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摩托羅拉、威圖......接下來死掉的大牌將會是誰?
2月2日,《中國經營報》報道稱,LG北京辦事處的代表表示,“手機業務退出中國了”。
消息一出,頓時傳得沸沸揚揚,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2月5日,北京商報記者得到相關人士的確認,LG官方并沒有宣布這個消息,但LG手機確實早就退出了中國市場。另有消息稱,LG還將會逐漸取消高端手機業務。
但日前韓媒ETNews的一篇報道將這個消息徹底否決了。據其報道,LG電子在韓國總部的營業部中針對中國市場建立了一個特別小組,職能是找出LG智能手機在中國市場失敗的原因、建立戰略以及準備回歸中國市場的方案。
無論LG是否真的確定退出中國,無法否認的是,LG手機在中國已經很弱勢。
LG手機官方認證微博早于2016年9月底時就停止了更新,LG手機的身影在電商平臺也已經很少能夠見到。
在LG手機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內的8個產品中,只有一款是手機,這款手機產品在北京地區還顯示無貨;而在LG天貓官方旗艦店和國美網上商城中卻連這惟一一款手機都沒有。
蘇寧易購上,LG手機產品只有一家第三方店鋪在售,而且只有個位數的用戶評價。
而在實體店,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基本上看不到LG手機的專柜和產品。有消費者直言:“現在國外的品牌只知道蘋果和三星,國內的手機品牌倒是知道得比較多,LG已經是歷史了。”
做手機,它一開始還算挺認真
LG電子是LG集團規模最大的子公司,在消費類電子產品、移動通信產品和家用電器領域內的全球領先者和技術創新者。
曾是谷歌Nexus 4和Nexus 5手機的代工廠商。
最為輝煌的時期是2011年,LG手機的全球銷量僅次于三星和諾基亞,位居世界第三位,直到2011年末,蘋果才憑借iPhone4系列產品超越LG。
在諾基亞快速沒落后,LG頂替了諾基亞,并一直保持第三的位置到2013年。
給人印象最深的當屬2006年,LG推出進軍手機行業的經典旗艦chocolate,采用了當時最流行的滑蓋設計,風格上體現了韓式美學的時尚、個性和差別化。
廣告詞“i chocolate you”幾乎洗腦,大牌明星的代言,3500元起的售價也是一時無兩。巧克力上市一年中國銷量超60萬臺,受此影響當年LG手機在中國的總銷量達到300萬臺。
到2008年,巧克力系列手機在全球的銷量超過2000萬臺。
2017年,LG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位列第七。但實際從2012年開始,LG手機市場份額已經大幅下滑。
2014年至2016年,變化更為明顯。
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TOP 10,LG出貨量年比增長2%,而在手機出貨量整體年比下滑4%的中國市場,已淪為“OTHERS”,基本消失。
雖然沒有LG官方提供的中國市場2017年的銷售數據,但是據估算2016年全年LG手機銷量僅為16萬部。
這是什么概念?
當年中國智能手機總銷量有4.8億部。就算是國產手機出貨量排第七的金立也賣出了2000多萬部——但還是欠錢無數!
