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新智元
來源/新智元(ID:AI_era)
亞馬遜在宣傳語中寫道:
自己監督自己。做自己的時間管理大師。
然而,每一輛送貨卡車都被安裝了AI攝像頭,‘監視’著司機的一舉一動。
從打噴嚏到跟車太近,統統逃不過攝像頭的‘法眼’。
誰能升職加薪,誰要卷包袱走人,都在AI的掌控之下。
不服申訴也沒用。
亞馬遜的AI算法就是這么‘大權在握’。
AI+攝像頭=你的工資
亞馬遜老板貝索斯一直都認為,AI做決策更快更準確。
同時還能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畢竟現在亞馬遜在美國就有95萬名員工,其中每153名美國雇員中就有1人為亞馬遜工作。
要管理數量如此龐大的員工,AI就成了貝索斯的‘得力助手’了。
除了對員工進行‘打分’以外,亞馬遜現在又將AI的‘監視’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利用AI來決定送貨司機的報酬,并且判斷是否需要將他們開除。
AI會監控送貨司機在停車標志或紅燈前不停車、違法調頭或在其他車輛后面跟得太緊,攝像頭都能記錄下來。
在大多數情況下,每起事件計為1分,但如果違反停車標志,就會立馬被扣10分。
AI攝像頭會計算這些潛在的危險行為,計入評分系統。
每周,亞馬遜的簽約快遞公司都會收到他們司機的評分卡,等級從‘非常好’到‘差’不等。
這些評分等級直接決定了亞馬遜對司機以及配送合作公司的經濟獎勵。
‘保持良好的分數至關重要,因為這些獎勵占了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而如果安全評分太差,司機就有可能會嘗到苦澀的‘炒魷魚’。
AI:亞馬遜的‘老大哥’
亞馬遜的這套系統能夠通過AI攝像頭識別出司機的一舉一動。
甚至像打噴嚏這種細微的動作也能識別出來。
評分系統由‘Mentor’應用程序和‘Driveri’攝像頭系統組成。
應用程序能夠分析類似的安全風險,包括超速和剎車傾向。
而攝像頭可以獲取司機是否闖紅燈、違反停車標志或跟車太近等的額外信息。
攝像頭一共有四個,其中一個攝像頭從后視鏡下方直接對著司機‘懟臉直拍’,由Netradyne公司制造。
這四個攝像頭能夠分別檢測送貨車的內部和外部情況。
亞馬遜的發言人表示,這套攝像系統為司機提供實時警報,提高了行駛的安全性。
亞馬遜稱這項技術已經在超過200萬英里的送貨路線上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交通事故發生率減少48%,違反停車標志的情況減少20%,不系安全帶的情況減少60%,分心駕駛情況減少45%。
在之前,亞馬遜表示這些攝像頭不是連續記錄的。只有在內置AI檢測到意外剎車或分心駕駛等不安全行駛狀態時,攝像頭才會記錄下來。
但現在亞馬遜用AI攝像頭決定配送駕駛員薪酬和續聘資格,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
不要試圖跟AI對著干
曾經有近4年的時間,63歲的老兵諾曼丁穿行在鳳凰城的大街小巷,為亞馬遜送貨。
但是這天早上,跟往常一樣,諾曼丁打開Amazon Flex查看當天的送貨路線,但他發現怎么也無法登陸,檢查郵箱才發現,自己被解雇了!
郵箱里,一封自動發送的郵件告訴他:跟蹤算法認為他沒有做好他的快遞送達工作。
‘你已經被Amazon終止合作,原因是個人評分已經低于Amazon的規定分數。’
諾曼丁試圖投訴,但每一次都被AI‘踢來踢去’,這時他才意識到:在亞馬遜,AI才是老板。
招聘、評估、解雇員工的都是AI,沒有人的監督。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在線零售商,亞馬遜得以成功的原因部分在于將自己龐大的業務外包給了AI。
同樣被算法解雇的Ryan Cope回憶,大雪中,當他開車走在丹佛市外的土路上時,他經常搖頭:怎么可能在兩個小時內送達。
算法只看GPS告訴他的送貨時間,現實中的大雪、風暴跟它無關。
但備受算法折磨的司機很快就會明白‘不要試圖跟AI對著干’。
簽了合同的員工很快就會發現,他們無時無刻不被算法監控著:
如果包裹超過一定時間沒有移動,算法就會默認司機在摸魚。
而實際上,司機可能只是去了趟洗手間。
算法通過數字追蹤器,它可以監視員工的打包速度、統計員工的離崗時間。
最終系統會依照這些數據生成一份工作效率報告,并由大數據決定接下來哪些司機能夠接到更多配送訂單,哪些司機會被‘fire’。
離職率150%
亞馬遜提供了兩種送貨司機的崗位:
全職司機每周工作4天,每次工作10小時,會有加班,也有晉升機會,還配備送貨卡車。
兼職司機(Flex)每周可以只工作幾個小時,但需要用自己的車送貨,自行承擔汽油費、汽車保險和維修費用。
亞馬遜表示大多數兼職司機每小時可以掙到18-25美元。
要知道,美國聯邦規定最低時薪標準只有7.25美元,亞馬遜的薪酬幾乎是最低薪的兩倍。
在今年5月,亞馬遜宣布以17美元的起薪和1000美元的獎金雇傭7萬5千名送貨和物流工人。
據統計亞馬遜兼職員工的流失率每年約為150%。
亞馬遜利用算法提高解雇效率所節約下來的成本遠高于他們創造的價值。
這就夠了。
至于是否會解雇一名優秀的司機,這些‘亞馬遜根本不在乎’。
外面還有成千上萬的司機等著應聘。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