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要80元,出租車漫天要價,安檢排隊太長差點誤機…你在機場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首屆金跑道獎·國內機場口碑評選”正在進行!【點擊投票】為機場打分,你說了算!
“回歸”探路者難挽業績跌勢
來源:北京商報
作為國內戶外用品上市第一股,探路者近年來業績持續低迷。近日,探路者發布2018年三季報顯示,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持續下跌時長達13個季度。此前,探路者曾攀登到令國內同行難以望其項背的高峰。也許是為謀求更大的前景,2015年探路者開始布局三大事業群進行多元化發展。但此后探路者業績接連下滑。于是,探路者聯合創始人王靜十年后回歸,大刀闊斧“砍”向多元化,重回主業。但“船大難掉頭”,探路者的新戰略目前成效并不明顯。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國產戶外品牌,回歸主業的探路者需要重新梳理戶外用品市場的格局,給探路者品牌進行重新定位。
凈利連跌13季
近日,探路者發布2018年三季報顯示,營收實現12.42億元,同比下滑36.48%;毛利潤實現3.766億元,去年同期為4.133億元;歸屬凈利潤同比下滑68.85%至2530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這已是探路者連續13個季度出現歸屬凈利潤下滑。從2015年三季度開始,探路者就出現歸屬凈利潤雙位數下滑。彼時,探路者營收實現19.41億元,同比增長92.63%,但歸屬凈利潤同比下滑17.88%至1.465億元。而在2014年三季度,探路者營收同比增長21.04%至10.08億元,歸屬凈利潤同比上漲25.95%至1.784億元。通過比對這兩年數據不難發現,探路者雖然在2015年三季度營收幾乎翻了一倍,但是歸屬凈利潤卻同比下滑了3000萬元之多。
探路者被喻為“中國戶外用品第一品牌”,成立于1999年。在2008年成為“北京奧運會特許供應商”,2009年,探路者成功登陸創業板。在上市前兩年,探路者歸屬凈利潤均保持高達三位數的增長,營收增速也均超過60%。上市后的四五年時間內,探路者營收和凈利潤也同比保持兩位數的增幅。
但在短暫輝煌過后,探路者業績開始下滑。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在探路者歸屬凈利潤持續下滑的13個季度中,有5個季度是營收和歸屬凈利潤雙降,其余均表現為增收不增利。其中,2016年探路者營收下滑24.42%至28.78億元,歸屬凈利潤也同比下滑近四成。
對此,探路者在2016年年報中表示,雖然經營管理表現均表明公司實際經營質量得到有效提升,但在國內零售消費整體低迷、戶外行業競爭持續加劇的背景下,以及受公司庫存降解、對用戶服務職能投入增加、旅行服務板塊升級轉型、計提了大額資產減值準備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公司營收和利潤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除了探路者財報中的解釋,探路者業績不佳與產品售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時發現,探路者新舊款均有較低折扣,這使得原本定價就不高的探路者再次壓縮了利潤空間。值得關注的是,在低折扣的同時,探路者定價也在調低?!按饲疤铰氛咴鲃訉Ξa品降價,但幅度并不大?!币晃惶铰氛叩陠T對北京商報記者說。
“探路者業績持續下滑原因在于它的轉型并不徹底。”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稱,此前,探路者為進一步擴大業務版圖,開始布局多元化,但貿然行動不僅沒能為探路者帶來利潤回報,反而拖累了主業發展。
對此,北京商報記者聯系探路者進行采訪,對方表示,基于國內戶外行業未來的發展空間潛力、公司已在國內戶外用品行業建立的綜合競爭力及現階段公司發展的整體情況等因素綜合考慮,公司于2017年明確未來發展戰略。
多元化成包袱
談到探路者的多元化謀篇,還要從2014年說起。那時探路者順風順水,業務如日中天,于是對延展業務鏈有了野心。2015年初,探路者制定了新的發展戰略計劃,通過涉足旅游服務和大體育等向多元化延伸,以期與主業相互帶動。