同時,2017年LG主要旗艦機也均未在中國上市,已與退華無異。
連續十個季度虧損
導致LG手機退出中國市場的最直接因素,無疑是財報上令人寒心的數字。
憑借高端家用電器和電視品類產品的強勁表現,但手機業務完全就是一個“累贅”。LG的移動部門已連續11個季度處于虧損狀態。
根據LG電子官方公布的關于2017年第四季度財報,LG整體營收17萬億韓元,實現了15%的營收增長;但LG移動部門的虧損在第四季度已達到1.92億美元,超過LG電子利潤的一半。
LG手機退出中國市場的聲音從3G時代的2012年便已傳出。
當時LG手機中國區大幅裁員,稱等待4G時代的到來。但無論是3G還是4G時代,相比蘋果和三星,LG手機在中國這一所有廠商都奮力爭奪的市場敗落了。
業內認為,LG手機之所以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根本原因在于固步自封。其缺少的并非技術和設計力,而是產品思維、用戶思維的明顯不足。
站錯隊形,錯失3G市場
2008年到2011年這段智能手機市場用戶培養階段,也是3G時代的普及階段。
智能手機和3G的普及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為了抓住這個大風口,各大手機廠商要么抓緊站隊抱腿,要么自主研發操作系統。
蘋果有ios,谷歌有安卓,微軟有Windows Mobile,三星有BADA(之后還開發過LiMo、Tizen),諾基亞轉投Windows Mobile之前還有Symbian,中國移動還開發過開放式操作系統OMS。
而LG錯估形式,認為中國市場短期內還會以功能機為主。直到2009年,匆忙站隊,選擇了Windows Mobile 6.5和中國移動的OMS系統,2010年底才推出其第一款智能機。
蘋果在做手機之前就有龐大的粉絲群體,安卓也憑著開源優勢和眾多手機廠商的加入快速占領市場,三星一邊自主研發操作系統一邊也主動擁抱了安卓。
LG則在重要的用戶培養階段徹底失去了占領市場的機會,在2011年底才推出第一款安卓機,也才有了2012年上演“退出中國市場”的所謂“4G戰略”。
通信世界網總編輯劉啟誠也認為,LG跟不上市場趨勢,“盡管LG手機的產品質量很好,但不管雙攝、大屏、全面屏還是AI功能,LG都沒有真正重點推出過,依然固守自己當年的舊技術。而國內的手機廠商,包括華為、OPPO、vivo還有小米,在引領潮流的關鍵技術方面一步都不曾慢下來,甚至蘋果、三星這樣的手機巨頭都時刻把握著市場的脈搏。”
三大問題
4G時代的迅速到來,讓整個市場硝煙四起,廝殺要比3G時代更加殘酷,LG在中國市場敗得也更加徹底。
1、市場策略問題
首先,不重視運營商合作。
因為在智能機領域的布局落后一拍,研發始終落后于市場,導致LG電子為運營商開發的3G智能機產品同樣落后。
并且,相比蘋果、三星等國外品牌以及中國手機品牌的積極合作,LG與運營商的合作一直積極性不夠,與各地運營商關系久疏,結果是2011年至2012年中國運營商3G業務大爆發時,LG全面潰敗。
其次,模仿三星的直供策略。
2011年時,看到三星直供銷售模式收效甚好,LG盲目跟進。相比三星,LG在中國本身就沒有品牌優勢,且產品線短缺,不像三星那樣覆蓋中高低,產品線豐富,渠道方面也不具可比性。
更重要的是,直供模式需加強銷售組織,而LG手機在中國卻逐步消減營銷架構組織。從全國40家選擇經銷商中一番篩選后開始直供,結果僅維持3個月即告崩潰。
2012年對中國市場的“放棄”,令LG電子再無新機型可供,這次渠道改革也無疾而終。
2、產品策略問題
我們都能夠感受得到,近幾年,在4G時代大潮中,國產手機品牌的迅速的崛起,且國人對于智能手機的認知早已過了只認“外國大牌”的階段,要看設計,看硬件參數,看技術。
國產品牌手機無論在產品設計,還是軟硬件性能上,都已十分成熟,也紛紛出海開拓,在全球手機市場占據越來越大的份額,十之七八。
如果從近年來國內手機產品的發展看,緊跟主流趨勢,主打旗艦產品彰顯技術實力,輔以中低端產品線沖量,指紋識別、大屏、窄邊框、超薄機身、雙鏡頭、全面屏、曲面屏等,都積極向尖端主流趨勢靠攏,硬件方面,國內廠商也紛紛和高端芯片廠商合作,同時具備研發能力的廠商也在開發自主芯片等技術。
LG的產品策略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盡管LG每年推出新款旗艦機型,且不說到2013年底在中國只有6萬臺銷量的G2手機,以及之后銷量均難以用市場份額來計數的G Flex、G3、G4等產品,僅2016年16萬臺手機的估算銷量,就難做評價。
自2016年其在中國市場推出G5 SE后,再無新品登陸中國市場,被遺忘的下場可想而知。
以2017年推出的旗艦機Q8為例,5.2英寸2K分辨率IPS量子屏,驍龍820芯片,4GB RAM,32GB ROM(支持擴展),后置平行雙攝,分別是1300萬長焦和800萬廣角,前置500萬像素。毫無競爭力的硬件配置,售價卻接近599歐元。
價格、配置、設計,從哪一方面看,如果放在國內市場,基本就是淪為炮灰的下場。
3、營銷策略問題
基于上述兩點,LG徹底失去了功能機時代的品牌優勢及產品競爭力,進而導致在2013年之后采用的電商銷售模式也無法奏效。
同時,4G時代中國手機市場的廝殺還重點體現在營銷方面。
LG當年為巧克力系列手機請韓國大牌明星代言,拍攝華麗的電視廣告,但在拼“互聯網”的4G時代,LG手機的營銷基本等于無。
蘋果和三星不用說了,很早就開始做體驗店,也早已開始執行新機“中國同步首發”,表現出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
復興無期?
