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安克偉
由于第三方P2P平臺擔任信息中介的特質,并未增加中間環節,也為融資企業事實上降低了融資成本。以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道口貸為例,由于中間環節的減少,以及有核心企業承諾兌付,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可以低至10%。
關于金融,曾有一個經典的比喻,“一個偏遠的小鎮上,很多人都欠了債。這天來了一個外地人,來到一家飯館,拿出1000塊錢,說要吃頓飯。飯店老板隨即馬上把1000塊還了肉店老板的肉錢,肉店老板又拿這1000塊還了養殖場的豬錢,養殖場老板又還了飼料廠的1000塊飼料錢,飼料廠老板又拿錢還了飯店老板的1000塊飯錢。這時,外地人說有事要馬上走,不吃了,又把錢拿走了……。”故事的最后,實際上錢還是被拿走了,但是每個人欠的債都還清了。
這是課堂上講解金融時最常用的一個例子,初衷是揭示資金的流動性以及金融服務產生的邏輯,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從飯店到飼料廠,這也是一個經典的供應鏈場景,而最終沒有被花出去的哪1000塊錢,正是供應鏈中的現金流動場景。
所謂供應鏈概念,即圍繞核心企業,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網絡鏈條,如果通過合理的整合,幾方之間可以實現高效的互動和協同,從而降低資金成本,提高經濟運轉效率。
但現實并不美好,核心企業往往會通過推遲對供應商的付款或加快向分銷商轉移庫存,來降低自身財務壓力,就像比喻中的飯店、肉店、養殖場等等,為了選擇降低自身成本,紛紛選擇了擴大賬期,拖延欠款,而這類做法也形成對整個上下游的資金擠壓。一個看似簡單的成本轉移,實際上是把上下游企業置于競爭的對立面,沒有真正體現供應鏈成員之間利益共通的原則。
而通過供應鏈上下游資金的統籌安排,合理分配各個節點的資金流動性,就可以實現整個供應鏈財務成本的最小化。所以,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因此產生,而供應鏈金融也就由此而興。早在2008年危機前,《歐洲貨幣》雜志就形容供應鏈金融為21世紀以來“銀行交易性業務中最熱門的話題”,而隨著金融危機后伴隨的信貸緊縮、去杠桿化大背景,供應鏈金融保持了一枝獨秀的高增長態勢,由此廣受矚目。
回到國內,目前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機構,包括銀行、上市公司以及第三方P2P平臺。而隨著后兩者紛紛涉足供應鏈金融服務,這一模式關注度也再度升溫。
對銀行而言,雖然供應鏈金融服務由來以久,但做為對公業務的一部分,其傳統上抓大放小的粗放式模式在服務中小微企業上存在天生短板,無論在利率、期限還是質押權項,均不存在優勢。而一般而言,一條產業鏈上的80%以上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由于信用和風險識別成本較高,這類企業較難從銀行獲取信貸資金。
以商業保理業務為例,中國非金融企業應收賬款余額規模達到16萬億元,然而針對應收賬款項貼現管理的商業銀行保理業務規模則只有2.8萬億元,目前保理行業僅覆蓋了17%的應收賬款融資需求,缺口很大。
上市公司則是這一領域另一大玩家,據統計,目前滬深兩市已有20余家上市公司涉足供應鏈金融業務,很多企業紛紛自己成立財務公司或者干脆搭建P2P平臺,來介入供應鏈金融服務。
但對上市公司而言,提供金融服務所需的資金來源是最大問題,目前,上市公司提供供應鏈融資業務主要依賴自有資金,有限的自有資金規模限制了供應鏈融資業務規模的拓展,而如果擴大業務范圍,企業必須從外部獲取高成本資金來滿足業務需求,這又勢必將推高借款成本,加大了融資企業的財務負擔。而自己搭建P2P平臺從民間融資,則又有自融的嫌疑,處于監管的灰色地帶。
傳統服務的空白與短板,因此市場才有了第三大玩家,第三方P2P平臺。如果以目前國內P2P平臺的資產來源看,所有的借款需求無外乎來自線下小額貸款公司(自營或合作)、擔保公司、信托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等,其中的借款人質量、風控模型、風險點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均是傳統民間借貸業務的線上化,而供應鏈金融,則為P2P平臺提供了更大的安全性與想象空間。
由于直接接觸核心企業的經營與生產,對接實體經濟,供應鏈金融里的應收賬款轉讓、存貨融資、渠道融資等成為了相對安全穩健的項目來源,同時大多又是短期資金周轉的融資,適用于P2P短期借貸的特性。盡管在利率回報上并不具備很大優勢,但由于供應鏈金融是圍繞核心大企業,有核心企業承付,同時平臺又可以直接接觸到貿易數據、資金流動等信息,風控成本以及風險均被大幅降低。
同時,由于第三方P2P平臺擔任信息中介的特質,并未增加中間環節,也為融資企業事實上降低了融資成本。以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道口貸為例,由于中間環節的減少,以及有核心企業承諾兌付,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可以低至10%。
這也是P2P平臺擁抱供應鏈金融背后的必然邏輯,這里面既有以校友供應鏈金融服務為主打的道口貸等,也有2015年開始調轉方向涉足此領域的傳統P2P平臺等等。隨著中國宏觀經濟的進一步放緩,資產質量的下降、壞賬率的上升正成為必然趨勢,對于可靠、優質借款客戶的爭奪,也將變得白熱化,由此,對于供應鏈金融模式的關注,有望在今年迎來更高潮。
當然,供應鏈金融與P2P平臺融合僅僅是趨勢之一,長久以來,國內傳統金融信息化水平和電子商務發展的滯后,使得讓供應鏈金融信息技術含量偏低,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圍繞供應鏈的多樣金融服務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如果把目光放向國外,世界上最大的船運公司馬士基與最大的快遞公司UPS第一位的利潤來源都是金融物流服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隨著與互聯網平臺的加速融合,中國供應鏈金融服務未來前景可期。
(本文作者介紹:國內首家"高校系"P2P平臺道口貸合伙人,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原資深財經媒體人,曾任搜狐財經執行主編。)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