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保課堂 | 金融消費者如何護好“錢袋子”>>>

消保課堂 | 金融消費者如何護好“錢袋子”>>>
2024年12月05日 09:32 陜國投信托

穩賺不賠、保本保息、專家內幕……這些聽起來極具誘惑力的金融產品往往是犯罪分子為實施詐騙拋出的“誘餌”。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防范金融投資詐騙典型案例,旨在進一步提高社會公眾識別防范能力。金融消費者該怎樣擦亮眼睛,維護自身合法利益?一起來看本期快問快答→

金融投資騙局為何屢屢得逞?

金融投資騙局雖然花樣不斷翻新,但套路基本相同,本質都是將傳統詐騙犯罪包裝在各種金融產品、金融服務、金融平臺之下,并借助社交軟件、網絡平臺等網絡媒介的放大效應,實施電信網絡詐騙、金融詐騙。其之所以總是屢屢得逞,關鍵在于犯罪分子抓住了投資者獲利心切的心理特點。

一方面,通過編造“高大上”的投資名目,利用復雜的交易結構和金融工具,讓投資者難以理解和評估風險;另一方面,刻意編造周邊人員普遍獲利的假象,烘托“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氛圍,催促投資者匆忙決策,不給其充分考慮的時間。加上部分投資者金融知識欠缺、投資風險意識淡薄,在高回報的持續誘惑下,一步步落入了犯罪分子的圈套。

面對不斷翻新的金融“陷阱”

該如何進一步防范?

要防范不斷翻新的金融“陷阱”,需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相關部門和新聞媒體要發揮聯動優勢,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揭穿金融詐騙的面具,加強金融知識宣教,提升消費者的金融素養,筑牢預防性保護“防線”。銀行、保險、電信、第三方支付平臺等作為金融投資的重要參與者,要切實承擔主體責任,制定和完善金融詐騙應急預案,通過智能化風控、全流程資管等手段,為金融投資者營造更安全的交易環境。監管部門也要強化對違法行為的精準打擊,加大以案釋法力度,震懾犯罪分子,讓金融消費者的“錢袋子”得到更好保護。

投資者要怎樣保護自身合法利益?

為防范金融投資詐騙,投資者首先應充分了解相關政策法規,特別是要持續關注投資門檻、風險等級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對投資項目的合規性評估,從源頭上降低投資風險;同時加強金融知識學習,投資前要充分調查核實投資方的背景、資質、信譽等,不盲目相信他人的營銷推介,確保項目真實可靠。

最重要的是,投資者要堅持理性投資,警惕過高收益承諾背后很可能存在無法贖回或價值暴跌等潛在風險。只有不被“高收益”所惑,才能讓詐騙犯罪分子沒有可乘之機。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12-13 中力股份 603194 --
  • 12-09 博科測試 301598 38.46
  • 12-06 藍宇股份 301585 23.95
  • 12-02 先鋒精科 688605 11.29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27.76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