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眼中的中美領事館:領事館減少意味著什么?

風暴眼中的中美領事館:領事館減少意味著什么?
2020年07月27日 03:09 環球時報

  原標題:【深度】風暴眼中的中美領事館:領事館減少意味著什么?

  【環球時報駐美國、奧地利、新加坡特約記者 秋辰 夏雪 辛斌 柳玉鵬 環球時報記者 谷棣】“鑒于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對美中關系的歷史意義,美國利用它作為一場指責游戲的替罪羊”“中國駐美大使館將暫時代管駐休斯敦總領館相關工作”“按照外交對等原則,27日上午,美國駐成都總領館也將關閉”。連日來,在美方單方面挑起事端,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后,中美兩國駐對方使領館的“命運”格外受到關注。有中國學者表示,以往美方對我駐美使領館施壓很常見,但這次“直接下手”,性質已完全不同。美國媒體認為,互關總領館事件表明,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系近年來惡化到“令人擔憂的程度”。還有國際媒體聯想到1999年“炸館事件”后,中美兩國使館如何應對的細節。無論未來中美關系是相對悲觀還是相對樂觀,兩國使領館都成了真正的前沿陣地。

  “戰斗到最后一分鐘!”

  據彭博社報道,中美建交后,隨著經濟、文化、旅游和人員往來增加,美中兩國除在對方首都互設使館外,中國在休斯敦、舊金山、洛杉磯、芝加哥和紐約設有領事館,美國在中國開設廣州、上海、沈陽、成都、武漢領事館。

  香港“亞洲時報”在線文章分析說,美方面指責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在美南部8個州“充當有系統地盜竊美國知識產權的前臺”,作為回應,中方關閉美駐成都總領館的部分原因是,“這座擁有1600萬居民的城市是中國軍事武器研究和生產的中心,也是一個新興的IT中心”,這包含著針鋒相對的暗示。

  美國國務院的數據顯示,中國在華盛頓有大約300名外交官,但其他領事館的外交官總數沒有披露。美國除了在中國內地設有5個總領館外,還在香港特區設有駐港澳總領館。報道說,“美國在華外交官通常有700至1000人,他們擔負從發放簽證到進行間諜活動等各種工作”。

  中國駐美使館辦公樓位于華盛頓西北區,由建筑大師貝聿銘設計、中國建筑人員施工建造。辦公樓外墻“入鄉隨俗”,用的是法國石灰石,與華盛頓地區眾多的石灰石聯邦建筑相協調,給人肅穆、莊嚴之感。行人走在街頭,就可看到使館內升起的中國國旗以及辦公樓上懸掛的國徽。《環球時報》駐華盛頓特約記者每逢重要節日或活動都會接到使館邀請,其中包括中美建交40周年論壇等。記者和當地很多華僑華人明顯感覺到,這幾年,應對美國政府發起的各種挑釁,中國使館工作人員的態度總是不卑不亢。2019年記者和朋友出席使館舉辦的國慶宴會,持請柬在門口排隊過安檢時遇到一些不明身份的華人來搗亂,當大家斥責這些人的無禮時,對方還有人想動手拉扯。好在這時,有執勤的白人警察上前制止了鬧事分子。

