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原標題:專家建議:數字鄉村建設的“牛鼻子”是農產品、農村電商
新京報訊(記者柯銳)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健全城鄉流通體系,加快電商、快遞進農村,擴大縣鄉消費。當前,我國農村消費市場現狀如何?數字鄉村建設的著力點有哪些?就此,新京智庫近日舉辦主題為“釋放農村消費潛力,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的研討會,來自中國社科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扶貧基金會和江蘇大學等院所、協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專家學者參與了探討。
以農產品發展為抓手帶動農村電商數字化轉型與發展
研討會上,中國蔬菜協會秘書長柴立平表示,最近拜訪了兩家國內知名企業,發現其在鄉村數字化建設上儲備不夠。
柴立平認為,數字鄉村建設要真正深入農業、農村一線,深度挖掘真實需求,拿出先進科技,提出解決問題的解決方案,讓廣大農戶真正體驗到數字化現代化的魅力。
中國農業展覽協會農產品電商工作委員會主任、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表示,數字鄉村建設的“牛鼻子”就是農產品電商。
農村電商有農產品電商、農村日用工業品電商、農資電商、農村服務業電商、農村再生資源電商、扶貧電商構成,但是這中間最核心的就是農產品電商,只有通過農產品的發展,來帶動整個其他的農村電商的發展和數字化的轉型。
洪濤表示,通過調研發現,浙江平陽縣是縣域農村電商向數字農村電商轉型中的一個杰出代表。洪濤認為,通過數字化的建設,特別是適應當前數字農業和數字農村建設的發展,把數字農產品的交易、數字農產品的支付、數字農產品的物流配送、數字農產品的供應鏈、數字農產品的金融都把它聯系起來,使數字農業、數字農產品的生產和數字農產品的流通、數字農產品的消費緊密聯系起來。可以說,把農產品的問題解決了,與農產品相關聯的整個農村的數字化就會解決。
同時,洪濤表示,要充分利用連續五年來在農村電商的發展的一些成果,促進整個農產品的供應鏈的發展,就是延伸農產品產業鏈,提升農產品的價值鏈,連接農產品供應鏈,應用農產品區塊鏈,來促進整個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
洪濤認為,農產品借此由過去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由過去追求速度向追求效益、由過去追求農產品的產品到追求農產品的品質和品牌的轉型。在這個過程當中,整個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更上了一個臺階。
此外,洪濤還進一步強調,未來的發展應整合數字鄉村的資源,把現有的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都轉型為數字化鄉村建設的綜合服務中心。其中的關鍵在農產品的生產、流通和消費的數字化過程當中,使它們有機的連接起來,也就是數字供應鏈。
洪濤指出,縣域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在數字拉式供應鏈當中,要承擔供應鏈的“控制塔”作用。也就是說,它通過這個平臺達到整合各種各樣的數字網絡資源,整合數字的生產、數字的流通或數字消費的資源,同時起到真正以市場為中心的整個數字化的運作,從而提高它的數字化技術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互聯網科技企業進入農業要避免過度、無序競爭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呂建軍表示,互聯網科技企業這些年對農村產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未來互聯網科技企業要從農村實際出發,充分結合農業生產和農村居民消費特點,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業態,以更好地在農村地區發展。
呂建軍同時也表達自己的一些擔心。呂建軍表示,面對大電商平臺、互聯網科技企業時,農民的談判能力很弱,很容易導致農民利益受損。對此要做好預防,保持警惕。
此外,互聯網科技的發展,讓大家買到了比以前更豐富的農產品,但問題是,目前人們都想把農產品賣到別的地方去,比如四川的大白菜想賣到云南,云南的大白菜想賣到四川;這個縣的菜想賣到鄰縣,鄰縣的菜想賣到這個縣。想賣到外地,就需要做到價格低、質量好,這樣可能就需要靠一些補貼等。從總量上來看,地域農產品需求和供給基本是穩定的,本地的需求和供給基本保持平衡,而外地產品突然大量進來以后,會對當地農業造成挺大的沖擊,可能會造成農業生產的不均衡,給地域農業生產造成傷害。
因此,呂建軍認為,互聯網科技企業進入農業時,要盡量避免過度、無序的競爭,以免造成農業生產的不穩定。
互聯網企業可從多條路徑助力鄉村建設
江蘇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田剛認為,互聯網科技企業參與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利用技術優勢,幫助農村地區進行信息和網絡設施的建設,消除目前存在的城鄉間數字鴻溝,為農村發展創造比較好的條件。
同時,互聯網企業可以利用數字技術賦能農業,使農業更加智慧化,比如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整個生產進行實時分析,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收益。
此外,互聯網科技企業還可以與本地特色企業聯系、結合,推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也可以和大學、科研院所合作,打造數字鄉村科技信息平臺或者數字農業科技服務平臺,提供農業生產指導、農業科普教學、農技服務,通過互聯網龍頭企業將業務下沉到農村,組建農村的電商體系。
田剛還認為,基于“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科技企業可以支持鄉村治理,并通過推廣鄉村治理示范地區,在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的同時,帶動當地消費。
田剛強調,巨大的農村消費市場,需要多種形式的數字化模式加以激活,進而推動農村產業和消費結構全鏈條互聯網化。最終,互聯網科技企業可以通過融入農村綜合性的服務體系,全面參與農村的生產、流通、村民的交通出行以及金融、保險等環節,通過打造新業態、催生新就業、提升新服務等手段,增加農民收入,激發農民的消費潛力。
田剛同時建議,互聯網企業更多承擔一些社會責任,鑒于中西部地區農村電商發展滯后,建議互聯網科技企業加大在中西部農村地區的投入,提升當地農民群體電商的參與度,使得他們能分享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效益,縮小城鄉差距。
相較之下,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丁亞冬表示,鄉村振興階段,需要更加注重人的變化以及產業發展能力的成長。
丁亞冬表示,根據其經驗,互聯網、農村電商(農產品)在對農業產業化體系進行體系性改造提升,是一件長期、系統和深刻的事情。這個過程中,最大的機遇是如何對整個農業產業鏈進行賦能,當然這也是最大的挑戰所在。
對此,可以概括為“三位一體”,即:需要系統性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農民合作社為主,兼顧家庭農場、農業企業),需要優化農業供應鏈運營管理水平(在很多地方,可以結合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布局),需要提升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的知名度和公信力,再就是對各類經營管理團隊的重視和培養。這些起來以后,才會從根本上完善農村也就是整個產業鏈上游、前端的發展條件和發展環境。
責任編輯:蔣曉桐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