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向家瑩 來源:經濟參考報
繼臨時正逆回購、國債買賣后,中國人民銀行推出流動性管理新工具。央行10月28日發布公告,宣布在公開市場操作中啟用買斷式逆回購工具。專家表示,央行在此節點推出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有利于更好地對沖四季度中期借貸便利(MLF)集中到期,更有能力維護年末流動性合理充裕,為經濟穩定增長提供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展望未來,貨幣政策工具箱中依然“彈藥”充足,新一輪降準可能在四季度擇機落地。
根據央行公告,買斷式逆回購工具操作對象為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原則上每月開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過1年。公開市場買斷式逆回購采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回購標的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信用類債券等。操作結果將通過人民銀行官網相關欄目對外披露。
記者從接近央行人士處獲悉,與MLF采用單一價位中標不同,此次推出的買斷式逆回購采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機構根據自身情況可以選擇不同利率投標,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中標,機構的中標利率就是自己的投標利率。
“這既能減少機構在利率招標時的‘搭便車’行為,更真實反映機構對資金的需求程度;也由于沒有增加新的貨幣政策工具中標利率,凸顯該工具僅作為流動性投放工具的定位。”上述人士表示。
梳理央行現有流動性投放工具,根據期限由短至長,主要包括7天期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1年期的MLF以及投放長期流動性的國債買入和降準,其中1個月到1年的中短期流動性投放工具較為欠缺。
對此,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此次央行在現有工具基礎上推出買斷式逆回購,預計將覆蓋3個月、6個月等期限,增強1年以內的流動性跨期調節能力,進一步提升流動性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央行選擇此時推出新工具,可更好地對沖年底前MLF的集中到期。Wind數據顯示,11月、12月各有1.45萬億元MLF到期量,達到目前MLF余額的40%。再疊加政府債券發行、年末現金投放等,屆時銀行體系流動性可能面臨較大補缺壓力。
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啟用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工具,可以有效地平滑大額MLF到期引發的資金面波動,有助于保持年末流動性合理充裕,為經濟增長動能回升提供有利的貨幣金融環境。同時,也意味著11月和12月將不再大額續做MLF,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進一步淡化。
今年以來,為支持經濟回升向好,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箱頻頻“上新”,保證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7月,央行推出臨時正回購或臨時逆回購操作,在市場流動性飽和時,通過臨時正回購操作回收商業銀行過多的流動性,維護市場資金供求平衡。8月央行向部分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買入短期限國債并賣出長期限國債,進一步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
在董希淼看來,不論是臨時正逆回購,還是國債買賣操作,都是我國貨幣政策框架調整的有機組成部分,有利于豐富基礎貨幣投放渠道。
記者了解到,下階段央行將進一步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密切觀察前期政策效果,加快推動政策生效。貨幣政策還有充足空間和儲備,將繼續做好逆周期調節。
央行行長潘功勝日前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預計年底前視市場流動性情況擇機進一步降準0.25至0.5個百分點。此前,央行副行長陸磊也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強調,央行“將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就目前國內物價環境看,常規政策工具空間仍充足。考慮到年底前,推動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增量財政政策實施以及季節擾動等因素,資金面可能存在一定波動,為做好跨周期調節,不排除央行再度調降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另外,目前利率工具仍有空間,但面臨約束也比較明顯,央行需要根據實體經濟和物價情況相機而動,并兼顧內外平衡。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9月降息以來逆回購利率下行至1.5%,MLF利率下調至2%,短期來看價格端工具可能進入政策成效觀察期。預計央行可能會基于四季度金融數據修復成色,判斷后續政策利率的調降空間,不排除下一步MLF繼續接續逆回購利率下調的可能性。
責任編輯:韋子蓉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