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半佛仙人
來源:半佛仙人(ID:banfoSB)
1
最近互聯網行業過的不太好。
不僅是業務上不太好,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也很糟糕。
互聯網板塊的投資人被市場按在地上不斷摩擦,“早虧車,晚虧房,一覺睡起就爆倉”的慘痛經歷硬是把狂熱的中概信徒給硬生生地逼成了“中概藥丸”的帶路黨。
從“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敲盡世間鐘”的萬眾矚目再到如今的忐忑不安、褒貶不一,我其實覺得互聯網板塊背后邏輯的轉變既不是道德的淪喪,也不是人性的扭曲,只是市場邏輯的自然運轉到這里了。
這個時候,我在思考,到底互聯網帶給了我們什么,以及對我們意味著什么。
首先要講明白一個點,互聯網是屠龍少年,但從來不是公益屠龍。
如果不是為了成為龍,屠龍則毫無意義。
互聯網,終歸也是生意的一部分。
只要是生意,就逃不脫做生意的邏輯。
生意的邏輯是低買高賣,商業玩的是需求供給,但在互聯網還沒出現的階段,信息被空間進行物理割離,信息不對稱的財富密碼被牢牢掌握在商家手中,但當信息的割裂與高昂的利潤同時存在于現實,那么擁有最終解釋權的商家便成為了買賣雙方的唯一真主。
于是互聯網利用效率和信息,完成了弒神的過程。
當那些被人為割裂的信息被市場重新組合,互聯網也將消費者重新推到了上帝的位置,自此之后,消費者足不出戶便可掌握到最新的商品信息,當生而知之不再是問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掌握了本應屬于我們的權力。
誰說全知的蘇格拉底不會幸福,那是沒有遇到好的年代。
互聯網下的信息透明化,真正做到了開眼看世界。
我們迎來了資源真正全面敞開的時代,只要我們清楚該如何在自己人生這顆技能樹加點,我們總能順利找到人生的方向。
不需要翻越少林的墻壁偷學武藝,也不必總是渴求路遇乞丐習得秘籍,互聯網永遠不會設置掃地僧為你做出選擇,只要你想,知識的大門隨時為你敞開,而且是免費的。
但代價是什么呢?
是一切的加速。
并且沒有剎車。
“內卷”一詞來得悄無聲息,卻又聲勢浩大,雖然人們從來不認為內卷是一個褒義詞,但這個詞語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填報了人們思維的空白,也讓人們對整個市場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內卷的出現,是市場劇烈加速,個人掙扎著不被落下的必然體現。
互聯網確實讓社會做到了“更快、更高、更強”,但實現這些卻是以“更卷”為代價的,前者的收益我們已經享受了,所以理所當然。
后者的代價我們正在承擔著,所以格外醒目,這是人性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們痛苦的根源所在。
剛剛落幕的教培行業,其實底層就是加速化內卷。
“起跑線”、“人家的孩子”不斷對家長進行洗腦的現狀下,即使是再理智的家長也必須面對現實奮起雞娃。
因為最讓人崩潰的現實是,如果其他家長全都在加速,那即使家長內心不想這樣跟著加速,也會被大勢裹挾著跟著加速。
各行各業都是如此。
大家都在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情,但整體好像有點問題。
教育卷完,電商卷。
在流量集中在平臺時代,再爛的產品平臺只要一波推流也能造成爆款,那么平臺就不會關心客戶是否還能打造爆款了。
平臺掌握了推流的按鈕,同時也需要顧及收入的增長,即然整體市場增長已經不再可為,那刀就只能伸向商戶,通過各種巧立名目的活動讓商戶拿出利潤購買原本就屬于他們的推流,原本就屬于他們的經營成果的排序。
在這種全新的規則下,商戶的用心經營與否已經再無法展現給客戶,他們能做的就只有將產品的塑造放置一邊而選擇高價競流,最后就是,商戶多花錢,用戶沒省錢,大家都不開心。
電商卷完,餐飲卷。
