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作者: 亓寧
[ 從人均報酬來看,多數上市銀行人均薪酬維持在30萬元以上,相比2021年,去年有22家下降。 ]
近年來,盡管金融行業就業熱度有所下降,但金融機構高薪仍是熱門話題。隨著上市銀行年報披露完畢,各行2022年薪資大體情況也浮出水面。
第一財經記者綜合銀行財報和Wind統計,去年42家上市銀行員工薪酬總額約為9934億元,較2018年增長28%,相比上年末增長5.8%,增速較2021年有所回落;4年間,銀行薪酬總金額增長了2182億元,同期,行業年度營業收入增加了1.22萬億元,凈利潤增長了約4826億元。
從人均報酬來看,多數上市銀行人均薪酬維持在30萬元以上,相比2021年,去年有22家下降。其中,中信銀行人均薪酬以62.45萬元居首,還有南京銀行、江蘇銀行、招商銀行等10家人均薪酬在50萬元以上。縱觀近5年變化,銀行間員工人均報酬差距最大在2020年達到41.17萬元高點,去年則降至33.28萬元。
255萬銀行人分萬億報酬
具體來看各銀行情況,2022年有5家銀行員工總數減少,其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分別減少6502人、2916人、140人,另外,江陰銀行(-20人)、西安銀行(-4人)總員工數略有下降。不過,從員工總報酬來看,5家銀行除西安銀行略降外,其余4家均有不同程度增長。
截至去年年末,上市銀行金融人合計約有255萬人,繼續保持了人員增長,相比2018年末增加約10.52萬人。國有大行中,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總員工數在40萬人以上,分別為45.23萬人、42.76萬人,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總員工數分別在35萬人、30萬人以上,郵儲銀行、交通銀行員工數分別約為18萬人、9萬人。招商銀行是唯一一家員工數在十萬人以上的股份行。
城農商行員工多數在萬人以下,有12家上市銀行員工數在5000人以下,其中,蘇農銀行、江陰銀行、無錫銀行員工數不足2000人。
去年全年,42家上市銀行員工薪酬總額約為9934億元,較2018年增長28%,總金額增長了2182億元,同期年度營業收入增加了1.22萬億元,凈利潤增長了4826億元。
相比2021年,2022年上市銀行薪酬總金額增長了約930億元,增幅5.8%,有所回落。員工總報酬最低為江陰銀行5.91億元,最高為農業銀行1474.64億元。總薪資超千億元的上市銀行從2021年的3家增加至4家,除農業銀行外還有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職工薪酬分別約為630億元、394億元,招商銀行以638億元總薪酬比肩國有大行。
22家人均薪酬減少
按照行業總報酬支出和總人數,銀行業人均收入水平大約為39萬元。不過銀行之間差距較大,2018年以來,行業人均薪資最高值與最低值差距從35.41萬元擴大至2020年的41.17萬元之后,逐漸收窄,去年差距縮減至33.28萬元。
2022年,共有11家上市銀行人均薪資超過50萬元,比2021年減少1家。其中,中信銀行以62.45萬元人均報酬居首,是唯一一家人均報酬超過60萬元的上市銀行,也是繼2020年之后再次超過60萬元。其余10家“高薪”銀行陣營以股份行、城商行為主,包括南京銀行、江蘇銀行、招商銀行、浙商銀行、興業銀行、杭州銀行、寧波銀行、民生銀行、上海銀行、平安銀行。
國有大行中,交通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人均薪酬分別為42.89萬元、35.98萬元、34.97萬元、33.56萬元、33.54萬元、32.61萬元。
股份行中,除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浙商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6家人均薪酬超過50萬元外,光大銀行、浦發銀行分別為47.01萬元、44.98萬元,華夏銀行人均薪酬為38.64萬元。
總體來看,2018年、2019年、2020年,人均薪資30萬元以下的上市銀行分別有10家、8家、10家,2021年驟減至1家。到了2022年,30萬~40萬元依然是主要薪酬范圍,40萬元和30萬元梯隊銀行各有12家、18家,常熟銀行仍然是唯一一家人均薪酬在30萬元以下的銀行,人均29.16萬元,較上年略降。
相比2021年,去年有22家上市銀行人均薪酬下滑,數量僅次于疫情沖擊明顯的2020年,降幅在0.11%~8.98%之間。2019年~2021年,人均薪酬下滑的上市銀行各有11家、27家、2家。
具體來看,渝農商行、南京銀行、平安銀行、滬農商行、廈門銀行人均報酬降幅超過5%。從金額變化來看,南京銀行人均收入下滑最多,由上年的62.78萬元降至58.55萬元,人均減少4萬多元;渝農商行、平安銀行人均減收超過3萬元。
盡管去年行業經營壓力不減,但仍有20家上市銀行人均收入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有9家上市銀行人均薪酬上漲超過5%,其中包括除中國銀行外的5家國有大行。成都銀行增幅最為明顯,人均薪酬由2021年的39.06萬元增加至43.63萬元,增幅11.7%,中信銀行人均收入也增加超過4萬元,紫金銀行、蘭州銀行、瑞豐銀行人均收入增長均超過2萬元。
薪酬規范逐漸完善
第一財經記者翻閱財報發現,有多家銀行披露了反向討薪進展。比如,招商銀行在年報中提到,2022年該行對2876名員工追索扣回績效薪酬總金額5824萬元,相當于人均退薪2.03萬元;渤海銀行也有370人被追回1760萬元,相當于人均退薪4.76萬元。
工商銀行、光大銀行、哈爾濱銀行等也提及相關舉措但未披露數據,其中工商銀行稱,截至年報披露日,其高級管理人員及對總行風險有重要影響崗位的員工2022年度不涉及績效薪酬需追索扣回相關情形。
2021年1月,銀保監會曾發布《關于建立完善銀行保險機構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的指導意見》,要求銀行保險機構根據風險暴露情況追回不當發放的績效薪酬,強化薪酬與風險承擔的一致性。持續開展薪酬延期支付情況現場檢查和評估,同時要求加強薪酬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和透明性。去年8月,財政部也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國有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金融企業應當制定績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績效薪酬追索扣回規定適用于已離職或退休人員。
目前來看,上述規定已經在執行當中。銀保監會今年3月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95%以上機構已制定并實施了績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特別是在一些高風險機構,相關制度為追究違規高管責任、挽回資產損失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山西5家城商行合并重組期間,對61名高管和關鍵崗位人員追索扣回績效薪酬3359萬元。
部分銀行還在去年財報中披露了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具體原因,其中江西銀行稱,該行主要對不良資產形成負有責任的人員,按不良責任本金大小進行認定,并追索扣回相應績效薪酬。另有多家銀行提到已制定并實施了績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相關機制,但并未披露數據。
據Wind數據,管理層報酬靠前的幾家銀行(主要為股份行、城商行)2022年相關金額多數有所下降,多家國有大行管理層薪酬有所增長。不過,相關數據多數并非管理層報酬的最終金額。(注:文中所指員工薪酬按照財報應付職工薪酬期末余額-應付職工薪酬期初余額+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計算,為稅前報酬。)
責任編輯:李桐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