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金融e觀察(微信公眾號:sinaeguancha)專欄作家 王和
保險“十三五”充滿機遇,且任重道遠,不僅要解決自身的發展問題,更要為眼前的“穩增長”和未來的“新常態”做出歷史性的貢獻,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礎和前提。
黨的十八大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我國“十三五規劃”,意味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保險業也不例外。同時,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從社會和政治的視角,還是經濟和科技的維度,“十三五”將從根本上有別于以往任何一個時期的“五年計劃”,面臨著“門檻”的跨越,“門檻”意味著挑戰與機遇并存,戰勝挑戰,開創未來是責任,更是使命。需要有“迭代”的思維,“迭代”意味著承前啟后和繼往開來,更需要勇于實踐,善于創新。
從保險業的角度看,前提和關鍵是不能“就事論事”。“十三五規劃”提出要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提出“健康中國”的美好愿景,“健康中國”是基于“身”與“心”,傳統保險更多的是關注“身”,而“心”的健康更重要,它是“身”健康的基礎,保險可以,更應當在“安心”和“健心”方面有更大的作為,并賦予健康管理以更廣泛的內涵。同時,“十三五”期間保險業面臨“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大課題,需要從戰略的高度和行業的視角去思考并實踐。
站在這個歷史的“門檻”上,行業需要有一個大視野、大境界和大思維,既要高瞻遠矚,更要腳踏實地。同時,需要關注基礎理論研究,解決好理論自信問題,保險理論既需要“與時俱進”,更要擔當“正本清源”和“開疆拓土”的使命。
高瞻遠矚,是對未來有一個更加前瞻性的研判,核心是對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的規律和趨勢的把握,“新常態”和“指數”是兩大課題。
腳踏實地,是在千變萬化的形勢下,能夠把握根本,把握未來!更重要的是能夠不忘初心,回望出發,本立道生。
“十三五規劃”期間,我們面臨諸多矛盾疊加的特殊時期,挑戰與機遇并存。挑戰是相對的,而機遇卻是絕對的,問題的關鍵在于認識和能力,特別要解決好四大課題:邏輯、定位、能力和路徑。
一)清晰邏輯
現代保險業存在的基礎邏輯是基于“存量”展開的,希望通過保險制度,確保穩定,實現安寧,所以,“安心”是保險的基本和根本訴求。同時,保險更多的是關注基于跨期的長期視角。但不知什么時候,保險漸漸被更多地賦予了“增量”的屬性,而且是“短平快”的增量。當“增量”的欲望被刺激并滿足的時候,人們的“心”就不再安了!而更重要的問題是:保險行業自己的心,又在何處安放?!“十三五”期間,首先要解決好“正本清源”的事,保險不是不要財富管理,但它一定不是基于市場風險博弈的“增量”思維,否則,就可能與保險的初衷背道而馳,就勢必迷失自我!
現代保險實現的邏輯是:互助,包括基于分散的“他我”互助和基于跨期的“自我”互助。行業進化的基本邏輯是:效率,即實現互助的效率。因此,保險業發展應圍繞提高互助效率,實現普惠保險,讓更多的人買得起保險,讓保險為社會創造福祉,為被保險人創造價值。
隨著時代的變遷,保險應從更多地關注“個體福利”進化為更多地聚焦“社會福祉”,即保險為社會提供風險保障和社會穩定的總貢獻,社會總效率將成為行業評價標準,繼而孕育出“保險型社會”和“保險國家”等新理念和新模式。
保險經營的總邏輯將從價值轉移到價值創造。具體表現為:1)從風險的等量管理到減量管理模式;2)從“價差模式”到產業鏈模式;3)從客戶服務到體驗經濟模式。而互聯網和大數據無疑將給經營邏輯的進化提供全新的可能,并推動經營理論的發展。
傳統金融和保險更多的是基于制度安排下的社會分工,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社會分工將從一種行業狀態,進化為功能滿足,與此同時,保險也將從一個更制度的平臺走向更技術的平臺。
二)明確定位
“十三五”我國社會面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本質是從思想到制度的再結構。保險業面臨著在“新常態”下的再定位,因為,有位才能有為。同時,定位不僅是行業自身視角,更要把保險放到社會改革、轉型和發展的大背景下,思考行業的“再存在”問題。
從“大定位”的視角看,不應僅限于“保險(行業)職能”,而是著眼社會改革和發展的管理功能。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任務,同時,提出了要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核心是處理好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保險具有天然的社會屬性,同時,保險的市場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保險應當成為“治理體系”的重要結構,并成為“治理能力”的現代要素。
