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密集降費后,理財市場回暖之下,有理財公司聞風而動,選擇上調費率。
近日,方芳(化名)在準備購買某款理財產品時發現,相同金額的產品,費用較7月卻有明顯變化。在查詢公告后發現,產品的管理費率漲了0.1個百分點。在她看來,雖然差額不大,但對于這種費率折扣頻繁變動仍感到困惑。
近日,多家理財公司相繼宣布上調部分理財產品的銷售手續費或固定管理費。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上調費率并非普遍現象。本質上是由于目前理財市場相對回暖,此時上調費率抵觸性較弱,部分機構基于經營策略考量進行靈活調整。
有機構上調理財產品費率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市場銷售費率普降背景下,近期中郵理財、華夏理財、興銀理財、廣銀理財等多家理財公司旗下都有產品“逆勢”上調產品銷售手續費、固定管理費,其中銷售手續費上調幅度在0.01~0.2個百分點;固定管理費上調幅度在0.01~0.3個百分點左右。相較此前理財產品降費潮中的內卷價格戰,此次回調幅度并不算太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調理財費率的產品覆蓋范圍較廣,包括權益類產品、固收類產品、現金管理類產品。
其中部分理財產品費經歷“先降后升”的過程。例如中郵理財某款零錢寶理財產品,根據公告,該產品曾在2023年7月1日~2023年7月31日設置優惠利率,將銷售手續費從0.25%/年下調為0.12%/年,將固定管理費從0.15%/年降為0.05%/年。而僅1個月后,其費率上調0.01個百分點,將銷售手續費上調為0.13%/年,固定管理費上調為0.16%/年。據最新公告,預計9月將恢復正常費率,即銷售手續費0.25%/年,固定管理費0.15%/年。
與之類似的還有廣銀理財某款人民幣理財計劃,在近期公告中該產品擬將銷售費由0.3%/年上調至0.4%/年,固定管理費則由0.2%/年上浮至0.5%/年。今年3月這款產品的銷售費率剛剛經歷下調,由0.3%/年降至0.2%/年。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上述上調費率更多是基于經營“戰術”,例如廣銀理財該款人民幣理財計劃主要針對的是高凈值客戶,加上近期收益回暖,客戶對費率敏感性不高。而中郵理財產品則明顯具有季節性,在6月理財規模收縮后,7月降費讓利,后續再逐漸調回正常水平。總體來看,這或許并不能表達費率已呈上升趨勢,但從某種意義上說明,在理財規模回暖之下,理財公司從原本集中內卷降費讓利,逐漸到“有升有降”,回歸常態。
降費是策略并非目的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此前理財費率戰雖然看似聲勢浩大,但由于客戶本身對于管理費率、銷售費率的敏感度不足,因此效果相對有限。“理財本身的凈值波動才是客戶更關心的。相比之下0.1個百分點的變化,很少有客戶會注意到。”她補充說道。
國信證券分析師孔祥也指出,單純降費價值不大。目前若干理財產品采取較大膽的收費模式(如凈值1元以下不收管理費),但募集規模并未顯著超預期,客戶更關注賺錢效果。
此外,費率變動與理財市場的“冷”、“暖”息息相關。市場“冷”時,理財公司傾向于降費讓利。回顧2022年,3~4月權益市場回撤期,以及11~12月債市負反饋期間,理財機構較為普遍地選擇為理財投資者減費讓利,以避免客戶因收益回撤導致大規模贖回產品。
今年的理財“降費潮”發生在6月底7月初左右,彼時理財市場正面臨一輪波動。6月15日~6月25日,人民幣理財產品單位凈值下跌共有2007只,占比為8.7%,較前一周期占比明顯增長。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3年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國共有265家銀行機構和30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5.34萬億元,同比下降13.1%。
部分理財機構為防止客戶流失,開始紛紛“內卷”費率。中信證券6月發布的報告顯示,現金管理類產品、純固收產、固收+產品、偏債混合產品最新平均費率相比初始費率分別下調了8、2、2、3bp,其中現金管理類理財受到現金理財的新規影響,下降幅度最大。
不過,近期理財回暖信號則相對顯著。國金證券研報也顯示,7月理財規模正快速回升。根據該機構數據分析,6月最后一周理財存續規模季節性減少7138億元,但7月前三周規模快速回升1.27萬億元。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對第一財經表示,今年理財公司調整產品費率的現象較多,下調產品費率大多發生在投資環境不佳、理財產品凈值下降、理財公司搶占市場份額的情況下。近期理財產品凈值逐漸回升,尤其是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業績表現良好,此時上調部分產品費率對理財產品的收益影響較小,投資者相對容易接受。
此后費率變化趨勢如何?“在資管行業競爭加劇趨勢下,理財產品降費讓利現象將會越來越常見,但降費是策略并非目的。”劉銀平認為作為盈利性機構,理財公司在產品費率調整方面靈活性較大,不同時期、不同產品的收費模式會有一定差異。
“從海內外的發展趨勢來看都是逐漸走低的。”金融監管專家周毅欽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資管市場頭部效應明顯,隨著規模的逐漸擴大化,費率本身存在一定的下降空間。同時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升級,管理成本也在不斷下降。
從盈利能力來看,理財產品在費率調整上或仍有一定空間。根據中信證券研報統計,2022年度,披露盈利數據的21家理財子凈利潤高達309億元,比收入最高的21家公募基金的凈利潤高了6.37%。同向對比來看,理財子的凈利率整體在64%以上,比頭部公募基金盈利更高。原因可能在于借助母行的渠道優勢,理財子的營銷成本遠低于后者。
責任編輯:宋源珺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