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
||
|
||
|
◎記者 俞立嚴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對上海證券報記者確認:今年中國汽車產銷量有望創歷史新高。這一喜訊的背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無疑是拉動增長的“動力源”,新能源車月度產銷首次雙雙突破百萬輛,新能源乘用車月度滲透率歷史性突破40%,均位居世界第一。
宛如一輛持續加速的電動車。2023年崛起中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雖然經歷了降價等“插曲”,但伴隨市場需求恢復以及促進消費政策等助力,全行業順利“駛過彎道”,延續產銷增長之勢,滲透率、出口等各項主要數據不斷刷新紀錄。
不過,回顧這一年來的新能源汽車“競技場”,行業內企業境遇則各有不同,有的加速飛馳,也有的失速熄火。一方面,比亞迪、理想等主流新能源車公司領跑行業,規模化等優勢亮眼;另一方面,威馬、愛馳、雷丁等企業深陷危機,紛紛倒下,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超乎預期。
華為、小米等消費電子頭部企業也加快步伐,跨界進入新能源車賽道,引發行業格局的巨變。大浪淘沙,更殘酷的“淘汰賽”即將開始。
購車需求釋放
主流新能源車企駛入快車道
歲末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雖已是凌晨兩點,但東風旗下嵐圖汽車工廠車間內依然是機械手飛轉、電火花耀眼的繁忙景象。“我們已經開啟24小時工作制。”嵐圖汽車工廠負責人樂學凱說,6月以來,專注新能源汽車的嵐圖新車交付實現五連漲。為完成12月銷量突破1萬輛目標,車間加快生產排期,縮短交付周期。按排產計劃,這里每天可以下線400輛新車。
“24小時工作制”是中國新能源車產銷兩旺的縮影。11月,理想汽車在造車新勢力中位列榜首,不僅連續兩個月交付量突破4萬輛,而且已提前一個月達成全年30萬輛銷量目標。“市場需求增加,我們將挑戰12月交付5萬輛的目標。”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說,在30萬元以上市場,理想交付量已經超越燃油車時代強勢國際品牌寶馬和奔馳的國內交付量。
在大眾普及型賽道,比亞迪也在“快速奔跑”。11月24日,比亞迪員工代表們迎接公司第60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鄭州工廠下線,比亞迪成為全球首家達成6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的企業。比亞迪方面介紹,公司從“第500萬輛”到“第600萬輛”僅用時3個多月,進一步推動行業進入規模化、全球化高質量發展階段。1-11月,比亞迪銷量達268萬輛,同比增長64.8%,距全年300萬輛目標僅一步之遙。
“我國新能源車銷量占汽車總銷量比例已經接近40%,發展迅速,這與消費電子產品周期性發展趨勢類似。”嵐圖汽車CEO盧放分析,具備性價比優勢的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車將不斷取代傳統燃油車。主流新能源車企在2023年的快速發展受益于行業大勢和政策鼓勵。目前銷量增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傳統燃油車用戶在加速向新能源汽車用戶轉換。“中國新能源汽車在體驗上優于燃油車,政策補貼后的價格也和燃油車差不多。”
中汽協統計顯示,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39.2%和30%,月度產銷首次雙超百萬輛。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伴隨購車需求進一步釋放,新能源汽車正引領整個中國汽車業增長,預計將出現年底“翹尾”現象。2023年汽車產銷有望創新高,超額完成新能源車銷量900萬輛的全年預測目標。
行業加速發展的背景下,“淘汰賽”大幕已然拉起。10月9日,威馬汽車被申請破產重整,曾是造車新勢力第二的威馬汽車,已深陷停產欠薪的困境。雷丁汽車、愛馳汽車等多家新能源車企也陷入破產、停產泥潭。吉利控股總裁安聰慧對記者表示,2024年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價格戰和優勝劣汰加劇在所難免。
“我認為2024年會是高端純電動新能源車市場的爆發年。”蔚來董事長李斌對記者分析,過去兩年因為高鋰價和基礎設施等原因,混合動力新能源車相比純電動車發展更快。純電動車很多是負毛利,企業很煎熬,尤其20萬元至30萬元價位。但從7月開始,蔚來高端純電動車在上海市場的銷量已經超過國際車企,發展趨勢向好。伴隨充換電網絡普及和鋰價調整,高端純電動新能源車新一年的表現值得關注。
華為“攪局”
消費電子企業加速跨界布局
誰是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黑馬”?多位業內專家首推華為和賽力斯合作的問界品牌。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對問界“遙遙領先”的評價迅速破圈,跨界“攪局”的華為引發汽車業廣泛關注。“金九銀十”后,問界銷量繼續“高歌猛進”,11月銷量首次突破2萬輛并躋身國內前十。
