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當過老師的緣故,馬云的口才極好。雖然其貌不揚,說話略帶杭州口音,但只要拿著話筒走上舞臺,這個小個子就如同一塊磁鐵,牢牢吸引著所有人的注意力。插科打諢,自嘲調侃,馬云就像一個樂隊指揮,精準掌控著臺下受眾的氣氛與反應。這種神奇的氣場,我只在喬布斯的
內地慈善機構不時被曝善款運用不透明,網絡上屢屢爆發“嘴仗”,讓人們對捐款心存猶疑。然而一河之隔的香港卻是東南亞“首善之地”,在過去5年名列全球十大慈善地區,每年有超過六成市民作出慈善捐款。香港的“全民慈善”是如何煉成的?深入生活的慈善活動、嚴密的監督和...
加多寶和王老吉的惡斗無處不在,捐助災區成為必需的武器:你捐1億,我就投資3億。企業一邊計算效果,一邊觀察對手;網民一邊數排行榜,一邊逼捐。中國式捐款,大抵就是少數人拿別人的錢慷慨、民眾拿企業調情、媒體拿慈善過家家。
公司的捐款行為會影響到公司的形象,因此具有一定的廣告效應。捐款行為不僅僅是企業出于社會責任的利他行為,也可以是企業出于自身經濟利益的一種商業行為。
有一次在聚會上認識一個人,閑聊起來自然會問:“你是做什么的?”“我是做慈善的。”“佩服!請問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呢?”“20年來我一直堅持在股市里把錢發給有需要的人1
慈善事業作為與市嘗政府相獨立的第三部門,它具有很強專業性,應有科學、系統的治理機制和標準。評估慈善事業的效能絕不能簡單地物化為“捐多少”“捐給誰”。
比如捐助,一定要放在刀刃上,在可捐可不捐的情況下你一定是要捐的,早也捐晚也捐你不如早捐。主動也要捐,被動也要捐,當然要主動捐更符合公眾的心理認同,效果可能會更好。只有這樣才能讓公眾覺得你是有愛心的企業。這個時候,公眾關注的可能不是誰捐的很多,而是誰捐...
五年時間,同樣兩場災禍,卻因社交平臺的興起而有所不同。普通人得到話語權,真實傳遞救災過程,促使傳統媒體改變官樣文章;民眾通過微博直接間接參與救災,更放大輿論力量以監督慈善募款,讓運作透明基金得到善款。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從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自然災害,不僅有舉國動員抗震救災的現場,還有各地企業輪番解囊的秀場。是否捐錢,捐多少錢,捐的是否心甘情愿?數字背后值得我們關注的,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