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雨晴
來源/陸玖財經(ID:liujiucaijing69)
尼戈洛龐蒂曾經在《數字化生存》的再版里感概,他曾經以為互聯網會加速全球一體化,結果世界卻走向了相反的方向,反觀今天中國的互聯網,巨頭之間的流量仍然像一座座孤島,每個巨頭都在通過投資,形成自己的小城邦。
6月4日的中國網絡視聽大會,注定要成為今年互聯網行業一個難忘的日子。
騰訊副總裁孫懷忠公開批評低智短視頻像“豬食”,雖未提及具體公司,卻引起字節方面強烈不滿;隨后,字節方面公開發布“字節跳動遭遇騰訊屏蔽和封禁大事記(2018-2021)”,細數這些年遭遇騰訊的不公待遇,吃瓜群眾震驚,沒想到字節記仇的“小本本”已經夠出一本藍皮書;同一天晚些時候,中國基金報發文稱,其記者獲得騰訊長達31頁的《字節跳動涉嫌竊取用戶隱私及屢次碰瓷相關證據結果公示》,包括“字節跳動竊取用戶隱私的一些事實和法律文書記錄”。
愛優騰和抖快B的對局正式形成,字節和騰訊的核戰爭一觸即發,通過這次紛爭,流量這個話題,再次被拋向公眾視野。
01
花樣百出的流量控制法
互聯網是流量為王的生意,如何盡量擴大自己的流量池,同時抽干競爭對手的流量池,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問題。騰訊、阿里、字節、百度,這依然是中國互聯網的四大流量家族,流量控制和流量獲取方式,被他們玩出了各種花樣。
微信月活已經超過12億,是騰訊控制流量的主陣地之一。字節跳動的“藍皮書”中表示,2018年4月11日,“騰訊正式封殺抖音、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相關分享鏈接在微信、QQ內無法正常播放”。2018年5月15日,微信朋友圈也開始屏蔽抖音個人主頁圖,“媒體關注后,微信解除了封禁”。
對于字節跳動的“封殺”指控,以及用戶對微信“封禁”淘寶鏈接的質疑,騰訊方面的回應稱,這些措施符合其公開發布的各項關于外鏈管理的規則。
字節跳動發布“藍皮書”當日,中國基金報發文稱,記者獲得騰訊長達31頁的《字節跳動涉嫌竊取用戶隱私及屢次碰瓷相關證據結果公示》,騰訊方面稱字節跳動越權讀取微信通訊錄甚至獲取微信好友信息,并稱“整理了字節跳動竊取用戶隱私的一些事實和法律文書記錄”。如果報道內容屬實,字節跳動可能涉嫌違法。
陸玖財經向字節跳動方面求證,字節回應稱:“中國基金報的那個材料,充滿了虛假與造謠,如果是騰訊發布出來的,我們會進行起訴,也在尋找相關證據?!?/p>
陸玖財經進一步向字節方面求證,是否 “在抖音上發布帶有快手相關標志的視頻,抖音有限流措施,并且在抖音中提到淘寶,也會限流”,字節否認了這一說法,表示“用戶視頻內容不會因提及其他品牌被處罰;普通用戶發布帶有其他平臺水印標識的內容,為規避版權侵權風險會進行管控,帶有電視臺標,其他視頻平臺標識的內容都適用本規則”。
但就上述問題,一位長期從事SEO(搜索引擎優化)的專業人士周易(化名)向陸玖財經表示:“在(抖音)直播間里提一下騰訊就會被封號,也不讓說‘加微信’這些話?!?/p>
阿里和騰訊之間的競爭,因為有了字節、美團、拼多多等新生力量的出現,似乎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雖然淘寶小程序依然沒能出現在微信中,但阿里旗下的盒馬集市已經成功入駐小程序,“騰訊視頻會員”也入駐了支付寶的生活號。
不過阿里的流量戰爭也沒閑著,重點領域之一就是阿里的營收支柱——電商領域。