由此,探路者規劃了三大事業群,分別為戶外用品、旅游服務、大體育。其中,戶外事業群以多品牌戶外用品業務的研發、運營及銷售為主;旅行事業群主要提供體驗式旅行;體育事業群以滑雪場運營及投資業務為主。同時,探路者將公司名稱由“北京探路者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改為“探路者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這一系列的動作,被業內人士看作是探路者弱化“戶外用品”標簽的動作,也表明了它進一步深化多元化業務的決心與信心。
此外,為了推動三大事業群盡快成型,探路者先后出資或收購了多家體育和旅游公司,包括易游天下、綠野、探路者戶外安全、樂動天下、Fittime、奧美健康以及冰世界等項目。
讓探路者沒有想到的是,涉足多元化業務后不久,不僅沒能達到預期,甚至成為了拖累集團業績的“包袱”。以2015年財報為例,探路者歸屬凈利潤出現上市后的首次下滑,同比下降10.5%至2.634億元。探路者在公告中解釋稱:“旗下旅行業務子公司易游天下的經營情況持續惡化,導致探路者整體凈利潤虧損0.23億元,給公司合并口徑的凈利潤造成了負面影響?!?/p>
然而,到了2017年,探路者營收同比增長5.41%至30.34億元,但歸屬凈利潤已經暴跌151.24%,并出現8485萬元的虧損。按行業劃分,探路者戶外用品行業實現營收14.2億元,營收占集團整體的46.81%,毛利率為44.34%;旅行服務業務營收實現16.11億元,占總營收的53.12%。雖然旅行業務營收占比已經過半,但毛利率僅為3.07%。而體育相關業務的毛利率雖然與戶外用品行業相持平,但是收入占比僅為0.07%,僅有215.8萬元。由此可見,戶外用品仍然是探路者凈利潤的主要貢獻者。
對此,探路者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總體營收上漲是由于旅行服務業務中的國際機票業務量增加,旅行服務收入增長明顯,而歸屬凈利潤出現虧損主要是由于公司戶外板塊主業受報告期內公司管理層更迭等因素影響,整體經營業績未達年初目標。
在紡織服裝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看來,多元化并非壞事,但戶外服裝品牌在多元化的前提下,首先應該夯實主業基礎,同時還需考慮多元化是否能和主業形成互補借力,而不能形成“兩張皮”的割裂狀態。
“掉頭”并非易事
鏡頭轉向2017年11月底,探路者管理層完成換屆選舉,聯合創始人、實際控股人之一的王靜十年后重新回歸,當選為新一屆董事會董事長兼總裁。此前,有知情人士透露,王靜2007年離開探路者是為了摘掉家族企業的帽子。
熟悉探路者的人都知道,探路者是王靜和盛發強夫妻倆一起創立的品牌,但是兩人在業務上卻是截然不同的風格?!笆l強擅長搞市場,王靜擅長搞產品?!鄙鲜鲋槿耸勘硎?,探路者上市之后,盛發強癡迷于搞多元化投資,但賠了不少,甚至主業也被拖累。
這也迫使王靜不得不重新回歸探路者。王靜一上任,首先在2017年財報中提出回歸主業的想法,并開始逐步進行剝離及退出旅行、體育等領域中與戶外主營業務相關性較小的業務和投資項目。
不過“船大難掉頭”,探路者回歸主業其實還尚需時日。今年三季度的業績預告中,探路者表示:“探路者新一屆管理層不斷推進線下店鋪形象的升級改造,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戰略和管理措施效果的全面呈現及落地仍需時間?!?/p>
事實上,探路者宣布重回主業實際上也面臨眾多挑戰。2016年,眾多品牌開始加碼中國戶外市場,先后有跑鞋品牌Altra、法國越野跑裝備品牌Raidlight、德國專業戶外背包品牌TATONKA塔通卡等進入中國,在加上北面、樂斯菲斯、凱樂石、迪卡儂、樂途、諾詩蘭等早已布局國內市場的國內外品牌,中國戶外用品市場變得異常擁擠,競爭也更加膠著。
同時,伴隨消費升級,社會消費理念也在逐步變化。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行業的競爭將朝著企業綜合實力的競爭而不斷深入”。
程偉雄也指出,中國戶外用品市場非常龐大,探路者回歸初心也是業績逼迫。探路者需要彌補上市以來不務正業帶來的窟窿并非易事,連續業績不振就說明這個問題;回歸主業的探路者需要重新梳理在戶外用品市場的格局,搞清楚面臨什么樣的競爭環境,做好內外部優缺點與機會點分析,給探路者品牌進行重新定位。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白楊/文 高蕾/制表
責任編輯:李鋒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