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國際產業鏈重構行至中場,如何迎應考驗中國智慧。
近年來印度市場出現中國手機消失現象。第一財經援引經濟智庫全球貿易研究倡議的報告顯示,印度從中國進口的電子產品在2022到2023年間出現下降。這從印度海關和中國海關的統計中可得到印證。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6月,中國對印度出口565.31億美元,同比下降0.9%,進口94.96億美元,下降0.6%。印度海關數據顯示,印度手機自中國進口量從十年前的1.79億部降至2022年的219萬部,縮水接近99%。同時,印度蜂窩通信協會數據顯示,2023財年的前兩個月(4、5月),印度智能手機出口額達2000億印度盧比,是去年同期的二倍有余,其中5月出口訂單額達1200億盧比,50%由蘋果貢獻。
印度相對于中國電子產品進出口數據的大幅變動,是國際產業鏈深度劇變的縮影,對于中國來說,當前國際產業鏈重構重塑已經帶來了明顯沖擊,目前至少要從產業與金融兩方面審視之。
產業層面,中國在國際產業鏈上的穩鏈固鏈難度增加。目前不僅是印度制造,越南、墨西哥及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流等,都在改變中國制造的一枝獨秀。面對國際產業鏈的分布式布局,首先要用平常心待之;畢竟,國際產業鏈重構可看作是一個歷時5到8年的資本支出周期(朱格拉周期),中國加入WTO后迅速成長為世界制造工廠,大約歷經8年時間。
隨之,需基于戰略層面找尋迎應方案,即搭建多元化的與國際產業鏈掛鉤渠道,積極主動擁抱新的經濟全球化,避免在這場國際產業鏈重構中被逃逸,營造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雙向奔赴制度場景。
以走出去為例,目前國際產業鏈重構的核心是近市場布局,產業鏈安全性被賦予更高權重,國際產業分工重構基于市場消費能力展開布局。要適應新的經濟全球化,中國需走出商品貿易思路,積極培育資本投資思維,以順應雙邊貿易協定下更加嚴格的原產地標準,更好地利用中國在過去40年在國際產業鏈上積累的產業供應優勢。
其實,近年來正在崛起的印度制造、越南制造、墨西哥制造等,與中國供應鏈在當地的融合分不開。當然,這引發另一課題,那就是中國企業如何更好地國際化,如何應對印度等通過關稅等,增加雙邊商品貿易和投資成本,降低中國企業利潤匯出變現等能力的挑戰。
對中國企業來說,要分享國際產業鏈重塑紅利,就需入鄉隨俗、尊重當地法律,學會國際投資、本土制造,要樹立資本思維而非商品思維,要學會充分利用國際市場,加快推進境外資產的證券化,通過資本市場來變現收益,而非基于產業資本的思維致力于利潤變現。近年來印度、越南、墨西哥的資本市場都有著亮眼的表現,通過本地資本市場完成中國供應鏈的進入和退出等更為方便。
對于引進來,當務之急是真正推進伐毛洗髓的改革開放,真正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落實到微觀個體的選擇菜單中,繼續基于負面清單推動行政體制改革,用法律和制度將權力約束在具有公共外部性的公共服務領域,盡可能釋放市場的可信自由度,通過中國市場的深度和厚度,吸引資本安營扎寨,要知道未來,哪個市場提供的行動自由越充分,哪個市場具有渾厚消費力,哪個市場就能吸引更多投資。
之于金融層面,則是跨境資金流,尤其是美元流動性變化。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相對國際長期資本加速凈流入1478億美元,6月中國環比減持113億美元,為連續七個月減持美債,且續創十二年新低,中國香港拋售176億美元。
這預示伴隨國際產業鏈重塑重構,中國在國際收支上將面臨外匯儲備資產結構的變化,美元流動性風險及人民幣匯率壓力或將趨向常態化,中國亟須提升美元資產的變現能力,以未雨綢繆地緩釋國際收支風險,儲備更多資源應對不時之需。
當然,加速融入新的國際產業鏈,還需中國進一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為中國企業跨境投資布局提供防護型保障,這將使中國企業在海外的資產成為人民幣匯率穩定的重要市場力量,真正為人民幣國際化和可自由兌換營造深厚的市場基礎。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面對國際產業鏈的重構重塑,中國要化危為機,就需要對內通過改革活躍國內市場,為各類企業在中國市場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提升中國市場的深度和厚度;對外積極鼓勵和促進中國產業資本走出去,開放式地向國際社會分享中國產業供應鏈的福祉,暢通中國產業供應鏈,欲取先予地用跨境低交易成本換取更寬廣的國際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周唯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