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原標題:抓準灰犀牛 精準拆彈房地產領域風險
每經評論員 薛暉
日前,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房地產領域的核心問題還是泡沫比較大,金融化泡沫化傾向比較強,是金融體系最大灰犀牛,很多人買房不是為了居住,而是為了投資投機,這是很危險的。
在經濟學語境里,灰犀牛是一種比喻,意指太過于常見以至于人們習以為常的風險,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
誠如郭樹清所言,房地產的金融風險正在積累。2020年房企違約債務達222只,約是2019年的4倍,其中重點房企債券違約涉及金額接近170億元。而2021年,到期債務規模預計將達12448億元,同比增長36%,歷史性突破萬億元大關。
從家庭方面而言,因購房而形成的債務風險亦引起了有關方面重視。2020年4月《中國金融》雜志官方微信號刊發了央行調查統計司的調研報告《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調查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戶均253.0萬元,占家庭總資產的八成。實物資產中,74.2%為住房資產,戶均住房資產187.8萬元,占家庭總資產的比重為59.1%。家庭負債方面,房貸是家庭負債的基本構成。有負債的居民家庭中,76.8%的家庭有住房貸款,占家庭總負債的比重為75.9%。
可見,無論房企和購房人,債務風險都不容小覷。
有鑒于此,監管層一直在多管齊下降低風險。據貝殼研究院統計,自2020年7月以來,有8個城市和地區總計14次發布了與購房資格有關的政策,有22個省市總計31次發布了房地產貸款相關的政策,調控政策中涉及打擊假離婚、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等違規行為,通過調整首付款比例、貸款資格等手段打擊炒房。
在“房住不炒”的總基調指導下,各地方和部門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打補丁堵漏洞,凡此種種就是為了防范灰犀牛。
然而,種種防范的措施,總有些被動防御的意味。由于難以確認哪只才是最可能惹麻煩的灰犀牛,因而就難以反守為攻。因此,解決問題的關鍵不是站在那里喊“看,那里有灰犀牛”,而是圈定哪只才是危險的犀牛。按郭樹清的話,就是要“對問題隱患精準拆彈”。“精準”的意思就是,既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潑出去”,也要防止漏網之魚。畢竟,房地產關乎國計民生;畢竟,百姓正常的居住需求還是要保障和支持的。
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要精準查出最危險的灰犀牛。此前,有關方面給房企劃出了融資“三道紅線”,實際上就是對房企的債務風險進行甄別——誰踩的線多,誰的風險等級就高,就要對其進行重點監控或制訂“拆彈”預案。
然而,目前針對購房端債務風險的監控和監管措施并不多。上文中提及的央行統計司的調研報告,以及一些大學的相關調查,也都是基于抽樣統計,而非普查。這樣的研究,其結論只能是“有灰犀牛”,但并不能確認它到底在哪里。
由于家庭與個人資產和負債的數據尚未做到全面和透明,就給精準拆彈帶來了難度。因此,健全國民的資產、負債以及信用風險體系是當務之急,唯如此,才能抓準灰犀牛,精準拆彈房地產領域風險。
責任編輯:楊亞龍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