在電商領域,阿里的封鎖至少可以追溯到拒絕百度抓取淘寶的商品鏈接。周易稱:“開始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百度有大量流量。但是淘寶不讓百度抓取內容最后肯定是個好事,因為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商品養成習慣的話,你就會一直在百度搜索,而且百度是個搜索引擎,他除了展示淘寶內容,肯定還會展示別的網站的內容,這樣的話百度就白白收收到流量費。淘寶不讓百度抓淘寶的內容,大家要購物就必須去淘寶搜索,淘寶就變成了自己的流量中心的流量閉環了?!?/p>
現在淘寶重新向百度開放,但是在淘寶上,“拼多多”成為“禁用詞”,包含“拼多多”的消息,會被提示“您發送的信息中可能包含了惡意網址、違規廣告及其他類關鍵詞,請停止發送類似的消息”。
除了淘寶拒絕百度抓取,之后微信公眾號、微博剛推出的時候,百度上也搜不到,更別提有心自己做搜索引擎的今日頭條。百度的內容搜索受到限制,為了避免越來越弱,只能形成自己的流量閉環。
“當然百度也比較流氓,他本來是個搜索,應該把流量給到第三方,但是百度為了自保,他把流量搜到自己的中心,比如說所有內容我都只首推百家號的內容?!敝芤追Q。
2019年,百度還與近60家醫療內容平臺接觸,要求擁有其內容的獨家版權,丁香醫生、媽媽網等醫療內容平臺均在其中。簽約醫療媒體將其生產的內容獨家授權給百度,不得交給第三方使用。獨家合同簽訂后,醫療媒體過去的內容必須在一個月內從其他平臺下線。
上述例子只是冰山一角,互聯網巨頭之間的流量戰爭時刻都在進行。
02
從暗中較量到明面互掐
如果說之前大家對流量的爭奪把控,多是在暗中悄悄進行,近兩年從各家的公開發言,以及字節直接起訴騰訊壟斷等表現看,關于流量的戰爭已經越來越明面化。
這一趨勢是否與《反壟斷法》以及最近國家大力反壟斷的行為有關?是否因為有了反壟斷法,巨頭們意識到流量的大壩不再穩固,而想搶流量的后來者也更有底氣?陸玖財經就“流量屏蔽/封鎖是否也是壟斷的方式之一”,與阿里、字節、騰訊、百度進行了交流,截止發稿,僅收到字節跳動的官方回應。
字節跳動稱,壟斷的前提是要有市場支配地位,即要有超過50%以上的市場地位,用戶離不開或者離開成本很高。短視頻領域,騰訊系的市場份額是超過頭條的,不存在壟斷。騰訊系包括微視、視頻號等十幾款產品,此外還有B站、快手等。
有接近騰訊的人士同樣表示不認同上述觀點?!胺怄i這個點其實是不成立。二選一那種是你只能在一個平臺買到某個產品,其他地方就買不到了,但社交產品也不涉及這個,何況產品形態都不一樣呢。因為手機App可以隨便下載,誰也沒規定用戶不能用啥軟件,只有涉及到實體的時候才涉及二選一?!?/p>
然而,在流量能夠作為一種資本進行談判和交易,企業是否有權利封閉自己的流量,之后的反壟斷中是否會涉及流量壟斷,依然存疑。
將流量作為籌碼運用,騰訊是最先起步的高段位玩家之一。移動互聯網時代剛剛起步,騰訊在眾多企業尚未意識到流量的力量時,就開始用“九宮格”打造自己的“朋友圈”。
虎嗅一篇名為《以滴滴為例,看馬化騰教你如何拿下一個拒絕你的項目》的文章中提到,騰訊想投資滴滴,滴滴一開始是拒絕的,但最后馬化騰給出不要董事會權利、投票權減半等方案,并給了微信的流量承諾,最終成功成為滴滴的股東。
一年后,騰訊拿下京東15%的股權,入股方式中,“微信入口”赫然在列。騰訊在京東身上獲得的回報暫且不表,京東從微信流量獲得的收益頗豐,接入九宮格后2015年雙11購物節期間,京東新增下單用戶中來自微信和QQ的比例超過50%。
之后,騰訊的“朋友圈”中不只有9個朋友,并且開放了小程序,但點進“支付”頁面,依然一眼能看出騰訊投資版圖中重要的企業:京東、美團、拼多多、貝殼找房……
不過精細化運營時代與流量粗放式增長時代依然有差別,簡言之,互聯網巨頭爭搶流量的壓力有增無減。
移動互聯時代,人們在網上的時間更長,但是互聯網應用程序也成倍增加。網民數量是有限的,每個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現在的互聯網巨頭不僅要拼活躍人數,還要拼單用戶停留時長。對用戶時間的爭奪甚至不再限于同類應用,不同應用之間也在混戰。
