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杭州4月22日電 (記者 張樂 裘立華) “娃哈哈并購糾紛”涉及的當事雙方――娃哈哈和達能雖然暫停了口水戰,但原本定于16日的談判卻沒有如期舉行,這讓公眾對于事件的結果有了更多的猜測。
雙方最終是通過談判解決,還是會選擇對簿公堂?在類似的外資并購案件頻發的今天,如何避免類似糾紛再度重演?“娃哈哈并購糾紛”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樣本。
公理”和“婆理”
在圍繞娃哈哈集團旗下數十家非合資公司股權的爭奪中,雙方的表述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達能認為,按照10年前雙方簽訂的合同,這些非合資公司未經合資公司董事會同意,在生產的產品上非法使用了“娃哈哈”商標。而娃哈哈則認為,達能以此為要挾,要求強行并購的行為,已全方位觸及壟斷,有失公正。
浙江國圣律師事務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律師認為,如果達能1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出具的、中外雙方在1996年共同簽署的合同真實有效,那么按照《合同法》的規定,一旦對簿公堂,達能將在法律上占據主動。同時,因為我國缺乏關于壟斷和外資并購的立法,娃哈哈關于達能壟斷的說法,在法律上也難以獲得支持。
然而,讓娃哈哈和國人難以接受的是:達能長期默許非合資公司的存在,但卻在非合資公司出現豐厚利潤之時以原有合同為要挾要求進行并購,不夠光明磊落。而此前,達能在增持上海光明乳業股份時的手法也如出一轍,這更增加了娃哈哈和國人對達能的反感。
此外,娃哈哈還認為,達能通過并購,已經分別成為樂百氏、光明、蒙牛、匯源等與娃哈哈有直接產品競爭的企業的大股東,有的還占有絕對控股地位,全方位體現了壟斷中國飲料行業的意圖。按照國家六部委去年9月8日實行的《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已全方位觸及壟斷。
但達能亞洲有限公司亞太區總裁范易謀并不這樣看。他認為,達能在中國運營和控制的飲料企業,所占市場份額沒有超過15%,根本構不成壟斷。況且,達能的諸多并購行為發生在六部委《規定》出臺之前。
在批評民眾過于情緒化的同時,因為對自己充滿信心,達能11日在上海發表了態度強硬的發言,宣稱如果娃哈哈不履行合同,將采取法律措施。這讓許多人更擔心娃哈哈及其品牌未來的前途命運。
握手還是分手?
是握手言和,還是對簿公堂?所有關心并購糾紛的人都在猜測最后的結果,資深商標策劃人葉征潮等認為,目前達能和娃哈哈有三種可能:
可能一:達能獲勝,宗慶后走人。在達能看來,自己在法律上穩操勝券。因此,在1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達能態度強硬地拋出了當年雙方簽署的合同,并威脅30日后將采取法律行動。一旦獲得法律上的支持,宗慶后及娃哈哈員工所控股的非合資公司產品將不能再使用娃哈哈商標。其本人及一部分骨干將被迫離開娃哈哈的核心管理團隊,達能另聘職業經理人管理娃哈哈。
但葉征潮認為,這個結果對達能而言,也未必十全十美。因為一旦法律程序啟動,合作關系宣告決裂,將會給達能帶來巨大的利益損失。
可能二:宗慶后另起爐灶。8日,宗慶后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最壞的打算有兩個,一是我們可以另打個牌子,我們有信心再搞好一個品牌。二是把39家合資企業交給控股的達能去管理。”
葉征潮認為,離開了娃哈哈,宗慶后極有可能像當年牛根生離開伊利并創造出蒙牛一樣重新創業。他認為,宗慶后在業界的影響力和可用資源價值不容低估,這是其信心的源泉和向達能挑戰的資本。但他認為,只是舍棄多年苦心經營的馳名品牌,另起爐灶,宗慶后需要付出的代價不只是時間和金錢,還有可能是失敗。
可能三:娃哈哈回購達能股權,但娃哈哈必須為10年前的失策付出慘重代價。葉征潮認為,如果達能方面能夠得到自己希望獲得的利益,在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斡旋下,宗慶后出巨資回購達能在公司51%的控股權部分或全部也未必沒有可能。問題是,已在投資娃哈哈的過程中嘗到甜頭的達能要價有多高,而宗慶后又愿意出價多少?
外資并購亟須出臺具體實施細則
專家指出,在現在雙方僵持的情況下,亟須第三方斡旋調停。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認為,政府的中立說法給雙方當事人通過協商解決糾紛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王新培11日就達能收購娃哈哈一事表態:中國已出臺了有關外資并購的規定,商務部將嚴格按照規定行事,既要增強外國投資者來華投資的信心,同時也會按照規定保護中國企業的權利。
去年9月8日,由商務部、國資委等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正式實施。新規定第十二條規定“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并取得實際控制權,涉及重點行業、存在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經濟安全因素或者擁有馳名商標或中華老字號的境內企業實際控制權轉移的,當事人應向商務部進行申報”。
規定實施后,美國高盛集團并購中國食品行業龍頭雙匯集團整體國有產權的方案,順利獲得國資委和商務部的批復。
今年4月11日,商務部再次下發了關于原則同意蘇泊爾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的批復,這表明法國炊具生產商SEB收購蘇泊爾引起的外資壟斷式并購的紛爭終于告一段落。分析人士認為,這些是政府“增強外國投資者來華投資信心”的實際行動。
但也有人認為,新規定只是原則性的,很多具體實施細則還含糊不清。易凱資本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冉早在去年新規定出臺時就曾指出,所謂的重點行業到底是哪些沒有具體劃分,這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形成爭議。這也是為何“娃哈哈并購事件”會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的原因,也是近年來一次次重大外資并購都會在國內產生分歧的原因。
在審查和監督上,我國也缺乏相應的法規。比如有專家質疑,《規定》對馳名商標或中華老字號并購只表明要申報,卻沒有明確對此的界定和處理標準。所以,對像娃哈哈這樣的著名商標糾紛案,國家有關部門持何態度并最終作何界定,將非常具有指導意義。
據了解,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對如何引導和規范外資并購進行專題研究和論證,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具體的操作法規出臺。
小調查 |
相關專題:
各方聲明:
達能收購其他相關報道:
相關報道: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