  休斯敦總領事蔡偉25 日發表公開信,表示中國政府對美南地區僑胞服務不會停止。“休斯敦總領館這次面對突發情況反應迅速,有理有據!戰斗到最后一分鐘!”一位在休斯敦生活了25年的當地僑界人士如此評價說。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是中美建交后中方在美國開設的第一個總領館,總領館被迫關閉,大家心情都很不好,很多人這兩天就此話題能聊到深夜兩三點。當地時間24日下午4時許,即美方要求休斯敦總領館關閉的時間一過,一些華人在總領館門前就目睹了美國聯邦官員和鎖匠來撬門的粗暴一幕。看到現在總領館被美方侵入,他們擔心日后即使恢復休斯敦總領館的工作,該處館舍也不能再用了。這位華僑表示,提起休斯敦為什么成為第一個中國駐美總領館所在城市,當地華僑華人都會談起新中國成立后國家領導人第一次訪美的細節——1979年鄧小平把休斯敦作為重要一站,不僅參觀休斯敦航天中心,還在看馬術競技表演時戴上“牛仔帽”。隨著休斯敦總領館開館,當地還組建了很多華僑愛國組織,和總領館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美國在不同的時間段,都會“找茬兒”攻擊中國政府,這也給駐美使領館工作帶來不小的壓力。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前,美方以人權等問題施壓中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那段時間在美工作,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現在駐美使領館面對的壓力和當時有所不同,當時還有“安全距離”,比如有些人借蘇丹達爾富爾等問題在使領館門前搞點抗議,但現在性質已不一樣——是美方對我外交機構直接下手。他分析說,休斯敦總領館何時恢復正常還不好說,還要看以后的情況,“不管美國誰在臺上,恐怕美中關系都要經歷一段相當艱難的時期”。

  關領館是把雙刃劍

  “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后的幾年,《環球時報》記者曾在中東某國家常駐,每次中國使館舉辦的活動,美國駐該國外交官員大都會“每請必到”。據他們反饋,中國使館舉辦的活動,他們覺得最安全。同樣,在中國的美國外交人員和機構也是如此。北京、廣州、上海、武漢、沈陽、成都,在中國內地這幾個設有使領館的城市,一批又一批美國外交官也見證著中國的穩定和發展。

  美國駐華大使館和領事館的官方網站顯示,在北京的美國大使館擔負著中美雙邊關系的使命,“作為美國國務院第二大海外建設項目,使館內有超過20個聯邦機構的(辦公室)”。美中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后,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于同年8月31日正式開館,現在,廣州是美國在全球最大的簽證中心之一。該網對1980年開館的上海總領館的描述是:“坐落在中國商業與金融中心的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包含來自美國國務院、商務部以及農業部的雇員,領區的總人口超過2.17億。總領事館簽證處簽發的非移民簽證數量在全世界美國使領館中排名第三。總領事館的美國公民服務處為居住在領區內的4萬美國公民以及每年訪問該地區的近150萬名美國游客提供服務。”美國有幾大領館這些年還建了新館舍。比如,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于1985年建館,最先的辦公地點在錦江賓館西一樓,剛開始時僅有6名美國官員和約29名當地雇員。如今,位于成都市中心南邊的領事館規模已擴大到有200多名員工,其中非中方雇員占到1/4。

  美國駐華使領館的外交官大多給自己起個“地道”的中文名。如駐廣州總領事李靖、武漢總領事傅杰明、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譚森以及剛“完成使命”的成都總領事林杰偉。林杰偉的夫人、知名美食作家莊祖宜近日還表達了對成都生活的不舍。美國近來向中國派遣了一些“可以說中文”的外交官,并稱這“反映了整個世界的大趨勢,以及美國政府所提到的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一面說著重要,一面又做些小動作。本月12日,美國駐華使領館在官方推特賬號發出一則污蔑“中國政府在新疆侵犯人權”的推文,并配有一張經過軟件PS處理、攻擊“中國商品是奴隸勞工制造”的圖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駁斥這種做法“實在是令人不齒”。因美國介入香港等問題,美駐華使館負責人最近被中國外交部緊急召見的頻率也有所提高。

  美國輿論也在掂量“關閉領館風波”可能帶來的后果。《華盛頓郵報》認為:“以牙還牙地關閉領事館可能會傷害美國的‘眼睛和耳朵’,而不是中國的。隨著實地接觸的渠道減少,中美兩國溝通和化解摩擦甚或危機的方式減少。一個擔憂是,即使這是選舉年的政治操作,但也讓下一屆美國政府修復兩國關系遇到困難。”美國彭博新聞社稱:“北京關閉美國駐成都領館的決定,不僅將迫使美外交官離開人口與德國相當的四川省省會,還將關閉一個美國監聽西藏事態進展的重要據點。”美國國務院前官員詹姆斯·格林也表示,中國想讓美國受到的傷害更大一些,所以選擇了成都,“關閉它就切斷了我們與西藏的聯系,這對我們是一個政治打擊”。《今日美國報》評論說,相互關閉外交機構、驅逐外交官的做法“聽起來很有戲劇性”,但通常也是一把雙刃劍。2012年至2014年擔任美駐俄大使的邁克爾·麥克福爾說:“打擊情報人員是正確的做法,但關閉領事館適得其反,最主要的受害者將是那些要拿到俄羅斯簽證的美國人。總的來說,我認為限制俄羅斯人和美國人之間的接觸不是一個好主意。”

