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皮海洲
而且就再融資工具來說,優先股其實也只是一個備胎,只是普通股的備胎而已。畢竟對于上市公司來說,進行普通股再融資,其成本是最低廉的。上市公司不僅無需返本,而且股息也是愛給不給。因此,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上市公司的第一選擇永遠都會是普通股再融資。
《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正式發布了,贏得市場上叫好聲一片。不少人認為優先股將激活藍籌股,激活市場,是股市的一大利好。當然也有不看好優先股的聲音,但這種聲音終究低微。
應該說,《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確實有其很大的亮點,那就是明確規定“上市公司不得發行可轉換為普通股的優先股”。如此一來,“優先股將淪為新的大小非”的市場憂慮消除了,就此而論,《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的出臺確實是一個重大利好。
但優先股能否激活藍籌股,激活市場,結局未必如某些人想像的那么樂觀。不排除《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的出臺對藍籌股有短線的刺激作用,這一點上周五的股市行情走勢已經給出了答案。但從中長線來說,優先股很難成為藍籌股的救世主,不排除藍籌股在短線活躍一番之后,中長線又歸于平淡。
其實,從《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的定位來看,優先股主要還是定位成了上市公司再融資工具。雖然投資者與一些業內人士曾對優先股寄予厚望,希望能夠在IPO環節引入優先股制度,讓優先股能成為改善IPO公司股權結構的利器,把IPO公司控股股東過多的持股轉化為優先股,但遺憾的是,市場的這個美好愿望并沒有成為現實。優先股最終還是以再融資工具的面目出現。
當然,《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規定“上市公司不得發行可轉換為普通股的優先股”這是值得肯定的,它避免了作為再融資工具的優先股對股市可能進行的更大傷害。但這終究不改變優先股作為再融資工具的本質。換一句話來說,優先股對股市來說是一種“抽血”,而不是“輸血”。既然是一種“抽血”——哪怕是部分“抽血”,因此,作為再融資工具的優先股,就不應稱為是市場的利好,最多也只能說是少數個股的利好。
而且就再融資工具來說,優先股其實也只是一個備胎,只是普通股的備胎而已。畢竟對于上市公司來說,進行普通股再融資,其成本是最低廉的。上市公司不僅無需返本,而且股息也是愛給不給。因此,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上市公司的第一選擇永遠都會是普通股再融資。
優先股之所以是再融資工具中的備胎,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其劣勢是很明顯的。不僅其融資成本很高,在目前一些企業債的利率高達8%甚至9%的情況下——如09懷化債的利率為8.1%,08新湖債利率為9%,優先股發行的成本之高將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優先股最終還要由上市公司贖回,這對上市公司來說將是更大的壓力。因此,如果不是確實因為資金緊張,上市公司顯然不會采取優先股來再融資,這只是一個很無奈的選擇。
而作出這種選擇的公司,實際上是被目前市場所冷落的公司。目前《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規定的優先股公開發行的試點是上證50成份股公司,這些公司從流通盤來說,都是大盤股;從行業來說,基本上都是一些傳統產業,如銀行、電力、交運、建筑、煤炭等。在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這些行業基本上都不是產業政策所扶持的行業。并不是當前社會投資的熱點,因此也很難引發投資者的投資熱情。
所以即便這些企業選擇優先股來進行再融資,也未必能引發投資者對這類公司股票的炒作熱情。而且如果這些企業真的通過優先股實現了再融資的話,從資源配置的角度來講,不排除這其中的部分再融資是一種社會資源的浪費,比如,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的再融資。
并且從普通股股東的角度來看,優先股較高的股息率支付,甚至有可能損害到普通股股東的利益。
因此,寄希望于優先股來激活藍籌股是不現實的。藍籌股能否激活,主要取決于行業政策與行業發展,要取決于股市的資金面情況。僅僅只是一個再融資備胎的優先股,顯然載不動藍籌股行情的發展。
(本文作者介紹:財經評論員,二十年的股市磨練,練就了對股市獨到的眼光與見解,著有《輕輕松松炒股票》一書。)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