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70%的金融機構處于大模型調研階段,8%是在立項階段,17%在測試階段。還有少量客戶已經在實際落地應用過程中。”談及目前金融大模型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恒生電子董事長劉曙峰在10月19日舉辦的2023恒生金融技術大會上表示。
會上,多位金融機構人士對目前大模型的成果、應用及未來發展作出展望。
“環境的變化、技術的突破等等疊加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是時候思考一下是不是進入了金融科技的下半場。”劉曙峰表示。
他認為,大模型技術的突破,未來在金融領域很可能會帶來體系化的重構,重新定義人機交互方式和專業應用程序,重構金融機構原有的基礎設施以及管理體系。隨著“數據+算法+算力”大模型新范式三大基本要素的不斷提升,大模型作為一種創新技術,非常有可能完成對于財富資管領域業務形態和邏輯范式的革新。
劉曙峰表示,下半場的關注度重點要從關注技術的創新、關注新技術的突破,到更多關注技術如何應用落地,而技術的落地能不能帶來客戶體驗的根本性變化,技術肯定是因為它帶來了客戶體驗的根本變化,所以才能取代原有的業務形態。“當前金融行業對于大模型技術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很高,但在大模型實際落地過程中主要存在模型選擇難、算力供應不足、應用成熟度不足等問題。”
談到模型應用可能面臨怎樣的風險挑戰,興業證券金融科技部總經理蔣劍飛在會上表示,當前,在訓練和應用的環節,金融行業內部還面臨著訓練數據的可靠性風險、大模型生成內容不穩定等一些固有的缺陷。
“證券行業內部的業務數據質量參差不齊,不同的條線,數據質量千差萬別。相對來講,零售業務數據的規范化相對好一些,機構線數據的線上化程度相對較低,質量相對不足,這些領域進行大模型的生成應用之前,需要先進行深化數據治理、夯實數據基礎。”蔣劍飛指出。
國金證券首席信息官王洪濤也談到,金融機構各個公司內部都有大量的數據,但是,目前很多數據沒有經過好的整理和治理;此外,在學習和試用大模型的過程中,行業各個公司內部數據的治理、規范和整理做得不夠。“大模型或者技術體系本身對數據安全性、實時性以及數據連通性各方面,需要要持續不斷的做一些規律。”
王洪濤認為,在大模型技術前期的成熟過程中是科技公司占主導;在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存在溢出效應,在各項業務流程的使用過程中,則應該是金融機構占主導的概率更大。
數據治理經驗方面,申萬宏源信息技術開發總部總經理助理石宏飛在會上表示,目前申萬宏元數據治理總體的規劃思路包含四方面,一是數據治理全域化,要推進數據治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即源頭治理、過程管理以及最后的末端處理模式;二是數據資產的標準化,最終形成標準化的數據指標體系以及衍生指標,及一些低代碼二次開發的衍生指標;三是數據服務自助化,通過“自助分析+標簽工廠”提供數據自助加工;四是數據應用自助,包含大模型、AI、BI等。
責任編輯:曹睿潼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