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2月26日訊(編輯 楊斌)經歷了2022年末的“贖回潮”,2023年銀行理財規模緩慢回升,機構預計,年底能修復至27萬億。從產品結構上看,低波穩健產品仍是理財的主要布局方向。但“資產荒”來襲,理財收益率波動下行,伴隨著理財產品密集下調產品費率,理財公司間競爭加劇。展望2024年,理財規?;蛐迯椭?9萬億元,“固收+”、混合類產品將迎來階段性機會。對于理財公司,“卷費率”非最優解,提升投資與渠道能力才是王道。
規模緩慢回升至27萬億,明年或達29萬億
今年銀行理財產品的規模在一季度觸底,后穩步回升,但未能回到“贖回潮”之前的水平。8月初,根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3年上)》以及中基協披露的數據,“公募基金的管理規模超過銀行理財”曾引發熱議。
光大證券(維權)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的數據顯示,11月理財規模回穩至27.5萬億上方。12月可能有季節性回落,但贖回壓力無憂。預估2023年末理財規模穩定在27萬億附近,較2022 年末27.65萬億略有下降。
圖:月度存量銀行理財產品規模
冠苕咨詢創始人周毅欽向財聯社表示,投資者對于理財產品的認可度有一定修復,但銀行理財贖回潮的影響并沒有完全消逝,“長期存在、效應遞減、市場修正”等12個字可描述這種影響。未來,理財贖回潮仍有可能會發生,但隨著投資者教育的不斷深入、投資者面對波動的不斷理性和理財公司應對措施的不斷成熟,贖回潮的影響將逐步遞減。
中金公司分析師王子瑜認為,過去4年商業銀行積極的信貸投放以及存款攬儲的競爭,一定程度擠占了表外理財增長的空間。而央行在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弱化對“量”的增長要求、強調盤活低效金融資源;同時為對沖貸款定價下行壓力,近期商業銀行開啟新一輪存款利率調降。王子瑜預計上述變革均有望緩解理財規模的增長壓力,同時理財在居民資產配置中的定位將更為清晰,即收益略高于定存、而風險略低于債基。在中性預測下,理財行業2024年規模同比增速為6%,規模修復至29萬億元。
低波穩健產品仍是主流,混合類產品明年或階段性上量
從產品結構看,當前封閉式、固收類產品仍是銀行理財的主力產品。根據普益標準的數據,截至12月22日,全市場共存續理財產品37486款。按運作模式看,其中13377款為開放式產品,占比35.69%;24109款為封閉式產品,占比64.31%。從投資性質來看,固收類產品依然最多,共有34276款;混合類產品次之,共有1989款,;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相對較少,合計僅有513款。在固收類產品中,現金管理類產品有911款,開放式產品(不含現金管理類)有10329款,封閉式產品有23036款。
圖:不同投資性質理財產品存續規模
王一峰認為,低波穩健產品仍是理財的主要布局方向。經濟逐步筑底企穩預期下,居民風險偏好改善可能是相對緩慢的過程,理財仍將以低波穩健產品為重點方向,相應的,新增資金主要流向每日開放型、最小持有期型等開放式產品線。
圖:不同運作性質理財產品的新發數量
盡管固收類產品仍是主流,但周毅欽認為,理財公司仍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布局高風險高收益產品,以在權益市場出現拐點時滿足多元的客戶需求。隨著經濟逐步修復,如果資本市場有超預期表現,王一峰認為“固收+”、混合類等產品線明年或階段性上量。
中信建投銀行業分析師馬鯤鵬指出,2024年是理財資產配置結構優化之年,預計債券、公募基金、權益類資產的占比將回升。相應的,混合類產品、私募理財產品規模預計將提高;主題類型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將顯著提高,尤其是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將加快主題類理財產品發行。
收益率顯著下行,理財“資產荒”加劇
收益方面,2023年理財產品收益率整體呈現出先升后降的走勢。根據普益標準的數據,前4個月理財產品收益率較去年年末有明顯反彈。但在后續月份,理財產品收益率則在波動中趨于下行。以理財產品的平均兌付收益率(年化)為例,4月份達到年內峰值,約3.058%,而11月份則已降至約2.174%。另外據國信證券銀行分析團隊的數據,今年新發理財的業績比較基準持續下行。
圖:新發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
細分產品類型來看,根據招商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廖志明的數據,截至12月15日,現金管理類理財7天年化收益率中樞為2.17%,較貨基高約17BP;年初以來定開純固收理財平均年化收益率3.56%,持有期固收理財為2.55%,而定開債基為3.72%;混合類公募理財產品平均年初至今收益率為0.6%,權益類公募理財產品為-10.7%。
對于理財收益率的下行,國信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孔祥在梳理全年理財產品創設脈絡時表示,二季度起信貸需求弱化,銀行資產荒襲來,這導致包括國債在內無風險收益率持續下行。到了四季度,地方化債為城投資產(包括債券和非標)信仰充值,弱資質、短久期城投資產利差收縮顯著,短期配置相關資產的理財產品優勢顯著。但長期看,銀行理財來自城投債、城投非標的高收益資產愈發稀少,這加劇了理財部門找資產壓力,明年銀行理財資產荒已有所顯現。
王一峰認為,明年政策將更加著力于降低存款利率,債市或呈震蕩偏強走勢,但理財配置端壓力進一步上升。此外,城投化債背景下,隨著城投債綜合收益貢獻與供給變化,部分城投倉位需要尋求其他資產配置替代選擇,如以金融債的信用下沉代替部分中長期城投債投資、增配中短期公募債基彌補因城投債供給減少帶來的欠配壓力等。
“卷費率”非最優解,提升投資與渠道能力是王道
伴隨著收益率或業績基準的下行,是理財產品費率的下降。今年以來,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先后發布費率調整公告,對旗下理財產品的相關費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下調。根據華寶證券分析師張菁的數據,銀行理財固收類產品平均固定費率(包括固定管理費、銷售服務費以及托管費)從2020年2季度下降0.13%至2023年2季度的0.33%。
王子瑜預計,2024年理財費率易降難升,主要是由于理財短期內難以大范圍布局中高波固收+、股混型等費率較高的產品,同時在規模增長壓力下部分理財機構或選擇在關鍵時點降費促銷。
張菁認為,“卷費率”并非理財公司突圍的最優解。短期來看,費率的調整可以打造相對高收益的獲客型理財產品,以“薄利多銷”的方式提升產品規模。但“價格戰”并不是長久之計,目前固收類理財產品費率明顯低于公募,繼續下降的必要性有限。能夠吸引投資者長期持有且持續投資的重點還是在于產品的業績表現和產品實際收益,一味的打“價格戰”可能會導致理財公司的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或導致理財公司忽略投資能力的提升,從而影響到長期發展。
周毅欽也向財聯社表示,“價格戰”只是短期行為,理財公司的更多精力還是應該放在投資管理和風險控制上,為投資者創造更多的長期收益回報。
除了投資能力,還有業內人士指出了渠道對理財的重要性。王一峰認為,明年理財產品同質化特征將更加凸顯,產收益率缺乏相對吸引力背景下,理財機構間的競爭或進一步加劇。結合渠道端來看,通過明星產品系列擴大AUM、借助代銷渠道增強客戶觸達能力或是重要抓手。
某股份行理財子公司固收交易員認為,由于理財投資多采用類貨幣或者低波策略,投資差異化和專業化要求都降低,未來對渠道的要求更高。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