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們過得好嗎?揭開“獨一代”的職業生涯現狀
“獨一代”如今已到40不惑之年,開始真正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境遇。近來,80后們迎來了一項“獨享新政”——“獨生子女假”。
中外管理雜志 文:本刊記者 莊文靜
80后,可謂見證了中國社會變革的一代。
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少子化問題出現,80后的社會角色壓力之大,可以想象。
除了更為激烈的職場競爭外,“獨子養老”的贍養重擔日益顯現,一對80后夫婦或將面臨贍養4個老人的巨大壓力。掏空了“6個錢包”后,他們又面臨著新的挑戰,無論是金錢還是時間,都是橫在眼前的一道難關。
“因為工作,無法趕到父母床前盡孝”的情況屢見不鮮,自古忠孝難兩全,當代人似乎更有過之。
可喜的是,隨著去年個人所科稅的改革,養老支出可以在個人所得稅稅前專項扣除,也就是贍養老人的支出,可以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先行扣除,成為了一種新的減稅措施。
獨生子女生活壓力本來就大,既要一邊要工作,又要一邊要贍養老人,遇到老人生病就更加分身乏術,很多人都被折騰得焦頭爛額。
截至7月底,國內已有20余個省市地區開始執行這一政策。然而,現實中的執行,卻面臨著諸多無奈。許多80后都會不經意地萌生一個心靈獨白:有假期固然好,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安下心來去請假?
面對這一政策利好,80后們的無奈顯而易見:畢竟晉升通道不等人,工作不等人,年齡更不等人。這一代人面臨的生存壓力,豈止只是“上有老下有小”?更有后浪們的圍追堵結、前浪們的功成位穩,可謂四面楚歌。
那么,政策背后的80后生存現狀如何?又有哪些需要厘清的職業發展方向呢?
政策看上去很美,執行起來卻很難
“我的父母已經60多歲了,老兩口在老家獨自生活。我也讓他們來北京,和我們一家三口生活,但老人表示生活習慣不一樣,三代人一起生活不方便,歲數大了也不想當北漂了……最近母親生病了,父親每天往醫院跑。可我最近單位特別忙。父親一個勁兒地不讓我回去,總說‘你工作那么忙,在大城市立足不易,就別惦記家里云云’……無奈之下,我只能多給父母一些錢,讓他們請人幫忙照料……”相信這是許多人的真實經歷,在外工作的孩子想要盡孝依然很難。這遠不是一個假期的問題,而是兩座城、兩種生存狀態、兩代人三觀融合的難題。
雖然說“父母在不遠游”,但父母卻往往成了80后職場人遠游的最大支持和動力。40歲職場人的窘境無需多言,誰又敢在職場上倦怠?
有一項針對80后的調查顯示:52.6%的受訪者認為“面對的壓力很大,甚至超過70后和90后”;只有1.7%的受訪者認為“壓力很小,我們是幸福的一代”。壓力從何而來?調查中,48.1%的人認為主要來自“生活,如買房子、養孩子”等;29.7%的人認為來自“工作,要闖出一番事業太難”;18.7%的人認為“整個社會都在給我壓力,喘不過氣來”;另有3.5%的人表示壓力來自家長對自己的期望過高。
于是,我們看到80后,已經成為了時代創新者和變革參與者。近來,在人社部新公布的十大新職業從業者中,新職業從業者中,80后和90后的占比超過90%。
“當下,年輕人的擇業觀愈發轉向‘滾雪球型’職業和具有‘專業主義’的職業。近年來,隨著一些職業的事業編取消,給職場人帶來的信號必然是職場沒有‘鐵飯碗’,只有擁有一個過硬的專業技術或手藝,才是真正的鐵飯碗,才能真正地走遍天下都不怕?!敝械榔栈菘偛谩⒙殬I規劃&教育管理顧問于洋對《中外管理》道出了80后職場人的生存現實。
因此,有實力、有能力就自然有了底氣,這樣的職場人何時何地都不會擔心自己的職業前途,還會怕“不敢請假”嗎?事實上,80后“獨一代”們不僅需要看護假這類福利政策,更需要自己給予自己的底氣。
正所謂“當你是企業需要、不可或缺的人時,企業對你怎么都會遷就;反之,即使你再怎么低眉下目,也會被踢出局”。
那么,80后們目前普遍在職業市場的哪個層次?
80后,看看你在職業的哪一層?
縱觀人才市場,許多職位都已經將門檻設在了35歲(有較少一部分設在了40歲),那么80后們該怎么辦?還有職業生涯發展可言嗎?
