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設為書簽 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載桌面快捷方式。點擊下載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頁 | 新浪導航

裁員20%、股價暴跌90%,販賣焦慮的培訓機構正在嘗苦果

2021-06-11 08:37:46    創事記 微博 作者: 吳曉波頻道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巴九靈

  來源/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高考結束了,暑假即將開始。往年的現在,是各大培訓機構招生最火熱的時候。

  但今年情況特殊,多家教培機構被傳出裁員消息。

  5月27日,高途(跟誰學)創始人陳向東在內部會上提出裁員計劃,裁員比例在20%左右。據作業幫內部人士向媒體透露,作業幫IPO計劃已經暫停并已經開始大裁員,有的部門幾乎一人不留。

  在微博、豆瓣、脈脈等社交媒體上,有網友表示自己前腳剛收offer,租好房準備開工,后腳就被HR一個電話通知“延期入職”。

  雖然機構回應“只是正常的人員優化和調整”,但資本市場上教育中概股遭遇的腥風血雨,撕開了整個行業的惶恐和迷茫。

  從年初至今,新東方、好未來、高途、51Talk等教育中概股的股價均已腰斬。其中,跌幅最大的是高途,累計跌超70%,較1月底高位累計跌90%。

開年至今,高途股價一路下跌開年至今,高途股價一路下跌

  放在一年前,教培行業還無限風光,資本熱錢涌動,機構擴張迅速,從業者薪水頗高;如今這短短半年,整個行業就如震蕩下跌的股價,經歷著一場大地震。

  地震的源頭,是政策的收緊。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召開,通過了“雙減”意見(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會議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將學校拉回教育主戰場,不能讓教培機構再造一個教育體系。

  6月1日,15家校外輔導機構,因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原因,被處以頂格罰款,共計3650萬元。

  曾經將教育做成生意,通過販賣焦慮賺錢的教培機構,如今正在自嘗苦果。

  如果僅看商業模式,眼下教培機構遇到的麻煩,是資本無序擴張帶來的行業亂象頻出。

  但問題并沒有這么簡單,教培機構做的是教育的生意,教育注定是復雜的,聯想到最近的熱詞“內卷”“躺平”,再聯想到今天中國下滑的生育率。扒開教培機構的外延,窺探教育的內涵,涉及到“資源”“公平”“階層”……每一個詞都能觸動大眾的神經。

  那么,教培機構整頓背后,涉及到哪些深層次的問題,以及這場大地震后,教育機構還有活路嗎?下面就來看看大頭們的分析。

  在線教育機構的經營行為有很大問題。一般來說,它們用低價和免費課程,吸引用戶注冊,流量進來之后,再推幾千上萬的課程變現。

  這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依靠資本,通過燒錢營銷做上市。小機構開不出低價課就只有死掉。等到機構一家獨大,便收獲壟斷利潤。

  問題是,機構單純追求規模和體量增長,投錢營銷,而非重視師資建設、課程建設,這個模式最終經營不下去,加劇了機構自身的經營風險。

  從更大層面看,教育產值越大,就越證明老百姓的負擔有多沉重。在線教育要做大跟減輕學生和家庭的負擔是背離的。

  機構要發展在線教育產業,就必須廣而告之,希望全中國所有的學生都來買課,就是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這就產生了負面效應。

  在健康的教育生態中,大部分家長本沒有必要花錢買培訓機構的課程。如果教育支出占到家庭支出的20%,就會影響一個正常家庭的生活開支。

  在正常的培訓市場中,有10%—20%的學生會選擇培訓,而80%的學生不需要培訓。

  培訓機構在最初的定位是補課或者興趣班。但由于資本的介入,機構想快速發展,只能希望“全民培訓熱”,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提前、超前教育。

  學校沒教到的,培訓機構先教,學生先學,最后變成所有孩子都要學,自家孩子不學就會落后。反過來培訓機構變成主體,學校變成次要。

  教育培訓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也只是針對差異化個體,不應變成全體的。尤其是現在資本涌入,希望把培訓當成“掘金池”。這會產生巨大的問題。

