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民營銀行2014年啟航,十年間,數量實現了從0到19的突破。作為現代銀行體系建立的補充和完善,民營銀行在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業務靈活性上,相比傳統銀行具有明顯的優勢,也一度被寄予厚望。但開業以來,受“一行一店”的約束,民營銀行的發展也面臨資金來源單一、資本補充存在障礙、盤活存量信貸資產受限等挑戰。站在新的十年起點上,一些銀行開始行動,一方面對管理層架構進行調整,引進人才;另一方面,加強生態銀行建設,以滿足細分市場的金融需求。
新高管
從0家到19家,民營銀行“長跑”賽程已過十年,站在新起點,民營銀行每一步動作都引人關注。7月29日,富民銀行在官網發布了一則重要公告,宣布根據該行第二屆董事會第四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擬聘任重慶富民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長的議案》,并經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關于重慶富民銀行趙衛星任職資格的批復》核準,聘任趙衛星為該行行長。
趙衛星是一位“老銀行人”,擁有豐富的銀行業務經驗,曾先后在多家知名金融機構擔任要職,包括華夏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杭州銀行等。他也同樣是民營銀行領域的資深人士,2015年5月,網商銀行正式開業時,趙衛星被任命為董事、副行長。在2016年12月,他出任新網銀行行長一職。
此次獲批后,趙衛星成為富民銀行的第四任行長。富民銀行成立于2016年8月,是中西部地區首家獲批開業的民營銀行。對于在新管理層的領導下,后續的展業重點,富民銀行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回應稱,該行作為定位于開展普惠金融服務的產業生態銀行,將“產融新動能、生態好伙伴”作為發展愿景。將以開放、合作的思維,在遵守監管要求和守好風險底線的基礎上,通過財務顧問和專業化產品服務,打造針對產業開發專業金融產品、金融服務的能力。
不久前,眾邦銀行也迎來人事調整,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湖北監管局核準了鄒家勇為該行行長、董事的任職資格。
民營銀行管理層的每一次變動,都被外界解讀為謀求戰略轉型、強化科技驅動的顯著信號。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表示,民營銀行“換帥”主要是出于戰略轉型的考慮。希望通過引入具有大型銀行或金融科技背景的高管擔任行長等關鍵職位,來推動銀行實現快速轉型。這些高管通常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先進的管理理念,能夠在確保風險可控和成本優化的前提下,幫助銀行探索更高效的運營模式和技術驅動的服務創新,進而提高銀行的整體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促進民營銀行向高質量發展模式轉變。
新生態
回顧民營銀行的成長之旅,2014年3月,原銀監會開始啟動了民營銀行試點工作,隨后,首批5家民營銀行獲準籌建,分別為微眾銀行、民商銀行、金城銀行、網商銀行與華瑞銀行,2014年底,首家民營銀行開業。隨后,在2016年民營銀行迎來了成立的高峰期,彼時,共有12家民營銀行獲批籌建。2017年至2018年間,民營銀行的籌建步伐有所放緩,進入了“冰凍期”,直至2019年陣營才再次擴容。
在過去的十年里,19家民營銀行取得了顯著的發展,在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領域與傳統銀行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并實現了互補優勢。不過,受戰略定位和業務重點的各有不同,民營銀行業績表現也出現了較大分化,梯隊分層效應凸顯。
目前,已交出2023年“成績單”的18家民營銀行中,微眾銀行仍穩坐民營銀行資產規模“頭把交椅”,網商銀行緊隨其后,奠定了“雙雄并立”的市場格局;第二梯隊中,蘇商銀行、眾邦銀行、新網銀行作為“千億俱樂部”成員同樣展示出強勁勢頭。其余各家銀行資產規模水平差異明顯,高則達到700多億元,少則僅為190多億元。
業績表現上,依然呈現出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兩強爭霸”的局面,這兩家頭部銀行與其他民營銀行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擴大,而墊底的銀行凈利潤僅實現0.44億元,與頭部民營銀行的差距超240倍之多。
明顯的梯隊分層也讓民營銀行意識到走好差異化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為了適應市場競爭,民營銀行正在積極尋求發展路徑,一方面,利用自身靈活性高的特點,深耕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市場,提供更貼近客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發展線上服務渠道,提高用戶體驗,降低成本。
網商銀行今年6月宣布戰略升級,將交易銀行作為第二增長曲線。網商銀行行長馮亮在解讀交易銀行戰略時表示,網商銀行不僅要成為小微企業“信貸專家”,也要成為小微企業“資金管理專家”。
新網銀行小微金融部負責人楊春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站在下一個十年的起點上,對于民營銀行來說,要實現與主流銀行的差異化,助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一方面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小、快、靈”的優勢,傾力支小支微,為客戶提供靈活、高效的金融服務體驗。另一方面,要發展數字技術,抓住數字化技術紅利,在全流程、全品類方面進行創新,以滿足更廣泛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富民銀行則提到了打造特色產業生態銀行的重要性,該行表示,在打造出針對產業的專業金融產品后,將根據產業供應鏈場景和產業零售場景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數智化和智能化升級,構建起基于產業生態的數智金融服務平臺,并以此為基礎構建“科產融”生態,通過跨界融合的思維,以多維度的綜合服務能力鏈接各種金融資源,不斷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民營銀行應找準戰略定位并保持定力,不斷夯實客戶基礎,提升持續創新、錯位競爭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股東資源及體制機制等優勢,大力運用金融科技和5G等技術,加強和深化同業合作,探索形成獨特的發展模式,是民營銀行下一步發展的主要方向。
新十年
受“一行一店”的監管政策限制,許多民營銀行曾經借助互聯網平臺的快速發展實現了迅速擴張,然而,最近幾年,在監管動刀高息攬儲、限制非互聯網銀行異地擴張等整治行動之下,民營銀行生存發展承壓,市場趨于理性后,部分民營銀行股東亦躊躇退出,也給民營銀行發展帶來了不小挑戰。
新的十年,民營銀行也將逐漸放棄對規模的追逐,在成本控制與盈利能力提升中找到平衡。在王紅英看來,在未來的十年里,民營銀行面臨著眾多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挑戰,這些挑戰包括提升自身的專業管理能力、科技水平、人員素質以及綜合金融服務能力,能否成功應對這些挑戰,將直接決定民營銀行未來的發展前景。他認為,“民營銀行未來的發展趨勢將取決于其技術含量、戰略發展方向、金融科技的應用、人員的專業素養以及自身的商業模式”。
董希淼進一步指出,民營銀行的發展思路雖略有差異,但核心基礎還是要走差異化的發展道路,與主流商業銀行錯位競爭,特別是要以服務好大量長尾客戶的需求為主要落腳點,如各類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普惠金融、消費金融、區域經濟、創新創業等,形成具有差異化、特色化的基礎客戶群體。
“在戰略上要重視金融科技的投入和應用,注重對科技人才的培養,通過科技手段有效建立風控體系,探索差異化發展模式。對于部分具有先發優勢的民營銀行,總體上應發展定位為‘金融科技銀行’”,董希淼如是說道。
十年磨一劍,站在新的時間起點,民營銀行也將在科技金融的引領下,不斷探索、不斷創新,走出屬于自身的差異化之路。
責任編輯:曹睿潼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