HR們會毫不留情地告訴你一個現實:年齡的確是一個問題。因為從職業的角度講,一個人的技能在畢業后5-10年達到巔峰,而之后就會由于年齡和職業天花板的關系,呈現不進則退的狀態。而影響職場人狀態的,不僅僅是諸多客觀原因,更多是精力和體力都已經比不上年輕人。因此,如果不能在單位、專業領域有一定的地位,就難免危機四伏,職業風險增加。
那么,35歲以后我們到底該怎么辦?如果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35歲以上的職場人幾乎都已經開始升任管理崗,或者是技術骨干。如果你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基層打工仔,恐怕就很難有更多職場晉升空間了。正所謂“三十不立,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
一位資深HR對《中外管理》表示:在職場中,20歲左右的初入職場者大部分都是“齊頭并進”的發展;而到了30歲開始,就開始呈現“兩極分化”態勢,優秀者與平庸者開始明顯分層;而到了40歲,差別就可謂“天上地下”,有人已經獨擋一面、成為了管理層或骨干,而有的人只是每天庸庸碌碌。即使是同樣的教育和職場背景,也開始因為能力、努力、機遇等不同而拉開距離。
正如一位HR所言:80后中的一大批人成為了管理層,即使跳槽也是通過獵頭、朋友、客戶等人脈進行推薦,根本不會出現在招聘市場上;第二類成為了專業人士,正享受著“越老越吃香”的職業紅利,比如,律師、醫生、老師,這樣的人才依然炙手可熱;第三類成為了創業者,在為夢想奮斗的路上;第四類成為了公司核心骨干,個人技能助在單位不可或缺;第五類成為了普普通通的一般員工,或者有些已經被邊緣化。
然而,責任又是80后身上重要的壓力與動力源。因此,80后不僅僅需要一個獨生子女政策,更需要來自社會、親人的理解和支持。
80后,切記有能力才有休假的底氣!
那么,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為什么一些中年人的職場道路會越走越窄?越走越找不到方向?
“一是隨意選擇,二是缺乏耐心,三是思維僵化?!庇谘罂偨Y道。80后大學畢業時,流行的一句話叫做“先就業,再擇業”,那時的職業生涯規劃還是一個新事物,因為朋友推薦、看到了招聘信息、單位離家近、公司辦公環境好、行業相對收入好就是一份好工作?!翱梢哉f大多數職場人只看了短期利益,沒有長期的職業規劃,更沒有考慮機會成本,這就為中年后的職業困境埋下了伏筆?!庇谘蟾锌卣f,“同時,由于沒有耐心、缺乏長期思維,錯過了本來在職場中可以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升自己競爭力的機會。另外,思維僵化,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只看到了一條‘向上看’,進入管理層的路線,卻忘了“向內看”——成為某一技術領域的專家,或是“向外看”——根據自己的專業背景,去匹配其他崗位、公司、行業,實現橫向的擴展。”
目前,中國已經進入“萬元美金社會”,也新生了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啊滤?、愛美、孤獨’的消費趨勢,創造了更多可持續發展的‘堆雪球式’職業?!庇谘蟊硎?,“而職場人要想延長‘職業壽命’,就要靠多維競爭勝出,以及要有變量思維。”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職場中年人更為務實,他們不會再以社會地位、職務頭銜、公司規模視為職業要素,而是會關心自己的職業持續性與個人價值的體現。于是,我們看到了大量優秀人才的”降維就業“,他們拋棄了曾經光鮮的職業背景,比如大量明星、一線主持人參與到直播帶貨大潮中。
以往,很多人看重平臺對個人的成就??梢哉f,職業發展與平臺的高度息息相關。但是,隨著不確定時代的到來,產業周期、行業周期并不穩定,就連曾經的‘事業編制’都在許多單位中取消,還有哪些職業前景是一呈不變的呢?而職業機會和上升期卻可能稍縱即逝。
特別是,對于不少80后來說,專才往往多于通才。但隨著世界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充滿不確定性,趨勢變化也越來越快,時代主題也越來越豐富。只有復合型人、掌握專業技能又能跨領域運用技能的人,才能處理復雜事物。而未來的職場機會,往往需要‘人與技術’結合起來才能做成事。而這,往往需要中年職場人不斷學習、借力,并持續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
“職場人要抓住自己內心確定的優勢,明確自己真正的鐵飯碗就是個人能力、專業化的生存技能?!庇谘罂偨Y道。
對于80后來說,作為中國社會的獨一代,許多時代變革之痛,都烙印在他們身上。而只有當能力和可期的未來,成為他們真正的底氣時,一切現實的壓力才會被慢慢化解??上驳氖?,我們已經看到來自外界對于他們的理解與支持,以及他們發自內心的覺醒與篤定。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