  換句話說,當資本不看好教育培訓行業的時候,國家的教育生態反而就回歸正常了。

  針對此,現在國家明確規定,所有學校不能進行幼升小、小升初測試,學前教育不能進行小學化教育,小學要堅持零起點教學。今后,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可能有任何的招生考試行為。

  這次5·21雙減文件指出,要明確培訓機構收費標準,加強預收費監管,嚴禁隨意資本化運作,不能讓良心的行業變成逐利的產業。

  嚴禁隨意資本化運作,出發點是為了遏制校外培訓機構過度逐利。

  從當前我國校外培訓機構的發展現狀看,國家不太可能禁止所有校外培訓機構上市,但很有可能明確禁止面向幼兒、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培訓服務的校外培訓機構上市。

  資本最好的選擇,就是不要再看好K12培訓,不要把上市作為投資、發展目標。或者即便看好,也不要有做大上市的幻想。

  當下中國教育的兩個底層問題:公平和成本。

  校外補習班,花1萬,5萬,10萬,或者50萬,100萬,接受到的,是不同品質的教育。

  從宏觀層面上看,必然帶來一個結果:最好的教育資源,必然會分配給最有錢的家庭。

  上一代競爭獲勝的人,他們的下一代,也越有機會獲勝。這就是:階層固化。

  教育,可能是普通人跨越階層的最重要的通道。這條通道上,不能有付費高速,更不能被錢堵死。教育必須公平。

  然后,是成本。

  2020年人口普查,少子化,老齡化,已經是廣泛的共識了。為什么不生呢?成本太高。

  生育,養育,教育,這“三育成本”,是最好的避孕藥,想讓小夫妻們多生,就要推翻這三座大山。其中,教育的成本,主要就體現在校外培訓上了。為了出生率,教育的成本,必須降下來。

  我也想降啊,可是大家都去上,我不上不行啊。

  這就是“劇場效應”。當第一排的人站起來看戲,第二排的人也必須站起來,才能看得見。然后第三排的人只好也站起來了,所有人最后都站起來了。當所有人都站起來,能看的就和所有人都坐著,沒有任何差別。而這時,所有人都從舒舒服服地坐著,變成了傻傻地不得不站著。

  劇場效應,是教育成本高的罪魁禍首。

  怎么辦呢?必須把第一排的人強行摁坐下,然后宣布,誰站起來,就必須強行退場。

  教育成本降下來了,出生率才有可能上升。

  公平和成本,當你理解了當下中國教育的這兩個底層問題,就會理解各種已經發布的政策,甚至預測未來可能發布的政策了。

  所有的政策,都是給錢和優質的教育資源解綁。

  回到教培行業。今天的教培行業,本質上已經變成了“用錢分配教育資源”的游戲道具。

  所以,這一輪的整治,不是以“必須拿到牌照”“只能預收3個月的學費”“不允許虛假宣傳”為目的,本質是“讓錢和優質教育資源分配脫鉤”。

  那怎么辦?教培行業,就要黃了嗎?

  當然不會。真的理解了政策和政策的初衷(公平、成本)之后,你就會找到轉型的思路。

  比如,從英語、數學、語文這些學科教育,轉為體育、美術、音樂這些素質教育。這些內容,不會加劇內卷,反而會提升國民的整體素質。

  學科補課的需求一定還在吧?我一定想做這個呢?小規模的,1∶1的,也許能活在政策的縫隙里。

  教育,是一個市場。是市場,就有市場的規律。但教育,又是國家大計。國家大計,就一定要符合國家的意志。

  只要符合國家意志,解決公平和成本問題,教培行業一定不會黃。

  本篇作者| 李夢清 |當值編輯 | 張文龍

  責任編輯 |何夢飛| 主編 |鄭媛眉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