隨著銷量提升,華為汽車“朋友圈”持續擴容。12月1日,江淮汽車公告,公司與華為簽署《智能新能源汽車合作協議》,雙方將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基于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打造豪華智能網聯電動汽車。“通過合作車型不斷升級、迭代,滿足用戶對智能網聯汽車的更高需求”。
華為汽車業務此前有三種模式:標準化零部件模式、HI模式(Huawei Inside模式)、智選車模式。智選車模式中,華為深度參與產品定義和整車設計,產品進入華為渠道銷售。余承東表示,華為會與更多戰略伙伴車企攜手合作,探索開放共贏新模式,抓住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機遇。
有接近華為的人士向記者介紹,2023年新搭建的華為智選車“朋友圈”里整車企業所扮演角色各不相同。華為與賽力斯打造的問界品牌覆蓋新能源SUV車型,華為和奇瑞合作的智界品牌瞄準純電轎跑車型,華為和北汽藍谷將推出高端智能純電動轎車,而華為和江淮汽車合作的則是更大型的新能源MPV車型。2024年,將有更多華為合作新車發布。
同樣跨界進入新能源車領域的小米也在加快造車步伐。“小米入局汽車賽道,希望花15年至20年時間,進入世界前五,這是非常宏大而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日前表示,小米汽車明年上半年量產目標不變。據最新計劃,小米新能源汽車將于2024年上市。與華為不同的是,小米會自建直營銷售與服務體系。
有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華為、小米等在2023年加速推出新能源汽車創新業務的背后,是傳統手機消費電子和汽車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中國汽車業發展的兩個最重要的方向就是新能源電動化和智能化,智能化相對于電動化而言尚在初期,華為、小米希望憑借智能化優勢切分汽車產業的龐大“蛋糕”,從而讓新能源汽車的“淘汰賽”加速。
國泰君安研報分析稱,作為具備強大流量群體的消費電子龍頭,小米汽車初期并不缺乏客戶基礎,疊加小米智能生態和渠道優勢,小米汽車上市初期表現值得期待。但新能源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小米汽車在中后期的市場競爭中需要發揮其產品塑造和產品定位的能力,才能獲取更高的市場份額。
“實力科技企業的后發優勢會一步步展現出來。只要能造出車,他們就能快速迭代出更好的車。”資深新能源車分析師梅松林向記者表達對小米、華為跨界前景的看好。他指出,從蘋果、華為、小米智能手機等產品此前的發展來看,科技企業產品迭代的速度遠比傳統汽車企業要快,他們跨界造車有望重塑整個行業生態。
出口增長
國際市場打開新能源汽車新空間
冬日的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1945輛上汽名爵等品牌國產新能源汽車逐一駛上“克諾帕斯領袖”號外貿滾裝輪,發往越南、泰國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今年前10個月,已經有超過28萬輛國產新能源車從這個中國最大的汽車出口碼頭出海。
憑借產品力和性價比,中國新能源汽車在2023年贏得眾多海外消費者的青睞。澳大利亞貿易投資委員會(深圳)首席商務代表林懷李介紹,目前澳大利亞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供不應求,很多消費者購車需等候一年甚至一年半。“在澳最暢銷的新能源車就是比亞迪和上海生產的特斯拉。”林懷李說,中國產新能源汽車在當地的銷量增長非常快。
作為新能源車出口大戶,上汽1-11月海外市場銷量達到106.7萬輛,同比增長20.8%,已經超過2022年全年,上汽自主品牌銷量占比超九成,在中國車企中領跑。上汽名爵MG4 EV電動車已經成功銷往80多個國家,海外銷量“月月破萬”。上汽集團預計公司將向120萬輛海外年銷售目標沖刺。
中汽協統計,1-10月,中國汽車出口同比增長62.1%,新能源汽車出口143.9萬輛,同比增長77.4%。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前三位國家為比利時、泰國和英國。英國商業與貿易部國務大臣多米尼克·約翰遜(Dominic Johnson)日前表示,中國有強大的電動汽車產業,歡迎英國和中國之間的商業合作。
“全年來看,中國有望首次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出口大國。”上汽集團副總裁祖似杰表示,新能源汽車會在全球市場繼續發展壯大,對企業而言意味著新的增長空間。他透露,上汽集團已經啟動歐洲整車基地選址工作,力爭實現當地制造、銷售和服務,持續輸出電動智能車型。
國際巨頭也在加碼投資中國新能源車企。Stellantis集團日前宣布投資約15億歐元以獲取零跑汽車約20%股權。零跑汽車聯席總裁武強對記者透露,2024年,雙方將啟動海外營銷,“計劃從歐洲開始”。
“出海不升級,就會出局。”哪吒汽車董事長方運舟對記者表示,出海是中國新能源車企升級的必由之路。但是,新能源汽車出海不等于簡單將車賣到海外市場,而是要以技術、服務、品牌、制造共同出海的方式,打造一個全球化合作延伸價值鏈。2024年,哪吒汽車計劃將銷售網絡拓展覆蓋到全球50個國家的海外銷售服務網點,生產更多的全球車型,力爭達成一年10萬輛的海外銷量目標。
責任編輯:王涵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