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對某公司涉嫌操縱張家港行、江陰銀行、和勝股份3只次新股違法案,相關主體涉嫌濫用信息優勢合謀操縱大連電瓷(002606,股吧)違法案等多起惡性案件作出處罰事先告知,后續將依法嚴肅處理。其中,次新股張家港行是去年著名的妖股,曾引起市場爭議。如今,真相終于大白于天下,背后的“妖精”、“害人精”浮出水面。
原本是資本市場價值投資之源、提供優質投資標的的新股次新股板塊,緣何成了股市暴漲暴跌的風險源?成了A股負能量的集中地?其實,張家港行等妖股遠不止市場操縱這么簡單,突出反映了目前新股上市環節存在的幾個問題。要想以后杜絕張家港行這樣的妖股再現,需要在事中監管、限售股安排、新股首日上市制度上進行完善。
其一,應強化事中監管。去年初,張家港行從上市時的5.24元起步,最高曾突破30元,市盈率近百倍。當時,張家港行、江陰銀行等9只次新銀行股被大幅炒作。張家港行多次登上龍虎榜,僅從上市3個月的龍虎榜數據看,張家港行就登榜15次。其中凈買入額最大的營業部買入8次,1個月就累計買入1.57億元。
當時,深交所讓張家港行多次停牌自查,同時在去年3月20日披露的市場監管報告中指出,對張家港行、江陰銀行等股票交易情況進行重點監控。但這些措施,當時都收效不大,并沒有從根本上遏制游資的瘋狂炒作和炒作背后的市場操縱行為。深交所如果加強實時監管,從龍虎榜數據和交易所監控數據上追根溯源操縱者所在的營業部,應該不是什么難事。
其二,應完善新股首日上市交易制度。目前,兩市反映新股運行指標的只有深次新股指數,其他的新股指數都是各個交易軟件自己研發。翻看新股指數包含的新股次新股板塊,其走勢完全可以用觸目驚心、慘不忍睹來形容。新股次新股板塊大部分個股在長達幾年的時間里,是長期陰跌加暴跌走勢。這樣的走勢是不正常的。
我們應該對新股板塊長期下跌走勢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也與A股目前的慢牛行情相背離,新股上市不應該成為散戶的陷阱。新股出現這樣的走勢,不能用簡單的一句“價值回歸”來解釋,更不能幸災樂禍地詛咒買入新股的散戶“活該”。新股呈現這樣板塊性的長期下跌行情,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新股首日交易制度有缺陷。目前,新股首日上市實行44%漲跌幅限制制度,其后大部分新股再拉出十幾個漲停。這一交易制度的弊端,在于新股的眾多漲停并不需要多少資金,不多的資金就能讓新股封多個漲停。等新股漲停打開時,新股價格大部分已經高高在上,嚴重透支價值。如果像張家港行這樣的妖股,在游資的操縱下,再在相對高位上二次炒作,估值高企,迎接它們的只有多年的綿延下跌之旅。
其三,應對限售股解禁進一步完善,尤其是大中盤新股。昔日妖股張家港行不甘寂寞,最近幾天又妖了一把。在最近的6個交易日中,股價天天觸及漲停板或者跌停板,其中3天以漲停板報收,在1月24日則突然封死跌停板。究其原因,小非限售股上市或是公司股價巨幅震蕩的最大誘因。
張家港行總股本18.08億股,解禁前流通股本1.81億股,占比僅10%。1月24日,張家港行共有8.51億股解禁。如此之多的限售股解禁,比流通股多達幾倍。在信用社改制為農商行過程中,張家港行存在大量原始股股東。由于持股分散、成本極低,解禁后的拋售對股價形成壓力。推動張家港行股價上漲的資金,很難說與1月24日解禁的小非限售股沒有關聯。那么,張家港行此前股價的連續大漲目的就是為了讓小非投資者可以把股票賣到一個相對較高的價格,那么這就難逃操縱股價的嫌疑。
張家港行限售股沖擊股價,并非孤例。事實上,大部分中大盤新股上市后都存在這一問題。而今年又有批量金融股IPO,目前在排隊中的金融股就有32家。大量金融股尤其是地方商業銀行新股,巨量小非在一年后解禁,并且嚴重沖擊股價,這一問題需要引起監管層的重視。
?。ㄗ髡呦蒂Y本本市場研究人士)
責任編輯:帥可聰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