至于LG手機會否再次重返中國市場,劉啟誠持有懷疑的態度。他認為,LG手機重返中國市場的可能性很小。中國手機市場,除了蘋果和三星,大量的市場份額都被國產品牌所占據,而這些企業對于市場的風向反應都很快,競爭非常激烈。
另有業內人士猜測:“未來,LG手機小規模回歸中國市場的可能性隨時存在,但不會有太大出路,因為該公司在移動業務方面不舍得投入,而做手機是需要大規模資金投入的,因此很難得到回報。”
國產手機崛起
不得不承認,LG退出中國市場,與中國手機廠商的崛起有關。
以華為、OPPO、vivo、小米等為代表的中國手機廠商,短短幾年時間就成為全球銷量排名前列的大廠商,一年銷量動輒在1億部左右。中國手機廠商的兇猛攻勢,連三星在中國市場的市場占有率也從巔峰時的20%降到現在的2%左右。
不僅在國內市場,國產手機品牌這兩年在海外市場也“混得風生水起”。
截至2017年3月底的2016-2017財年,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小米、OPPO、vivo在印度的銷售額大幅增長至2252.7億盧比(約合226億元人民幣)。其中,vivo較上一財年銷售額增長6倍左右,小米和OPPO增長近8倍。
在東南亞,出海的中國手機品牌同樣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2017年三季度,OPPO以17.2%的市場占有率在東南亞市場位列第二,緊隨其后的則是vivo,市場份額為4.6%。
國產手機是怎么玩起來的?
極具代表性的小米,連著幾年上春晚廣告,直播火起來那年,雷軍本人開直播。
幾乎所有國產品牌,都在積極擁抱互聯網,營銷渠道全面覆蓋傳統媒體、網站、新媒體平臺、個人自媒體、微博,邀請當紅明星做形象代言,發布會現場邀請網紅直播,品牌創始人、公司大佬親自登臺演講推介……
為了給自家品牌和產品造勢、打影響力,各種營銷手段花樣百出,讓人眼花繚亂,都力求在這個信息大爆炸、人的注意力高度碎片化的互聯網時代抓住手機用戶哪怕一秒鐘的關注,用戶群玩什么,營銷就做到哪里。
如今中國市場的競爭是十分可怕的。
這一點,LG自己也很清楚,輸的不冤。在今年的CES大會上,LG表示,近3年一直在虧損,損失近20億美元。2018年,除了退出中國市場,還計劃減少推出新款手機,以減少虧損。
實際上LG不僅僅是完全退出中國市場,根據韓媒的消息,LG將會逐漸取消高端手機業務,也就是說未來V系列和G系列手機將不復存在。但放棄高端手機的開發意味著壯士斷腕的決心,從此LG將與高端手機的形象無緣。
市場很殘酷,3G、4G時代死掉的手機廠商多為曾經的一方霸主。
有業內人士指出,LG手機落敗就像過去的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品牌,雖然經歷過輝煌,一旦被時代拋下,就很難東山再起。不光是LG,蘋果等外資品牌如今也是今夕不比往日,盡管2017年依然是手機市場的增長年,但蘋果在主流品牌中的增幅最低。
“國產手機品牌就像源源不斷的泉水,流過每個國家和地區,留給其他品牌的空間越來越小,而這些品牌也要隨時警惕著被淹沒。”
HTC、摩托羅拉、威圖......接下來死掉的大牌將會是誰?
來源:21財聞匯(jiayou21cbh)
責任編輯:張恒星 SF142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