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啦!多家銀行出手調整這項業務
文/ 林羽
暫停個人外匯業務、上調外匯業務風險等級、適時降低持倉余額!自貴金屬交易被嚴控以來,商業銀行又開始出手收緊外匯業務,自今年以來,已有工商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相繼對外匯交易業務作出調整。
工行連續發文部署外匯業務
10月8日,工商銀行發布《關于調整賬戶外匯、賬戶商品業務并修訂個人外匯買賣業務客戶文檔的通告》,該通告指出,自10月17日起,暫停該行賬戶外匯業務新客戶開立交易賬戶,已開戶客戶的正常交易不受影響;自11月14日起,暫停該行賬戶外匯業務全部交易品種的開倉交易,持倉客戶的平倉交易不受影響;自10月17日起,暫停該行賬戶能源、賬戶基本金屬、賬戶農產品和賬戶貴金屬指數業務新客戶開立交易賬戶,各業務按照前期通告保持暫停開倉交易不變。
該通告稱,工商銀行將自2021年11月14日起,根據《中國工商銀行賬戶外匯交易規則(2021年版)》逐步對符合一定條件的無持倉客戶關閉賬戶外匯業務功能(考慮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持倉份額為零、連續一定期限未進行任何交易、不滿足本產品的客戶風險承受能力準入標準等),并不再另行通告。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是工商銀行首次調整外匯業務。7月16日,該行發布《關于調整賬戶外匯業務的通告》,通告指出,于8月15日對賬戶外匯業務規則和交易系統進行調整。自2021年8月15日起,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結果為進取型(C5)的客戶可繼續在該行辦理賬戶外匯業務,并對交易起點、持倉限額、業務停辦等新增要求。此外,工商銀行在通告中還表示,此舉是為順應市場形勢變化。
多家銀行相繼收緊外匯業務
商業銀行外匯業務面臨全面收縮,工商銀行并非是唯一一家調整該業務的機構。9月14日,中信銀行發布關于調整個人雙向外匯交易業務公告稱,自9月27日8:00起,該行各渠道將暫停個人雙向外匯交易業務開倉功能(含開倉委托),原有持倉份額的平倉交易不受影響。此外,中信銀行提醒投資者稱,“近期外匯市場波動加劇,對于有持倉的客戶,提示您注意防范風險,做好倉位管理,適時降低持倉余額。”
華夏銀行8月30日發布公告稱,將于2021年12月1日起暫停個人外匯買賣業務,恢復時間另行通知。第二日,該行又對上述公告進行澄清聲明稱:為升級優化技術系統,自2021年12月1日起,華夏銀行將暫停辦理個人外匯買賣(外匯兌外匯)業務,業務恢復時間將另行通知。個人結售匯業務不受影響,可正常辦理。
此外,7月27日,招商銀行在官網連續發布5份公告,收緊多項個人交易類業務,涉及個人雙向外匯買賣業務、個人外匯期權業務等。具體來看,《關于調整個人雙向外匯買賣業務的通告》稱,自8月23日起,該行將根據新版協議文本,暫停個人雙向外匯買賣業務的新開倉交易功能,客戶將無法新發起開倉交易,原有交易平倉不受影響。
另外,《關于調整個人外匯期權業務的通告》稱,“為順應市場形勢變化,我行個人外匯期權業務即日起停止發售新產品,已發售產品的買賣與到期結算不受影響。”
收緊背后:金融衍生品交易風險管控趨嚴
原油寶事件后,商業銀行開始加強對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風險管控,除了針對外匯業務提出調整方案,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等多家銀行也紛紛發布公告稱,暫停個人賬戶貴金屬新客戶開立交易賬戶。
針對暫停開戶的原因,上述銀行表示,是受全球政治經濟形勢變化影響,近期國際貴金屬市場價格波動增大,個人客戶交易類貴金屬業務風險上升,為保護投資者利益做出這樣的決定。
6月10日,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金融衍生品價格波動很大,對投資者的專業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具有很高要求。普通個人投資者參與其中,無異于變相賭博,損失的結果早已注定。那些炒作外匯、黃金及其他商品期貨的人很難有機會發家致富,正像押注房價永遠不會下跌的人最終會付出沉重代價一樣。
此外,央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曾表示,從企業財務穩健的角度看,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應堅持服務主業和“匯率風險中性”原則,審慎安排資產負債貨幣結構,避免外匯風險管理的“順周期”和“裸奔”行為,不要賭人民幣升值或貶值,久賭必輸。
責任編輯:陳嘉輝
作者
金融研究院
金融研究院
熱文排行
- 2021年健康險保費收入預計9000億元,三大險種將如何演變?
- 北京銀行王曉玲:銀行財富管理呈現平臺化、專業化、科技化、私行化四大趨勢
- 浦發銀行周曄:大零售是銀行發揮優勢、形成服務閉環的必然之路
- 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20年末30家銀行文化產業貸款余額已達1.66萬億
- 興業銀行戴敘賢:財富管理業務進入成長期,私行將是兵家必爭之地
- 央行: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有序投放
- 中國消費信貸健康發展問題研究報告:建議對償債能力較弱家庭設定和控制貸款上限
- 中銀協報告:金融租賃行業總資產3.54萬億,中小微業務余額超行業4成
- 注意啦!多家銀行出手調整這項業務
- 光大理財潘東:中國“未富先老”,養老金融產品需體系化重塑
聯系我們
- 郵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電 話: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東路新浪總部大廈
400-052-0066 歡迎批評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