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科技進步不僅點燃了現代工業的薪火,還極大推動了金融業的發展。
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工商業雙雙跨入快速擴張期,也使得存在已久的幣值不穩問題凸顯出來。第一臺高壓聯動蒸汽機,也就是后世所稱的“萬能蒸汽機”于1782年問世后,用蒸汽動力完成新代幣鑄幣全過程,確保了硬幣幾乎不可能用其他工藝仿制。困擾了各國幾百年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就這樣被橫空出世的代幣以一種非常規的手段解決了。
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蒸汽機扮演了“絕對主角”,這場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的工業革命也被普遍稱為“蒸汽機革命”。不過,因蒸汽機而改變的只有工業領域嗎?恐怕不盡然。
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科技進步不僅點燃了現代工業的薪火,還極大推動了金融業的發展。甚至于,伴隨著這條主線,還有大量隱含的“支線劇情”,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挖掘。
禍起劣幣
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工商業雙雙跨入快速擴張期。二者相互作用,將全社會的貨幣需求量推上了新高峰,也使得存在已久的幣值不穩問題凸顯出來。
歷史上,無論金幣還是銀幣,按鑄造工藝都可劃分為兩種,一種是人工打制而成的貨幣,另一種是機器壓制而成的貨幣。鑄幣長期在人們手中流轉,往往出現磨損,造成金銀含量損耗。不過,這并非造成幣值不穩的罪魁禍首,真正的問題出在人身上。
在當時的英國,打制鑄幣還比較粗糙,貨幣的邊緣也不夠平整,這給一些人帶來了發財的機會。他們將鑄幣邊緣偷偷削剪下來,待這些“邊角料”日積月累達到一定數量后,再鑄成新的貨幣。機制貨幣要“摻水”就更容易了——換個略微小一點的模具并不困難。
這些形形色色、足值或不足值的貨幣充斥市場,且均以法定面值流通。久而久之,重量和成色都達標的優質鑄幣大多被人們私藏起來,市場上充斥著“縮水”的貨幣——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重鑄之惑
混亂的交易秩序任誰都無法忍受。不過,受限于生產力及貨幣認知水平,英國王室即便有心解決,也沒有太多辦法,唯一看起來靠譜的選擇就是重鑄。
“1696年至1699年大重鑄”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據史料記載,此次貨幣重鑄的目標有兩個,一是清理掉流通中的劣質銀幣,用新幣取代舊幣;二是解決英格蘭銀幣短缺問題。
當時英格蘭施行的是銀本位制,歐洲大陸許多地區則實行金本位制。二者雖然同為貴金屬貨幣,但比價一直浮動,套利空間不小。英格蘭鑄幣廠辛辛苦苦新鑄的足值標準銀幣,被一些商人熔化,大量出口到歐洲大陸以換取金幣。這些金幣再運回英格蘭國內,送到鑄幣廠換回標準銀幣。如此循環往復,真金白銀就裝進了外匯販子的兜里。
1699年12月,一位名震天下的大咖艾薩克·牛頓出場了。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的本職工作其實是金融學家,升任皇家鑄幣廠廠長的他開始參與英國貨幣政策的制定。在他的建議下,英國議會公布了每金衡盎司“標準金”法定價值。此后,英國的金幣鑄造均以標準金的法定價值為基準,牛頓也因此被認為是英國金本位的奠基人。
但是,即便是牛頓本人可能也無法預見到,緊跟殖民者的腳步,金銀套利行為伴隨世界市場的不斷開拓比以前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大量白銀通過正常的國際貿易以及套利操作流向了當時的清朝。這進一步加劇了英國本地的銀幣短缺,銀幣質量也不斷惡化。
峰回路轉
歷史常常在不經意間和人開玩笑。當蒸汽動力登上歷史舞臺,解決問題的最后一塊拼圖找到了。
1773年,英國發明家詹姆斯·瓦特還處于人生低谷中。為了改良蒸汽機,他負債累累,甚至打算遠走他鄉,了卻殘生。此時,一位名叫馬修·博爾頓的伯明翰富商找上門來,表示看好蒸汽機在幫助工廠提升產能方面的應用前景,并承諾提供資金幫助他完成研究。
近10年的研究之后,第一臺高壓聯動蒸汽機,也就是后世所稱的“萬能蒸汽機”于1782年問世了。這部功率提升了四五倍、采用了新型汽缸活塞的機器,讓曾經幾乎找不到應用場景的蒸汽機從此有了用武之地。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博爾頓不僅自己開了一家名叫“SOHO”的金屬加工廠,而且還成了一家銅礦公司的股東。
1787年,一個大膽的想法萌生了。博爾頓決定用自家的銅礦鑄造代幣,給自己的工人發工資。
這種新代幣鑄造全過程均采用蒸汽動力,不僅圓度完勝包括皇家鑄幣在內的各種貨幣,而且圖案設計也更加精美。最關鍵的是,這種新的沖壓技術在當時可以確保硬幣幾乎不可能用其他工藝仿制。
隨著使用人數的增加,附近的店主也開始接受這種代幣。可以說,博爾頓的這一行為,實際上是開創了一種全新意義的私人貨幣。
很快,這種用蒸汽沖壓技術鑄幣的行為引起了其他工廠的注意,仿效者越來越多。有資料顯示,僅1787年到1797年的10年間,就有600多噸代幣進入流通領域。這些私人訂制、鑄造精美的代幣一流入市場,就趕跑了劣幣,困擾了各國幾百年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就這樣被橫空出世的代幣以一種非常規的手段解決了。
1797年,博爾頓進一步改進了工藝,沖壓出硬幣的凸邊造型,防偽效果比以前更好。憑借這一技術,他終于拿到了皇家的鑄幣許可,開始鑄造真正的便士。
1814年,英國議會立法禁止私鑄代幣,但蒸汽沖壓鑄幣技術卻被皇家鑄幣廠承襲了下來,并且沿用多年。
如今,私鑄貨幣的“博爾頓們”已經消散在歷史長河中,博爾頓本人卻在英國貨幣史乃至全球貨幣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從2011版英鎊紙幣發行到2021年底新版英鎊流通之前的10年間,他和瓦特兩人的頭像一直印在50英鎊紙幣的背面。
這個關于科技與金融的故事,就像一場社會實驗,盡管結論遠談不上完美,但畢竟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在信用穩定、價值錨定的前提下,如果能夠剝離貨幣的商品屬性,只保留其價值符號和流通手段的屬性,幣值穩定就有可能實現。紙幣就恰好符合這樣的特點。盡管其誕生、發展與這段歷史并無明顯關系,但道理異曲同工。
以史為鑒。今天,科學技術的發展依舊在不停地改變著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所帶來的變革不僅局限于具體的生產活動,也對人類社會的認知體系、生產關系、交易體系以及包括法律等在內的上層建筑產生了重要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蒸汽機登上歷史舞臺確實帶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其帶來的影響堪當“革命”二字,如是評價當之無愧。
責任編輯:李桐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