風險;同時,從市場化角度出發,以合理的價格提供普惠信貸,化解市場風險。此外,應客觀辯證看待普惠金融規模問題,從單純重視規模轉向規模與質量的辯證關系。
從微觀主體角度看,金融機構應調整業務導向,優化業務機制。通過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優化業務考核機制,從重規模轉向重視質量,考核普惠信貸投入對小微主體的促進作用以及普惠信貸的真實含量。同時,金融機構應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大力發展數字普惠金融。通過加大數據運營能力,把握普惠客群真實的信用狀況和經營情況,提高信貸質量,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秦藝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