在未來社會轉型和行政改革的過程中,保險應發揮好“兩手”的作用,即針對社會管理,尤其是風險管理工作的存量,扮演好“接手”,同時,針對社會管理工作的增量,扮演好“助手”。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部門需要明確保險的“準公共產品”的定位,在進一步深化農業保險和大病保險等實踐的基礎上,通過PPP等模式不斷完善、推廣和利用。同時,保險業需要“跳出保險看保險”,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正外部性特征,輔助政府,造福民生。
從“小定位”的視角看,行業自身需要重新思考內涵與外延問題。一直以來,行業更多地困惑和糾結于:是風險融資,還是財富管理? 從社會分工的角度看,保險的“正業”是補償、穩定和安心,是解決被動博弈中的風險,而不是主動參與風險博弈。
做“非此即彼”的選擇題思維是肯定沒有出路的,因為,這種思維仍然是延續傳統思維的路徑。面向未來,尤其是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傳統行業思維顯然是狹隘的,甚至是故步自封的,跨界已成為不可逆的潮流。跨界的本質是突破“內”與“外”的認識,包括了產品、經營、企業和行業,溶解和融合邊界,實現協同創新是基本形式,保險迫切需要基于大視野的跨界思維與行動,因為,不跨界,則被跨界。因此,面向“十三五”,行業更多的需要做思考題,做論述題,并將思考付諸實踐。
從方法論看,需要高度關注“跨界”問題,其本質是共享,是分享經濟。實現方法主要表現為冗余管理、碎片化利用和場景模式。從保險的角度看,跨界和分享有兩個維度,一是客戶維度,即真正以客戶為中心,從客戶體驗和為客戶創造價值的邏輯,實現基于客戶消費鏈的系統整合。二是產業維度,作為現代服務業,保險通常處于產業鏈的中下游,應發揮保險的社會性特征,通過前后向的整合,推動相關供給鏈的產業升級。同時,跨界往往意味著顛覆性創新,不僅是技術,更是觀念、能力和模式。
三)強化能力
面向“十三五”,清晰邏輯固然重要,明確定位也很重要,但所有問題的解決,最終均歸結并體現為能力問題,而能力更多的體現為反思、跨界、融合和創新能力。能力將更多地體現為對前沿科技的好奇、敏銳、捕捉、掌握和利用的能力。這無疑將重新定義傳統保險業對于專業和能力的理解。
從根本上講,能力的背后是觀念問題,解決觀念問題要關注兩個關鍵:一是真正以客戶為中心。大多數企業均是將“以客戶為中心”作為一種口號,而成功的企業是實實在在將其付諸行動。二是推動本質創新的根本。本質創新的精神就在于“匪夷所思”,就是“異想天開”的,所以,培育包容和鼓勵試錯是創新文化的重要內涵。同時,“價值洼地”將成為創新的焦點,基于價值發現和實現的解構和重構是創新的實現手段,包括了數據視角和商業模式視角的解構與重構。
能力將聚焦在滿足社會和客戶需求,提高經營管理效率,同時,能力將體現為實現集合和經營風險的效率。面向未來,一方面互聯網將從根本上改變集合可能和形式,改變知情權和選擇權,催生相互保險2.0時代;另一方面大數據將從根本上改變風險經營,再定義產品和定價,引發從“后定價”和“自定價”等模式。
行業和企業能力是抽象的,需要通過個體的“人”實現,因此,能力的提升要避免虛化。解決“人的能力”,關鍵是文化,特別是鼓勵年輕人敢想敢干的創新精神。同時,需要重新定義“專業能力”,而復合型的知識和專業結構是關鍵,其體現方式不僅是個體,更需要團隊的思想碰撞與知識裂變。
四)創新路徑
未來必然屬于基于新技術創新應用的模式創新。路徑的特點是 “三新”,一是新技術,二是創新應用,三是模式創新,即新模式。
未來的創新技術框架由兩個“原動力”驅動,一個是洞察需求、服務社會,一個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技術框架有兩個重要的理論基礎,一個是量子理論和納米技術,一個是云概念。在這兩個基礎的支撐下,有四個關鍵領域需要特別關注,“頂層”是平臺化,“底層”是平臺化后的大數據。“兩翼”是認知科學和生命科學。同時,外圍還有一系列技術,如互聯網、移動互聯、物聯網、感應技術、搜索引擎、社交媒體、人工智能、定位技術、生物識別、分子醫學、基因技術和遙感技術等等。
創新的競爭力主要是由三個能力決定的,一個是洞察力,一個是結構力,一個是行動力。要從既有的結構中去洞察并發現一些價值洼地,然后,通過解構與重構,結構出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能把這個新結構的模式,付諸行動。
保險“十三五”充滿機遇,且任重道遠,不僅要解決自身的發展問題,更要為眼前的“穩增長”和未來的“新常態”做出歷史性的貢獻,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礎和前提。
從技術的角度看,核心是發揮好保險的“正外部性”作用;從文化的角度看,關鍵是理解并踐行“成人達己”的理念。因此,行業需要置自身于“傳統的度”外!
制定好“十三五”固然不易,但要實現“十三五”則更難!最大的挑戰是能力,否則,就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比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觀念,是理論,是文化!因為,理論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能力自信是我國保險業完成“十三五”的重要基礎和根本保證。
(本文作者介紹:保險學者,中國人保財險執行副總裁。)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