餐飲行業其實已經很多年沒有變過了,但外賣卷的飛起。
外賣又能在所有人都熟悉的餐飲賽道玩出多少花呢?不過就還是在成本收入這塊下功夫嘛,但外賣和傳統餐飲的差異本就沒那么多差異。
To C這塊,消費者或許會因為外賣的便捷而有所傾向,但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價格,一旦外賣價格超出堂食價格過多,那么消費者自然會用腳做出選擇。
于是平臺只能在商戶這端想辦法,把持了流量入口的平臺悄咪咪地抬高了傭金不說,還對餐飲市場的上下游進行了各種整合,商戶端發明出來速食包剛一出現就被平臺計算在內,逼迫那些還沒使用的商戶只能跟著加速,外賣小哥的收益也設計的更加復雜,但不會騙錢的提現金額卻也在不斷減少。
外賣已經加速了整體行業的進程,可還不能停下,但除了運用更雞賊的算法壓榨成本,它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
外賣卷完,網約車卷。
習慣嘗試不同打車方式的朋友在慢慢發現一個問題:“網約車不便宜了”。
網約車的博弈本是玩不出什么花樣的,但算法的存在卻讓整體變得更為復雜,因為網約車自帶的隱秘特性,司機的派單完全來自于平臺,雞賊的算法為了保持整體成本的下降,選擇以對小數量新司機多派單,對老司機少派單的方式來實現成本的把控,大數據殺熟就不用多說了。
而在網約車逐漸達到瓶頸之后,網約車平臺又會不會仿照電商那樣搞一個司機付費買流量才能多接單的系統呢?
當然會的,一定會的。
不管是哪家,最終都會活成房東的樣子。
因為互聯網背后的資本,要結果。
在企業的初創期,資本要成長,資本要市場份額。
此時的技術和算法是天使,面面俱到的服務讓人驚嘆,就網約車來說,司機拿的多,顧客付的少,中間損耗資本方出,一切為了市場份額,一切為了成長。
當然,資本從不會做慈善,此時它追求的以最小代價獲取市場以達成壟斷,但對市場的個體來說,別無選擇,因為一旦企業拒絕,他們便會在市場上尋找另一個同類企業以同樣的注資方式來與你競爭,但企業是很難競爭過帶有鈔能力加持的資本,在必輸的局面面來,企業為了生存只能妥協,與資本交易換取謀生。
在企業的成長期,資本要有預期,資本需要“故事”可講。
在走過了市場的初創期完成了市場份額的占領下,資本所要的收益不是企業的盈利,而是資本市場上的高估值,因此它需要的是企業能在這時候展現一定的故事。
而此時的企業在前期的跑馬圈地中背負了太多債務,它離不開資本,所以它只能配合資本做高估值,而此時的資本會慢慢讓企業展現其盈利能力,但為了市場份額的保持,在無法對消費者進行侵占的時候算法只能盡可能向企業和員工上走。
高抽成的外賣傭金,沒有保障的外賣騎手,都是這個時期的產物。
但企業最難的時期,在成熟期,因為資本這時候只要“盈利”。
企業要上市,上市就會被投資,投資就會被資本介入,資本介入就要增值,而資本增值的根源就在于企業要持續盈利,要持續增長。
盈利不難,但持續增長就太難了,因為持續增長要求的是你要去不斷發現利潤點,不斷去開拓新的業務,但賽道就這么寬,又去哪里找這么多的盈利點呢?
增量市場或許好說一點,畢竟賽道還沒跑完,總歸不過多跑兩步的事情,但存量市場的利潤點挖掘卻是一件很難的事。
要不就是在成本上下功夫,用算法控制單位成本支出,減少在基礎設施上應有的支出,要不就是收入上想想新招,最終你吃了多少。
都得吐出來。
還是那句話,如果不是為了成為龍,則屠龍毫無意義。
所有人都在討論互聯網內卷的弊端,但倘若真讓我們離開互聯網,也回不去了。
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繁榮,也給我們帶來滿滿幸福感,但有繁榮就有加速,有加速就會有人掉隊,雖然那些被甩開的人無法發聲,但那些還在車上的人為了不被時代甩掉就只能被迫加劇內卷,但這種內卷本身就是痛苦的一種。
而在整個加速的過程中,行業沒有錯,互聯網更沒錯,互聯網從業人員更是無辜,畢竟誰又不想把自己從事的工作當作畢生的夢想呢?
所以我們都做了自己覺得正確的事情,但好像哪里不對了。
與此同時,我們也離不開這一切了。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