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作者: 周艾琳
10月24日,增發萬億國債的消息正式落地。據新華社,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0000億元,增發的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
“今天(25日)債市走出來‘降息’的效果,本以為收益率會繼續上(對應債券價格跌)。”某資管機構的債券投資經理對記者表示,“沒想到債市表現很穩,市場可能預計央行會進一步穩定資金面。”
值得一提的是,萬億國債宣布在即的消息其實在23日就開始發酵,24日債市已提前大跌,這是對于債券供給攀升預期的提前反應。當天上午,10年期國債活躍券(230018)收益率走升近2BP,最高一度觸及2.73%。不過,25日開盤后,債券收益率不漲反跌并一路走低,收盤報2.703%。
目前,來自再融資債的供給壓力仍未消除,盡管經濟復蘇仍不穩固,但“債牛”可能步入尾聲,預計四季度債市將對資金面更為敏感。
消息落地后市場趨于穩定
利率債近期持續走跌,不過萬億國債消息落地后,市場趨于穩定。信達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最近由于特殊再融資債發行高峰,資金面已經偏緊,央行開始加大投放力度來配合。在財政發力的同時,貨幣政策需要配合。央行會加大配合力度,甚至不排除降準。”
他也提及,此次發的是國債,而不是特別國債,意味著列入第一本預算,用財政收入作為還款來源,計入赤字。“如果作為特別國債管理,意味著支出時參照第二本預算管理,不必像第一本預算那么嚴格和麻煩,支出時更加靈活及時。”
早前,資金面緊張程度已經頗高,不斷放量的再融資債和即將到來的國債增發預期加大了供給恐慌。中國貨幣網顯示,經歷9月末利率階段性高峰回調之后,10月16日開始,市場利率再度上揚,同業拆借和質押式回購的14天期產品上漲最為明顯。截至10月24日,衡量銀行間市場資金面松緊程度的核心利率——存款類機構7天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DR007)再度上行,較同期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購利率)高出20BP。
數據顯示,10月有5000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到期,上周央行開展了7890億元MLF操作,超額續做了2890億元MLF。本周逆回購將到期14540億元,加上千億規模的特殊再融資債券,市場壓力明顯。
從上周開始,央行已經加碼逆回購呵護市場流動性 ,連續兩個工作日凈投放均超7000億元,以對沖稅期高峰、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的影響。10月20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828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規模為年內次高水平。鑒于當日有95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而央行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7330億元,創年內新高。23日,央行逆回購操作規模8080億元,為年內第三高,對沖到期資金1060億元后,實現凈投放7020億元,為年內次高水平。
供給擾動未消、降準預期再啟
盡管如此,未來債市面臨的挑戰仍存。比起增發國債,再融資債的終極規模更引市場關注,這將進一步加劇供給對債市的擾動。
“不排除再融資債的終極規模會超出預期,此前市場甚至傳出2.5萬億元的規模,這也是近期在經濟復蘇仍較疲軟的背景下,債市仍持續回調的原因。”上述投資經理對記者表示。
機構數據顯示,自內蒙古率先公告擬發行特殊再融資債以來,有22地已發行或披露了發行計劃,規模合計超過9000億元。盡管國債收益率攀升,但特殊再融資債對城投債市場的積極影響正在顯現,部分地區城投債票面利率大幅下行、利差持續收窄。專家認為,特殊再融資債密集發行,有助于緩解市場對一些地區城投債務風險的擔憂。
在這一背景下,降準的預期又開始升溫。渣打大中華區及北亞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1萬億元國債發行需要在第四季度完成,今年將動用5000億元,明年將動用剩下的部分。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還安排允許政府提前使用部分明年的債務額度。”他認為,流動性需求可能會因此增加,預計四季度央行將降低大中型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50BP,以釋放略多于1萬億元的流動性,從而適應額外的債券供給。渣打目前維持對2024年第一季度降準25BP的預測。
該機構認為,這對2023年經濟增長影響將是溫和的。“我們的估算表明,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今年多支出的5000億元將通過財政乘數0.5倍,在4~5個月內提振經濟活動2500億元,約占名義GDP的0.2%。根據2020年使用抗疫特別國債的經驗,發行特別債券可能需要一個半月的時間。我們預計首批5000億元的支出將在今年12月某個時候進行,將提高第四季度經濟增長約0.1個百分點,達到5.7%的同比增長(之前預期為5.6%)。我們維持對2023年增長的預測為5.4%。”丁爽稱。
責任編輯:周唯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