短視頻占用用戶時間越來越長,人們看長視頻的時間自然就少了;看電影混剪、“X分鐘看完電影”的人多了,看原片的人就少了;人們在各種視頻上花的時間多,到電商平臺購物的時間就少了。
孫忠懷的“豬食論”,長視頻平臺聯手抵制混剪、強調版權,電商平臺設計越來越復雜的游戲規則……不管他們的初衷是什么,用何種正當的理由,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流量。目前,流量依然為王。
03
流量壟斷到底是不是壟斷
現行的反壟斷法主要聚焦在“二選一”的問題上,各互聯網巨頭也都以此為由,認為自己并非壟斷。但隨著法律法規和社會的發展,流量控制可能會受到關注。
互聯網時代,企業與企業之間大概率會越來越開放,而非越來越封閉,無論實體業務還是流量,提前做好開放準備的企業可能會走的更遠。這一點在十多年前“3Q大戰”的后續發展中就有體現。
“3Q大戰”站在現在回看,無非也是用戶的爭奪,那場戰爭的短期結果,是360贏得了中國PC端安全軟件市場的半壁江山,騰訊遭受了可能是其發展歷史上最接近毀滅性的打擊。但騰訊在那次戰爭之后重構了自己的發展思路,慢慢變得更加開放,長期來看獲得了更好的發展。
目前,各巨頭也都在競爭中慢慢開放,比如字節跳動的“檄文”在騰訊的大本營微信上能順利發布,抖音上的產品鏈接可以跳轉至淘寶,還有上文中提到的阿里和騰訊的產品可以在對方的平臺入駐,百度現在更是已經能搜索到來源更加豐富的內容。
即使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靠流量屏蔽維護自己競爭地位的做法,可能因為不符合商業發展而慢慢被拋棄,巨頭們應立足長遠,早做打算。
流量打通到底有沒有好處?讓我們看一下受益者的案例。
知乎初期并非一個面向大眾的社區,但在2013年向公眾開放注冊后到2021年上市前,不到8年之間進行了7輪融資,集齊了騰訊、阿里、百度、快手等流量巨頭。
QuestMobile統計結果顯示,今年3月,知乎去重用戶總規模1.27億,其中百度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的用戶獨占率分別高達89.6%和85.9%。微信和百度成為知乎流量的重要獨立來源。要知道,百度在2019年向知乎注資成功之后,才向知乎全面開放自己的流量。
所以說,流量可以成就一個像知乎這樣原本看似并不美麗的生意。
04
陸玖評論:流量到底歸屬誰?
互聯網已經發展到了無處不在的地步,反壟斷轟轟烈烈走了一波之后,接下來的會重點討論什么?也許,就是數據和流量的歸屬權,這些寄存在互聯網巨頭的數據以及每天巨大的流量,到底歸屬誰。
巨頭們手中掌握的數據量越來越多,通過數據可以精準描繪出用戶畫像,加上信息泄露的案例不斷增加,數據歸屬權的問題已經引起廣泛關注,互聯網企業未經用戶同意收集用戶數據,也被更多人認為是一種侵權行為。
流量還未太多觸及人們的痛處,引起的討論相對較少,但無論從商業運轉效率、商業價值,還是從用戶互聯網的整體使用體驗等角度,流量的歸屬問題都值得思考。
互聯網觀察專家楊劍認為:“流量歸屬同樣要分微觀和宏觀,微觀下,流量可以是企業的,因為企業確實有各種硬性成本和隱形成本。巨頭之間相互封鎖,說明雙方力量對等,從相互關系上,說不上誰壟斷誰。但宏觀上,流量沒有歸屬?;ヂ摼W巨頭對流量的這種封鎖與屏蔽行為,與互聯網開放以及信息對稱的本意相悖,對于其他相對小一點的行業競爭者是一個不好范例和信號。而這種封鎖的行為,某些方面也符合壟斷的特性,以及反壟斷要規避的東西。所以,宏觀上算(壟斷)?!?/p>
隨著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互聯網的開放性,用戶對互聯網作為一個整體的使用體驗要求提升,不再只看單個App的使用體驗,互聯網的流量最終的歸屬,應該是公眾。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