  領館減少意味著什么

  中美這一波政治碰撞牽扯到各自的駐外機構,并引發國際上的特別關注。今日俄羅斯電視臺26日報道,對美國闖入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一事,俄科學院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所專家帕維爾·波德列斯內表示,在涉及其領土上其他國家的外交財產時,美國一直沒有改變自己的這種行為。2018年美國在關閉俄西雅圖領館時,美情報人員也曾試圖沖入俄領館。他認為,美方對中方外交機構的無禮行為,會進一步加劇雙方間的對立,而“惡化與北京的關系對特朗普有利,他就是把打中國牌當成競選活動的重點”。

  “2018年,我們沒有相對應要關閉美國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領館,而是提出關閉其在圣彼得堡的領館。”美對俄也發起過“簽證戰”“關閉領館之戰”,俄《消息報》等媒體的相關報道總是體現出“戰斗民族”的強悍。俄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研究所亞太研究中心主任洛馬諾夫認為,美國近期攻擊中國的言行,正在摧毀“過去40多年來中美關系所積累的一切”,特別是休斯敦總領館關閉“具有象征性意義”,因為它是中國在美開設的第一家領事館,建于1979年兩國正式建交的那一年。

  “盡管關閉領事館事關重大,但也并非沒有先例,特別是在兩國關系緊張時。” 奧地利電視一臺近日的報道也回顧了美俄前幾年如何相互威脅關閉對方領事館、驅逐對方常駐工作人員,并認為“為大選造勢的美國,不排除關閉其他中國駐美領事館的可能性”。奧地利《標準報》刊登國際法律師萊登穆勒的文章,專門提到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部隊悍然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事件,并譴責美國的做法。文章說,炸館事件激起中國民眾的憤怒,美國使領館門前爆發反美抗議活動,當時美國駐華外交官員也極力為該事善后。時任美駐華使館公共事務官員保羅·布萊克本2002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說,當時美國使館人員立即開緊急行動會議,通知所有工作人員及家屬待在外交公寓中,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布萊克本還假裝騎自行車路過使館,在街角停下來觀察動靜。那段時間,他還和在上海、成都領事館的同事保持聯絡,并協助大使尚慕杰草擬聲明,對炸館事件“深表遺憾和歉意”,呼吁兩國在未來應保持良好的伙伴關系。布萊克本總結說,應對炸館事件是“美國重大的外交失敗”。中國外交部前部長李肇星在回憶錄《說不盡的外交》中談到,在他擔任駐美大使的3年時間里,最難的日子莫過于1999年處理炸館事件,并詳細講述了如何與美方“吵”“斗”,如何“逼”美方道歉的經過。

  和處理炸館事件時中美兩國使館的緊張狀態一樣,眼下,美國駐成都總領館與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的工作人員身處政治風暴之中,壓力無疑是最大的。俄圣彼得堡遠東國家研究中心負責人基里爾分析說,中美互相關閉對方領事館并不意味著兩國之間的關系完全破裂,必須清楚這只是一種外交手段。他認為,領事館數量減少,意味著雙方發展合作的機會將減少,但美中徹底“脫鉤”不現實,即使未來不排除兩國召回大使的可能性,也不意味著兩國關系就會結束。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蔣曉桐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7-29 億華通 688339 --
  • 07-29 天正電氣 605066 --
  • 07-27 高測股份 688556 14.41
  • 07-27 西域旅游 300859 7.19
  • 07-27 華達新材 605158 8.55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